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案五篇
七律长征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礴”等3个生字。会写“丸”等3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
  3、在朗读中,联系重点词语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4、充分感受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
  5、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和夸张、对比手法的巧用。
  教学重点:
  1、联系重点词语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2、充分感受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
  教学难点:
  1、充分感受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
  教学过程:
  [幻灯1《十送红军》](课前3分钟播放)
  一、导入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一)、了解长征背景及七律的有关知识,导入课文。
  1、问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叫《十送红军》,知道要送红军去干什么吗?那
么,你们了解长征吗?(让学生说说,师适度把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七律·长征》。
  2、板书:七律·长征。谁知道七律是什么?
  3、[幻灯2什么是七律]学生自由读。七律是一种艺术要求很高的诗,写的'《七律长征》堪称七律的经典。
  出示[幻灯3《七律长征》不范读]。
  (二)、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结合书上的注释,读准每个字音。
  2、指名读,抓住生成性的话题引导学生读准音、读通顺。
  3、听了刚才的朗读,谁能在诗中出一个字来形容长征?(难)。(板书:难)谁能读出“难”来?
  这首诗写出了长征的困难。但是,诗要表现的是长征的困难吗?(板书:不怕)
  4、谁能读出“不怕”和“喜”的感觉?
  4、你读得豪情万丈、慷慨激昂。让我们听朗诵,来进一步感受红军的勇敢。点击[幻灯3《七律长征》范读]。
  5、学生齐读,要求读出气势。
  二、以读促进理解,以理解促进朗读。
  1、请同学们结合书上的注释,边读边思考,理解诗的意思。你读懂了哪一句,就说哪一句;你读懂了哪个词,就说哪个词;发现了问题就提出来大家讨论。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配合图片深入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幻灯4~11图片]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需要把握的知识点和理解方向:
  (理解:只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千里雪、尽开颜、万水千山、暖、寒等词语。)
  (联系句子、联系时代背景,体会长征的艰难、体会红军的无畏和乐观)}
  3、整体理解《七律长征》的意思。
  让学生发言,然后出示[幻灯12诗意]边出示,边让学生读。
  4、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读。(提高对情感和气势的要求。)
  三、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手法,认识概括、选取典型材料、对比衬托、夸张在写作中的作用。
  1、回顾长征的时间、空间跨度,调动学生对长征艰难困苦的感受,与“七律”的篇幅形成对比,激发学生对诗人写作手法的惊叹。适时出示[幻灯13《七律长征》]
长征 七律  2、让学生在自读、讨论的基础上汇报(教师把握住:概括、选取典型材料、对比衬托、夸张。)在恰当的时机揭示《七律长征》的两条线索。(相机板书:万水千山、只等闲;↓↓;)
  3、在学生的回答满足了老师的期望之后,进行小结:本诗先概括,再选取典型的事件;又把这两条线索进行对比,衬托了红军的无畏和乐观(板书:无畏、乐观)。
  4、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怕”在诗中起的核心作用。
  四、朗诵、欣赏、感悟。
  1、指着[幻灯13《七律长征》]说:“一首七律,56个字,写出了长征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写出了红军的大无畏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这真是一首了不起的诗啊!读!”(师生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