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春节印象的作⽂(通⽤5篇)
关于写春节印象的作⽂(通⽤5篇)
  在⽇常⽣活或是⼯作学习中,⼤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吧,借助作⽂⼈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感到⾮常苦恼吧,下⾯是⼩编整理的关于写春节印象的作⽂(通⽤5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写春节印象的作⽂1
  窗外霓虹灯闪烁着,五彩的烟花绽放着,红灯笼、红对联,还有鞭炮声,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听觉。看到这样的景象,你就知道,这是我们中国⼈最看重的节⽇——春节来临了。说起春节,每个年代的⼈都有⾃⼰独特的印象,下⾯就听我挨个说⼀说吧。
  40后印象——企盼
  爷爷出⽣在20世纪40年代,他像我这么⼤的时候,对春节可不是⼀般的企盼。可能这个年刚过完,他就开始盼着过下⼀个年了。因为那个时候,新中国刚刚建⽴不久,⽼百姓并不富裕,国家的物资也⾮常有限,所有的粮油和⽣活⽤品都是由国家统⼀凭票供给的,每⼈每⽉也就能领到⼀点点东西。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会多供应些⽶、油、⾁。那时粮⾷供应不⾜,很多地⽅的⼈常常挨饿,⼈们仅仅在春节时才能
敞开肚⼦吃⼏天,还可以吃上⼀两顿⼤⽶、⽩⾯这些平⽇⾥没有的细粮,甚⾄可能会吃到平时想都不敢想的荤腥。于是,⼈们怀着对春节的企盼,在节前20天就忙开了,家家户户⼤扫除,做年糕、做馒头,准备年货,⼀派欢天喜地的热闹景象。爷爷说那时候他很开⼼,觉得春节真是最幸福的时刻了。
  70后印象——满⾜
  爸爸妈妈出⽣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们像我这么⼤的时候,国家已经改⾰开放了。农村实⾏包产到户的政策,粮⾷产量提⾼,经济发展,吃饱穿暖已经不成问题。所以,春节时,⼤⼈们⼀般围坐在⼀起,谈谈⼀年的收成、收⼊,说说来年的打算。除⼣夜,⼀家⼈坐在⼀起打牌、聊天,先富起来的⼈家还能看看传说中的⿊⽩电视。那时,⽼爸最开⼼的事,就是他的爸爸妈妈,也就是我的爷爷奶奶会给他零花钱,允许他三番五次地从⼩店⾥买来⼩“掼炮”,乐此不疲地摔着玩。⽽那时的⽼妈和其他⼩⼥孩⼀样,糖果是她的最爱。尤其是吃完糖果后,她会把五颜六⾊的糖纸展平,精⼼地收藏起来,以便上学后跟同学们分享。这个爱好,⽼妈坚持了好多年。可以说,70后出⽣的⼈,春节过得虽然并不富⾜,但是极为满⾜。
  80后印象——春晚
  表出⽣在20世纪80年代,她⼗⼏岁的时候,电视机已经在中国家庭普及。那个时候,“春晚”是除⼣夜的“必点⼤餐”。每年的除⼣晚上⼋点整,⼀家⼈就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边吃着花⽣、⽠⼦、糖果
、⽔果等各⾊零⾷,⼀边讨论着“春晚”的节⽬。看到了⾃⼰喜欢的演员或者节⽬,就会很激动地喊道:“哎呀,这是XXX!”全家⼈通常都会⼀个节⽬不落地看到后半夜,直到电视机⾥响起《难忘今宵》的歌声,才去睡觉。表说,看“春晚”守岁,那时真是中国⼈过年必不可少的程序。“春晚”上出现过的歌曲、⼩品、相声等节⽬,过后都会被争相传唱、模仿;“春晚”的演员,往往也会成为中国⼈⼀年甚⾄⼏年中茶余饭后的谈资。
  90后印象——多元
  我出⽣在1999年,从我有记忆开始,全家⼈的年夜饭⼤多数是在饭店吃的。我感觉春节吃的跟平时差不多,每天的餐桌上有各种菜式,⼤鱼⼤⾁吃得⼈都厌烦了。电视⾥也有各种类型、丰富多彩的节⽬,“春晚”已不再是我们这代⼈的最爱。去年腊⽉⼆⼗九晚上,⽼爸在⽤⼿机不停地收短信、发短信,我在⽹上⽤QQ跟同学们聊天拜年。看着窗外的万家灯⽕、⽕树银花,我觉得今年的除⼣特别美丽。对⽐以往,我觉得,我们这代孩⼦过春节时,物质最富⾜,精神消遣最多,选择更多元。说起来,虽然⼈们总是喊着“如今的年味变淡了”,但我觉得,还是我们这⼀代⼈过的春节最幸福!
