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酸蚀还是全酸蚀?傻傻分不清楚?7招帮你轻松区分!(上)
酸蚀技术在口腔医学中应用非常普遍(牙体、修复、正畸等均会涉及),凡是和树脂粘结相关的内容多会涉及到此概念。由于其与粘结息息相关,所以谈到酸蚀就必然要提及粘结技术。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酸蚀粘结剂的发展历程:
限于
酸蚀种类
成分
粘结强度
临床产品
第一代~第三代
全酸蚀
内容较多,无法一一列举。具体内容可查阅相关文献
2-7 MPa,较低
目前已基本弃用
第四代
全酸蚀
(双组分,使用前混合
(多瓶多步骤)
(先配和35-37%的磷酸全酸蚀剂处理牙面)
35-37%磷酸酸蚀 底胶(N-甲苯基甘油酸-缩水甘油丙烯酸树脂等,载体为丙酮或水) 粘结剂(HEMA羟乙基甲基丙烯酸脂或氨基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UDMA等)
17-25MPa
3M: Scotchbond
义获嘉: Heliobond
可乐丽: Clearfil Photo Bond
Kerr: Optibond
第五代
全酸蚀
(单瓶)
(需先配和35-37%的磷酸全酸蚀剂处理牙面)
底胶与粘结剂混合为单瓶粘结剂
20-25Mpa
3M: Adper Single bond plus
义获嘉: Syntac
可乐丽: Clearfil Liner Bond
Kerr: Optibond Solo
贺利氏: Gluma Comfort Bond
登士:柏: Prime & Bond
Kerr: Optibond Solo
第六代
自酸蚀
(两瓶两步法)
(分步涂檫)
处理剂为一瓶:(自酸蚀酸蚀剂 偶联剂) 粘结剂一瓶
18-25Mpa
义获嘉: Adhese
可乐丽:Clearfil SE Bond
GC: Unifil Bond
Kerr: Optibond Solo Plus SE
自酸蚀(两瓶一步法)(使用时两组分混合同时涂擦)
组分1;
组分2:
18-25Mpa
登士:柏: XENO Ⅲ
3M: Adper Prompt L-Rop
第七代
自酸蚀一步法
(自酸蚀酸蚀剂 偶联剂 粘结剂)混合为一瓶
贺利氏: I-Bond
GC: G-Bond
登士:柏: XENO Ⅳ
就我本人临床工作而言,目前比较常用的粘结剂是:3M全酸蚀的Single bond粘结系统和可乐丽的自酸蚀SE-Bond粘结系统。
一般情况下,针对大面积釉质本质缺损的死髓牙,我多采用牙釉质牙本质全酸蚀:37%磷酸酸蚀釉质本质60秒 3MSingle bond 树脂充填的方法,主要考虑是釉质全酸蚀效果相对更加肯定;
而针对活髓牙,本人则一般采用牙釉质37%磷酸酸蚀30秒 牙本质自酸蚀(可乐丽SE-Bond)20秒 树脂充填的方法,主要考虑的是在降低术后敏感发生方面,自酸蚀相对较全酸蚀更有优势。
其次,我们要引入两个“如雷贯耳”的专业术语:“全酸蚀粘结系统”和“自酸蚀粘结系统”。
何为全酸蚀?何为自酸蚀?他们主要是依据什么来区别?
他们是针对牙釉质还是牙本质?或是兼而有之?
临床中选择具体酸蚀方法的依据又是什么?或者说他们各自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酸蚀时间的长短如何把握?酸蚀完成后进行粘结时,具体临床操作时要注意哪些细节?
牙本质湿粘结时湿度如何掌控?粘结剂的厚薄如何衡量?
所有的临床操作要点背后的理论支持又有哪些?
下面,我们进行讲解:
全酸蚀粘结系统: 1979年Fusayama等最先提出全酸蚀理论,即用酸蚀剂同时处理牙釉质和牙本质,完全去除玷污层,并在牙本质表面形成3-5ūm的脱矿层,然后涂布底胶,改善牙本质表面的润湿性,使粘结剂渗入脱矿的胶原纤维网架中,形成相互缠绕的混合层,成为连接修复树脂和牙本质的一层过渡结构。混合层与渗入牙本质小管的树脂突共同提供固位力,但混合层起主要的固位作用。
牙本质切削后牙本质纵断面,可见牙本质小管中存在玷污层栓(放大倍数2000)
图中上半部分牙本质采用37%磷酸酸蚀15秒彻底冲洗后牙本质横断面,可见玷污层已经被去除(放大倍数1000)
牙本质纵断面。管周牙本质被去除,管间牙本质胶原纤维暴露(放大倍数5000)
图示树脂突(放大倍数1500)
自酸蚀粘结系统:即将酸性功能成分和偶联剂混合在一起,牙齿表面脱矿与偶联作用同时发生,省略了独立的酸蚀步骤。详细来说就是酸性功能成分溶解玷污层内的矿物质并使其及下层表浅的牙本质脱矿,但它并不去除玷污层,参与玷污层与渗入的树脂单体形成杂化层的同时,与渗入牙本质小管内的自酸蚀成分混合结固,形成管塞,成为树脂突的一部分,从而达到树脂与牙本质粘结的目的。其最初仅限于牙本质粘结,后来发展为对釉质、本质均可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