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执教:丹阳新区实验小学夏玲红
教材简析:
《七律长征》是苏教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同志在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正确认读“五岭”、“逶迤”、“磅礴”等词语,正确理解“暖”、“寒”
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七律的特点,感受律诗的节奏和韵律,体会高度概括和极度夸张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4、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1、了解七律的特点,感受律诗的节奏和韵律,体会高度概括和极度夸张所带来的艺术效果。教法、学法:
本课以读贯穿始终,分为四个板快:初读,析读,品读,赏读。在读中学习生字,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品味诗句,在读中赏析诗文,在读中内化文本语言,在读中体悟诗人情怀。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长征故事,正确朗读诗句,试着理解诗句。
2、课件,《长征组歌》作业纸。
3、板书《七律长征》。
教学过程:
一、初读:正确读通诗句
1、课前大家欣赏的歌曲知道题目是什么吗?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齐读课题。
2、课前,老师已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会读了吗?先各自放声地读一遍,待会儿我请一
名学生站起来读。
3、指名读,相机点拨生字地读音和字形。
五岭(“五”的变音)逶迤(先里后外的笔顺)
磅礴(“磅”的读音)岷山(“岷”是前鼻音)
4、齐读一遍。
二、析读:读懂诗句的意思。
长征 七律
1、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情:你读懂了哪些?读不懂哪些?
2、相机了解诗人及时代背景、七律的特点。(你了解的这些对你理解诗句有什么帮助?)
3、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重点理解“只等闲”、“逶迤”、“磅礴”、“走泥丸”、“三军”、“尽开颜”等词语。
4、指名读、齐读诗句。
三、品读:体会诗人情怀。
1、抓中心句,感受“远征难”:全诗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哪些地方写出了“远征难”?(1)读出五幅远征图的画面。总结:“万水千山”引出“千辛万苦”、“千难万险”。(2)补充资料,进一步感受“远征难”:“湘江战役”“评长征”。
2、扣诗眼,体会诗人情怀:面对这些困难,红军的态度如何?哪些地方写出了“不怕”?
3、概括长征精神:这些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怀啊?
板书:英雄主义乐观主义
4、感情朗读诗句。
四、赏读:感悟本诗的艺术魅力。
1、红军长征两万五,遇到了的困难就这么多吗?可诗人只抓住了五个典型的场面,短短56
个字就写出了万水千山,写出了远征难,写出了整个长征,这就是高度概括的艺术魅力。
板书:高度概括
2、这首诗为什么给我们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力,震撼力呢?我们再来读一读,(导读,男
女生读)体会一下。是啊,那是因为诗人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板书:极度夸张
3、激情诵读:长征拯救了红军,成就了,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
我们再次激情满怀地诵读《长征》,和诗人一同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
4、拓展练习
(1)诵读《清平乐六盘山》。
(2)阅读《长征组诗》。
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不怕远征难
英雄主义乐观主义
高度概括极度夸张
设计意图:
一、力求上成家常课
1.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不换班不铺垫不试教。
2.尽力做到以学定教,为学而教,先学后教。学生会了学生说,学生不会老师教。
二、力图上成语文课
1.净化语文课堂,不上成历史课、政治课,不滥用电教手段。
2.活化语文课堂,尊重学生的地位,激发学生的思维。
3.美化语文课堂。学语文,读,既是方法,更是能力,既是手段,更是目的。本课以读贯穿始终,分为四个板快:初读,析读,品读,赏读。在读中学习生字,在读
中理解词语,在读中品味诗句,在读中赏析诗文,在读中内化文本语言,在读中体
悟诗人情怀。
三、力争上成活力课
1.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和独特体验是关注学生生命质量的具体体现。
2.关注目标的确立与达成,上成有效的课堂。
3.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语文学习语言发展)
语文学习既要举一反三(精读灵气)更要举三反一(积累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