  写春节印象的作⽂2
  所谓寒假,所谓过年,⽆⾮是贴对联,放烟花,吃年饭,看春晚⼀向如此。
  对于过年,早已经没有了当初那样的兴奋,除去漠然,仍是漠然。倒不如趁着难得的假期去旅⾏,不禁这样想着。但却没能料到,我们真的能⼀家⼀起去青岛。路上景⾊匆匆闪过,却渐渐依稀闻见海⽔的⽓味,吹得仿佛⾝上每⼀个细胞都兴奋的发抖。
  ⼈⽣地不熟地,来到这样⼀个陌⽣的城市,我们理所应当的了⼀家旅⾏船,上了⼀家“贼船”的游船,飘荡在⽔上,遥望天际与海⾯衔接处,被阳光照耀波光粼粼的⼀抹⾦。实在是美极了。海风很柔,很暖。
  回去的时候,做了事后令我相当后悔的⼀个决定——顺便乘车游玩。被带到了⼀家据说是当地“有名”的庙宇,不过因为什么出名,就不得⽽知了。⽆奈,在拉不动的两个⽗母的带领下,只好跟着⼀起进去看看,刚进⼤门,解说员对我们说拜庙诚恳之类、以及各种规矩的事情时,我不禁感到厌烦,要知道,从她那化了浓妆的眼睛⾥可以看出,她是并不相信这些的。这种烦躁甚⾄夹杂着⼀丝的莫名不安。  进⼊正院,是满树的红牌,也就是所谓的祈福牌,远远看去,掉了叶⼦的树⼀⽚红。⾹炉⾥,⾹灰满是的,檀⾹⽓四处缭绕,还有络绎不绝,来来往往的“信徒”们,讲述着这⾥的繁华,⾹⽕正旺,却也加重着我的不安。
  来到正殿,解说员不知带进了多少批游客,亦或是别的什么,对这⾥的⼀切相当熟悉,甚⾄连庙⾥的“⼯作⼈员”也与其是熟⼈。他讲述的规矩都是相当苛刻的,繁琐⽽枯燥,甚⾄夹杂着⼀丝恐吓,深深埋在他所谓的“规矩”⾥,我忍不住,想要离开,⽗母却没有想要移动的意思。
  ⾛过正殿,拿着发派的⼩福袋,在解说员的指引下⼜向左偏殿⾛去,据说,只是祝⼀下好运,还特意加重了“免费的”让⼤家不要担⼼。我不明⽩当时是怎么了,神使⿁差的相信了他的⿁话,有了“也好,反正没什么损失,跟去看看”的想法,随着⽗母去了。
  那⼈像是“专业”的,说了⼀通“解析”后,递给我们像是⼀张餐馆的结账单的东西,也确实开
了“菜”——两根所谓的龙⾹。到外⾯上⾹驱除厄运去了。当负责⼈员⽤她那纤纤⽟⼿,指着那刺眼的标价时,我⼀下⼦呆住。那个做⼯不细致,甚⾄可以⽤粗糙来形容的⼤型檀⾹,标价为⼆百九⼗元。⽽在看⼿⾥的,他居然开了两⽀!⼯作⼈员像是看见财神⼀样的脸上,露出令⼈⽣厌的表情,做着所谓的思想⼯作:“你们还真是有福⽓啊,很少有⼈能够同时点两只龙⾹的。”我可以理解为很少有⼈像你这样这么有钱还任⼈宰割的么。忍⽆可忍,终于转⾝离去,母亲却⼀把拉住了我,⽗母脸上的表情令我绝望。  ⽽却在右偏殿贴所谓的⼩福⼦的时候,差点失控。交上祈福卡的⼿忽然顿住,⽿边,擦肩⽽过的阿姨的声⾳依旧回荡萦绕在⽿边,听得刺⽿。“没想到,这⾥还要交⼀百的善款啊。”
  何为善款?何为⾹⽕钱?何为神佛?何为寺庙,何为旅⾏团?⼀切,在这时变悄然失去了它原本应在的地位。
  写春节印象的作⽂3
  转瞬之间,旧的⼀年已经翻过最后⼀页,新的⼀年如约⽽⾄,在中国这⽚炙热的⼟地上,⽆论是北国雪花烂漫,还是南国春光四溢,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喜庆的年味,关于春节的印象也⽆不写满着幸福与感动。
  (⼀)回家
  中国的⽼百姓有⼀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有关于春节的⾸当其冲的印象就是浩荡的春运⼤军。票难买,路难⾛,但千⼭万⽔总挡不住回家的期待。家是每个⼈⼼中最独特、最美好、最温暖的港湾。在辞旧迎新,万家团圆的春节,享受那份回家的幸福就成为每个在外飘荡的灵魂的期盼。⼈⽣在世很短暂,有悲欢,有喜乐,⼀年⼀年都有新的期许和⼼愿,唯有过年这份回家团聚的⼼情年复⼀年恒久不变。带上⼀年的⾟劳,带上幸福的思念,回家,团圆,就是过年最⼤的幸福!
