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节习俗有关的古典诗词
春节习俗一扫尘:是春节里非常重要的一项习俗。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 “陈” 布新的愿望。古诗中,写春节除尘习俗的有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是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戴复古的《除夜》。
除夜 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这首诗说的就是春节扫尘的习俗。虽然戴复古当时住的房子是茅舍,很简陋。但即便如此,到了春节,不管房子好坏也要扫尘,并进行一系列的祭拜活动。此外,从这首诗中我们还能够了解到,当时民间有 “生火” “放爆竹” “守岁” “颂椒” 等习俗。其中 “颂椒” ,就是在古代大年
初一,用椒柏酒祭祖或敬献给家长以示祝寿拜贺。
春节习俗二守岁:春节有守岁的习俗,在古诗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这些“守岁”诗对于研究“守岁”民俗,无疑是宝贵的资料。
守岁 宋·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守岁》是一首五言古诗,诗意明白易懂。诗中细致地描述了人们守岁的情景与心情。这首诗把就要逝去的年岁,比作游向幽壑、势不可挡的长蛇,并说守岁正如想要系住它的尾巴,纯属徒劳无功,旨在勉励自己惜时如金。
春节习俗三饮岁酒:古代过年风俗里有饮岁酒,不少诗人都曾在他们的诗作中提到这一春节风俗。
文明礼仪诗歌在家庭关系上,封建社会一向是长者为尊,儿孙辈是不能跟长者平起平坐的。可是在年节团圆中,却可打破这一戒律,老少和谐相处。
除夕
宋·郑望之
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一门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时到老夫。
这首诗写的是年夜饭中喝屠苏酒的情景。在一个数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大家欢聚在一起,儿孙们无拘无束,一个接一个地畅饮屠苏酒。等轮到这位长者喝酒时,元日的太阳已经升起老高。由此可见,饮岁酒这种风俗在宋朝非常盛行。
春节习俗四放鞭炮:春节放鞭炮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风俗。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新春的愉悦氛围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变得更加浓郁。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爆竹行》中,就详细描述了苏杭一户人家在春节放爆竹的全过程。
爆竹行 宋·范成大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厉。屏除药物添酒杯,尽日嬉游夜浓睡。
这首诗借春节早晨,诗人在家中安排燃烧爆竹的事宜,表达了他喜迎新年的愉悦心情,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人安康的美好愿望。
春节习俗五压岁钱:在我国,春节给压岁钱的习俗最早出现在西汉。最初这种习俗是把古钱币作为佩戴的饰物带在孩子身上,现在则演变成春节时大人给小孩封红包。虽然压岁钱从古至今多少有些变化,但它都寓意着平安吉祥。清朝诗人吴曼云的《压岁钱》,就描写了当时的人们在过春节时给孩子发压岁钱的情景。
压岁钱 清·吴曼云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在古代,人们用的钱大多都是方孔铜钱,为了便于携带平日就用绳子穿起来。到了春节这一天,为了喜庆,人们会选择使用长长的彩线将铜钱穿起来。这样的一串铜钱发到孩子们手中,会被他们会小心翼翼的放在自己的枕头下收藏起来,让人感受到孩子们得到压岁钱时欢快喜悦的心情。
春节习俗六贴春联:古人笔下的元日,即指春节,大年初一。新春开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春联的最早雏形是“桃符”,即用桃木刻画“神荼、郁垒”两神神像,用来驱秽辟邪,后来几经演变,这就形成了现在的春联。历代文人墨客于此时分外多情,拈韵赋诗,将新岁伊始之时的情绪、感悟与哲思倾注笔端,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吟咏诗词。
鹧鸪天·丁巳元日 宋·姜夔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这首诗写出了新年这一天早晨的恬淡自安的心境。其中“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的天真可爱,形象地反映出民间在元日的早上,各家各户都要“新桃换旧符”的风俗。
春节习俗七拜年:是过年时最隆重、最热烈也是最繁琐的一项礼仪活动。先是按照血缘关系的长幼亲疏来安排亲族内的互拜活动,这是核心任务。此后还要有与姻亲间的互动拜年,真是让人忙得不亦乐乎。而在古时候,许多人是通过投送拜贴来相互问候的。文征明的《拜年》一诗就记述了古人的这一风俗。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这首诗的意思是:别人不愿意当面问候。只送来拜贴贺年,各路名流送来的拜贴已经堆满了小屋。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过大年,你忙我也忙,都是文人,交换个“名片”,表个心意,既礼貌,又雅致。礼到人不怪,只是略嫌简陋。而拜贴也就相当于今天的送贺年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