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沌无极看世界本源:万物必经的轮回之道→无中生有,有中化无
东方既白  著
为什么说万物必经的轮回之道都是:“无中生有,有中化无”呢?答案还是要从《道德经》中。
比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意思是说:“无,谓之为天地之始,有,谓之为万物之母。”这和曾参在《礼记·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一样的道理。
接着在《道德经》第二章又说:“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意思是说:“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老子在本章里指出,宇宙间的事物都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化的,有无可以相生,前后必然相随,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唯有“ 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的持续变化,才是永恒不变的东西
而且在这个持续的变化过程中,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无”,也就无所谓“有”,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和相生的,既可以在“无,名天地之始”的混沌环境中“无中生有”,又必然在“有,名万物之母”的现实演化中“有中化无”,其实这些都跟作为“大道之源经之首”的《易经》辩证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
限于
但老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其不但继承发展了《易经》的辩证思维,更在《易经》天、地、
人“三才”之道的基础上升华总结出了八个字:万象归一,大道无极,老子把天地万象合而为一,抽象出一个总象,叫作“道”。把人的思维从阴阳太极的低维角度超脱出来,不仅仅限于像《易经》那样论证世间万物从有到有的辩证关系,而是立于混沌无极的更高维度,贯穿了从无到有,也就是从0到1的终极通道,重构了万物终始点的秩序体系: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
老子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对《易经》进行了整体的、形而上的总结和升华,从阴阳太极的繁杂中,归纳总结出了万物的终始点:混沌无极之道。并把混沌无极之道进一步阐发为“道生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的本质和基质,这就是老子的本体论,即物质本体论。
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接触到本体论问题的哲学家,也是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从辩证法的角度上看,老子具有非常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道”,是其对天地宇宙的一次伟大超越,天地宇宙不再是终极真实,而是“道”的彰显,中华文明从此拥有了无限和永恒,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和更加广阔的空间舞台,中国文人的研究领
域也从《易经》所开创的“天地人”三才之道迈向了“道天地人”的终极层面,文化研究的方式和范畴的也从《易经》“从有到有”的片段升华到了《道德经》的“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整体循环过程。
于是在第四十章就顺理成章地论述了其关于“宇宙大循环体系”的概念:“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为什么“天下万物生于有”呢?因为,“有,名万物之母”,为什么又“有生于无”呢?因为“无,名天地之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故整体综合起来说,万物必经的轮回之道都是:“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之后呢?于是在第五十二章又接着论述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天下万物都有本始,这个本始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既然知道了万物的根本,也就能认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又反过来把握谨守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都不会有危险了”。
因为天下自然万物的生长和发展有一个总的根源--母,即作为万物本源的“道”,它是世间规律的共性方面。“道”又衍化出事物不同的方面→子,即世间规律的个性方面。人应该从万物变化中去追索其共性,把握最基本的原则,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它们的个性,不至于僵化、教条。这样才能“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才能没有风险地度过万物必经的轮回之道:“无中生有,有中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