  (⼆)年货
  春节是⽼百姓⼀年中最⼤的节⽇,围绕这个节⽇所做的准备很长,年味很早就会悄然来到。⼈们进⼊腊⽉就会陆续准备年货,起初的年货是为了度过青黄不接的⽇⼦⽽准备的,如今⽇⼦越过越红⽕,物质丰美,早已不需要提前的储备,但这准备年货的传统却⼀点没有淡化的意思,⽽且越来越烈,仿佛有了准备年货的过程才有了过年的⽓氛。当超市挂满喜庆的红福,当春联鞭炮红灯笼塞满箱,当鸡鸭鱼等各种美味摆满阳台,年的味道也就逐渐地洋溢出来。
  (三)除⼣
  ⼀年中的最后⼀天,⽣肖更迭,就到了意义重⼤的除⼣之夜。除⼣之夜有很多事情要做,包饺⼦,餐桌铺陈,杯盏交错,全家团圆,说说这⼀年,谈谈下⼀年,彼此关⼼,互相温暖。回不来的,见不到的也不怕,⾃有电话,⼿机,⽹络连接这份牵挂。吃过了年夜饭,全家⽼⼩⼀起看春晚,演员编导都竭尽全⼒,节⽬⼀个⽐⼀个精彩,雅俗共赏,照顾所有。当然,⼀台晚会要满⾜⼗三亿⼈的胃⼝,确实很难,褒贬不⼀,但话说回来,看春晚,节⽬如何倒在其次,⼀家⼈热热闹闹,边看边讨论,这种忙活⼀年,到头来的喜庆才是真正所在。到了倒计时时刻,鞭炮齐鸣,花⽕绚烂,⼈们送⾛⼀年,迎来新年,许下⼼愿,充满期待!
  (四)拜年
  ⼤年初⼀,焕然⼀新,穿新⾐,戴新帽,⼀声声热情的“过年好”,使得⼈⼈的⼼都暖暖的,空⽓中总是洋溢着⼀中浓郁⽢甜的亲情、友情、爱情的味道。想起⼉时,过⼤年是最兴奋地时刻,拿到压岁钱的喜悦⾃不必说,遍尝姑姑嫂嫂,阿姨⼤妈的劳动成果,在院⼦⾥放鞭炮,和⼩伙伴玩闹,总是希望天天都过年??如今在时代的变迁中,这种快乐也不知不觉流失在了鳞次栉⽐的⾼楼⼤厦之间,总是有些许遗憾和⽆奈。好在新⽣活⽅式带来的新的拜年⽅式,短信,⽹络,各种媒介媒体,弥补了这种损失,或许真的是有得有失,也或许可以叫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的时代,思想,⽣活必然也是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幸运的是,过年的这种喜庆的⽓氛并未冷淡。
  伴随着美味佳肴,⼈们体味这⼀年来的累累硕果;伴随着鞭炮焰⽕,⼈们尽情地释放了⼀年的⾟苦劳累。春节就要过去了,新的⼀年就要来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就要来到了,让我们带上亲⼈的祝福,以饱满的热情投⼊到新⼀年的奋⽃和努⼒中去吧
  写春节印象的作⽂4
  在这个没有雪且⽇渐温暖的季节⾥,春节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迎⾯扑来。看着墙上新买的挂历,和那新帖的福字,才知道⼜是⼀年了,不禁感叹岁⽉匆匆,流逝了⼜⼀个平静⽽忙碌的⼀年。  17岁了,孩童时代积攒的那些对春节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随之趋淡,不再是鞭炮烟花欢乐的年代,
也,不再憧憬⾃⼰⼜长了⼀岁,见识⼜
  多了⼀成,与其说春节是个最快乐的时候,不如说是个让⼈猛然意识到⼜长了⼀岁,⼜要学会更懂事了。
  年龄,难道不是个借⼝吗?为什么,越长⼤,越少了⼀份快乐?
