长征七律的课文笔记
一、生字词语预习
【律】lǜ (法律)(律诗)(千篇一律)字义:律诗,是我国旧体诗的一种,有一定的格律和字数,分五言、七言两种。约束
【崖】yá (山崖)(悬崖)(云崖) 字义:高地或山石陡立的侧面。
【渡】dù (渡口)(渡船)(渡过难关)字义:渡口、渡头过河的地方。横过水面。
【索】suǒ (铁索)(索要)(搜索)字义:大绳子讨取,要搜寻,寻求。
多音字:【更】:gēng (更新)gèng (更加)
【磅】:páng (磅礴)bàng (磅秤)
词语解释 万水千山:“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很多、水很多,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等闲:平常。逶迤:诗中形容山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细浪:细小的波浪。长征 七律磅礴:(气势)盛大。诗中指山高大、险峻。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几根铁索。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近义词 逶迤—蜿蜒 云崖—山崖 磅礴—恢宏
反义词 等闲—不凡 逶迤—笔直
二、诗词解析
第一部分:总述红军不怕困难,把艰难困苦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解析:全诗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万水千山的艰难困苦看成平平常常的事。“不怕”一铿锵有力,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万水千山”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险山恶水和一切艰难险阻。“等闲”是平常之意,表现了红军从容不迫的自豪感。“等闲”与“不怕”相呼应,两个词从不同角度写出了红军蔑视敌人,藐视困难的英雄形象。
(首联总领全诗,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第二部分:举出红军在长征途中“不怕难”的具体事例,即五幅征难图:“腾跃五岭”“急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解析:(夸张、比喻)延续不绝的五岭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脚下滚过的小小泥丸。“逶迤”“磅礴”呈现出五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乌蒙山高大险峻的样子。“细浪”“泥丸”的细小与五岭、乌蒙山的高大形成对比。而“腾”与“走”这种动态化的描写,想象绝妙,境界宽广,表明了红军战士藐视一切困难的态度。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解析:(对偶)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这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红军对水的征服。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经过的无数的急流险滩。“金沙水拍”和“大渡桥横”相对应,“云崖”与“铁索”相对应,“暖”与“寒”相对应。“金沙水拍”一句写出地势之险,“大渡桥横”一句突出森森寒意。
第三部分:总结全诗,表达红军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的喜悦心情。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解析:更令红军欣喜的是踏上了白雪千里的岷山,三军过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这两句是对全诗的总结,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篇直言“不怕”,结尾再言“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