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猜歌三个字歌名
1992年 重庆市第一次施行小学保送制度
    1992年9月,重庆市第一次施行小学保送制度,将因家庭贫困、父母残疾等原因无法入学的儿童,通过“政府送教”方式送到了“家门口”。
从1995年起,全市共有326所小学,其中因家庭贫困、父母残疾等原因无法入学的有300余所。这些孩子分别被送到公办小学、私立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目前全市共有保送生5296人,其中重庆市重点保送生共495人,农村保送生2390人。
    1.“保送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保送生”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学校就读,并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
1990年代中期,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条件差等因素影响下,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重点学校”和“重点班”这两种招生形式,使更多的人进入到普通学校读书。
由于国家和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扶持力度加大,“保送生”这一新生
事物应运而生。
1992年9月1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重点保送生送教上门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函[1990]92号)。
该通知指出:各级政府要对保送生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和管理制度,保证保送生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教学任务。
艾滋病防治
对符合《重庆市重点保送生送教上门实施方案》规定标准的学生由各级政府统一组织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并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好重点保送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协调关系。
通知要求,各区县(自治县)要将符合条件的学生全部送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习。
    2.制度背景与过程
业余爱好的英文    “送教上门”是我国对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一种创新。
上世纪90年代,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因校舍不足、教师短缺、学生太多而无法接收
这些孩子入学。
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开展,一些农村小学纷纷被撤并或合并到新建的中学和完小。
由于家长不愿让孩子辍学,有些贫困家庭无奈把孩子送到条件较好的小学读书。
这一情况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为解决学生辍学问题,1991年重庆市教委、市计委、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实施意见》,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一村一校”,即以村社为单位,在村内就近建小学。
1992年9月,重庆市第一次在全市推行“送教上门”制。
《意见》规定:凡城市和农村学校在招生范围内招收农村学生,且家长愿意送子女入学就读的学生都可以被认定为“送教上门”生;城市和农村学校根据学生户籍分布状况和实际需要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对城市学校不愿接收农村学生以及家长有强烈送子女入学意愿而拒绝接受教育的,区县教委可向同级计委提出申请,由市级计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研究、批准后报市计委、市教委备案。
    3.制度建立与发展
    1992年9月,重庆市开始实行小学保送制度,这也是全国首个针对“非典型”残疾儿童的送教制度。
根据政策,凡因父母残疾或因父母一方去世而不能继续上学的儿童和少年以及父母有一方已死亡的孤儿和残疾孤儿均可申请保送。
由于家庭贫困、特殊情况等原因在市内无子女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儿童或少年以及父母有一方已死亡又无子女等三类残疾儿童,均可向户籍所在地或其户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为了帮助这些特殊困难家庭摆脱困境、重返校园,从1993年起,重庆市实施了重点保送生制度。重点保送生制度实施后,全市先后有近百名优秀学生获得国家和重庆市奖助学金。
199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小学“四项教育”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近300所小学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四项教育”工程项目。什么药材好种植
其中,农村地区重点保送生共495人、农村寄宿制学校保送生1019人、城乡结合部重点保送生来学校就读和在寄宿制学校集中供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共963名;农村特教教师培养工程项目重点培养了100余名特教教师。
此外,重庆市还将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纳入学籍管理范畴,并对全市普通中小学的学生都进行了学籍信息采集,建立了规范科学的资料。
    4.基本要求
    (一)保送对象:因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残疾、本人患病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上学的适龄儿童。
(二)保送生条件:具有重庆市户口,父母一方或双方有一方在重庆市区内无固定工作的进城务工农民,符合有关条件者。
(三)保送生原则: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和当地实际情况,在具备入学条件的前提下,送教对象要送教到校;
一般在乡镇中心校、村小进行,必要时可到县城、区县内小学就读。
(四)保送生程序:由所在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后确定送教的对象和方法;
小学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学校要根据需要为学生配备适合学习和生活的教学用具。
(五)对保送生工作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小学每学期末至少进行一次考核,对工作突出并有显著成绩者给予表彰奖励。
(六)建立“三个一”长效机制:坚持每年召开一次保送工作会议,每年组织一次专题培训;每学期召开一次班主任、任课教师、教导主任参加的“三个一”座谈会;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重点学生家长会。
    5.取得的成效
    目前,重庆市保送生中,有80%以上就读于公办小学或初级中学。
全市保送生小学阶段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都在95%以上。
“政府送教”成效显著。
蚯蚓的选择重庆市从1995年开始试行小学保送制度,到2006年全市所有乡镇的适龄儿童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至今已经十年,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经验。鉴赏
比如市教委会同市财政局、市残联联合制定了《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教育救助办法》并印发实施。
此外,重庆市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建立特殊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制度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工作机制。
重庆市教委还与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联系机制,加强对保送生的管理和指导。
目前,全市小学保送生中已经有81万余人享受免学费、生活费补助政策,累计减免近亿元。
    6.未来展望
    截至目前,重庆市已累计完成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92.76万人,其中农村特困家庭儿童7.96万人。
但据了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重庆市还有许多贫困家庭和残疾儿童仍需要教育帮助。
为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保送教育质量,2010年8月,重庆市教委印发了《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状况监测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规定,将通过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改善工程等政策措施,对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情况进行监测和跟踪分析;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贫困家庭、残疾子女和单亲家庭等困难少年儿童受教育状况。
通过开展教育扶贫、助学救助等行动,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