  拜年时,都喜欢泛泛地祝贺⼀下,说⼏句辞旧迎新的吉利话。像往年⼀样写⽼师布置的寒假春节的作⽂,其实,⼼⾥早就没了那份雅兴。像节⽬主持⼈⼀般,说说今年⼤事,感慨今昔,畅想未来,不过是赢得捧场⼈恭维的掌声。⾃欺欺⼈的话我不愿说,也不会说。或许我们的期望太⾼,春节不过是⼀年36
5天⾥平平常常的⼀天,我们对它注⼊了太多的⽂化内涵和恭维,因⽽显得格外沉重。
写过年的作文
  曾经,春节留给我许多美丽⼜难忘的童年记忆。我想,今天的⼩孩⼦们也会和我⼩时候⼀样,感受到这⼀喜庆⽽隆重的节⽇吧。但是,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体验,或许是我⾃⼰的性格和兴趣使然,我的实际感受总是不尽⼈意,⽐平常的⽇⼦,多了许多⽆奈,多了些烦累与沉重。
  为什么?你们说的恭喜发财、新年好之类的陈词滥调,我听的⼼⾥烦,却⼜不得不⼀遍遍反复念叨,给你们听,给想听的⼈听。⼀年⼜⼀年重重复复⽆休⽆⽌。⼈就像⼀只陀螺,被它抽打着旋转不⽌,⾃⼰都不知道重⼼到底在哪⾥。如此不堪重负的节⽇,我们还要强作孩童时的兴奋,观看彻夜循环的晚会,听听属于别⼈的笑声,感受的却是⾃⼰困乏的双眼、失望的情绪、⽆欲的胃。
  我宁肯像往常⼀样,上会⼉⽹,早点睡觉,夜晚仍然那么宁静,总觉得在这个全民皆欢的⽇⼦,我丝毫的兴致都没有,往年过节,都和⽹友道声快乐,今年,似乎没了那份⼼情,依旧隐⾝,和微博上的好友分享点电视⾥正播出的晚会,真的,感觉好没意思。
  传统、⽂化、历史、习俗。原是⼈为的产物,是我们的祖先制定了它,我们⼀代⼀代⼈不停地拷贝翻版,演化发挥使其辉煌灿烂,更有⽹络使其变异,它最终还是制约了我们⾃⼰,违背了⼈类起码的⼀点本性--⼈是向往⾃由和幸福的。
  春节,可以说是⼀⾯最为清晰的镜⼦,从中每个⼈都能看到,如此疲惫消极的脸孔,是你⼉时的样⼦吗?哪怕⼀丝欢乐的影⼦。⾄少我感觉是这样。
  是的,我们在不断长⼤,不断感受世事沧桑。今年的春节被去年的春节约束,今年的春节⼜被明年的春节复制,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烟消云散,记忆过滤了每个⼈⼼底的阴影和悲伤,剩下的或许就是可以称之为美丽的东西吧,但是曾经呢?那⾥没有我们的位置,那是经过虚化的,虚拟的',明知是假我们还要重复。为什么?谁也回答不出个什么!
  如果没有外⾯不停歇烦⼈的鞭炮声,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在过年,我会以为这是⽐平凡的⼀天还平凡⽽已……即使这样,还要听⽼师的话写成作⽂,哄⼀哄⾃⼰和那所谓爱批作⽂的⼈。
  虽然是春节,感觉变了,我想,不变的,怕只有童年的纯真吧。可,那也回不来了……
  写春节印象的作⽂5
  春,万物复苏,⼀起都显得⽣机勃勃;节,普天同庆,⼈们都变得喜⽓洋洋。春节,中国⼈民的传统节⽇,让华夏⼤地披上了凤裳锦⾐。⽚⽚嫣红点缀了家门前的那条⼩路,阵阵鸣响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岁⽉如⼀阵风,风⼲了世俗的迷离扑朔,吹灭了距离的隔阂,好景只有⽚刻,留下了⼀些⽀离破碎的印象,还在执着,执着。
  ⽉亮偷偷地,偷偷地冒出头来,看着院⼦⾥的那户⼈家,⼏个孩⼦穿着新⾐,你追我赶,⼤⼈们围着圆桌坐下,酒杯⾥的烈酒代替浓浓的思念,⽆需⾔表,⽆尽幸福。
  在爷爷的印象⾥,春节就是能吃上⼀顿饱饭,喝上⼀碗热腾腾的⽶汤。在那个年代,战争,饥荒笼罩着村⼦,⼈们唯⼀的交通⼯具是⾃⾏车。刚⼀⼊年⽉,全村的男⼥⽼少⼀起⾛着去县城,⽽那辆⾃⾏车的使命是载满年货和⼈们的快乐,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落,全村的⼈挤在⼩院⾥,收⾳机靠在村⼝的⼤树下,分享各家的吃⾷,孩⼦们放着⾃制的鞭炮,陪他们⼊睡的是⽉亮的忧愁。可那时的春节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即使远在千⾥,也要跋⼭涉⽔,不顾⼀切的回到那个温暖的港湾,和最思念的⼈团聚,依偎在故乡那坚实的臂膀。⼀杯甜⽽烈的烈酒,⼀盘⽩煮花⽣⽶,⼏⽚晾晒已久的腊肠,就是最丰盛⽽⼜最温暖的年夜饭,没有电视机和电脑,也没有咖啡馆和餐厅。⼀家⼈的团聚,这就是春节。
  在母亲的印象⾥,过年就是有压岁钱拿,有新⾐服穿。爷爷⼀早经商,经常出国给他带⼀些⾐物和吃⾷。其印象⾥最深的是那件紫⾊长裙,那是⼆⼗多年前的除⼣,爷爷打电话来说飞机晚点,有可能在机场过节。家⾥的年货早已备好,姥姥独⾃⼀个⼈坐在窗边的摇椅上,望着布满繁星的夜空,若有所念。时间⼀秒⼀秒的流逝,可回家的⼼却像离了弦的箭,零时的钟声响起,⼀个熟悉的⾝影站在家门⼝,全然不顾路途的疲惫,快步⾛向妻⼦⼉⼥,⼿⾥提着精美的包装袋,⼀条紫⾊长裙,⼀条粉⾊长裙,两条珍珠项链,两⼈踱着⼩碎步进屋换上,宛如⼀对妹花,于是有了这张照⽚,这个故事。照⽚⾥的两个⼈托着腮,对着镜头开⼼地笑。当时的⼤上海,有了咖啡馆和西餐厅,但没有磨灭对家⼈的思念和归家
的迫切。对家⼈的关⼼和眷恋,这就是春节。
  现在,在我的印象⾥,过年的前⼏天,家家⼤扫除,“除⼣”除去昔⽇的灰尘,更好地迎接下⼀年。写对联,贴窗花,集五福,抢红包,聊,似乎新时代的春节被蒙上了⾼科技的⾯纱,远在异乡的亲⼈通过视频聊天相互祝福寒暄。但总觉得春节好像少了些什么:团聚的饭桌上,⼤⼈们讨论着各⾃的孩⼦,你争我嚷;⼩孩⼦⼈⼿⼀部⼿机,沉迷于⽹络世界,⽼⼈呆呆的看着⾃⼰的⼦孙,只是笑,那个笑⾥更多的不是幸福,⽽是⽆奈。是的,不得不承认,时代变了,社会进步了,我们长⼤了,但那些优良的传统呢?那浓浓的年味呢?在⼈们的欢声笑语中溜⾛,从⼈们的指尖划过,不留下⼀丝痕迹?
  柏油路穿过了家乡的那条⼩路,爬满青藤的泥⽡房也变成了钢筋⽔泥建成的⾼楼⼤厦,沉默的⼈也开始快活起来,脱掉了过去的寂寞。以往对春节的印象也如春风拂过的坚冰,慢慢出现了裂痕。
  在晴朗的⽇空下,有⼀天真烂漫的笑脸,他们⼿拉⼿⾛在⽥间泥泞的⼩路上,跑向爬满青藤的泥⽡房,也许⽣活不是多么的富裕,但在他们的印象⾥,我是快乐⼜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