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遗传与变异
第三课 遗传规律,育良种
一、【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嫁接杂交、驯养等生物技术的应用。
知道生物的遗传是有规律的,最早发现生物遗传规律的是孟德尔。
知道袁隆平利用遗传规律为提高水稻产量做出了贡献。
科学思维:
根据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史实,能解释袁隆平进行水稻杂交育种获得高产量稻米是遗传规律的应用。
探究实践:
通过资料阅读和分析,能发现植物嫁接、动物驯养等生物技术是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的,培养学生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态度责任:
积极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遗传规律的发现及应用,乐于分享。
懂得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为粮食生产、解决人类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懂得育种等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程度有关,意识到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到规律才能更好的利用规律。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讲述:在我国,人们很早就利用嫁接方法改良果树品种,利用杂交方法选育动物良种。
(2)课件展示关于嫁接的图片或者音像资料。
(3)思考:嫁接是否改变了果树的品种?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4)学生自由发言。
(5)小结: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的愈伤机能来实现的。
(6)课件展示教材P8上方(马、驴、骡)三幅图片。
(7)交流:说一说,它们三者是什么关系?(骡是公驴和母马杂交产生的后代。)
(8)讲述:嫁接和杂交的方法由来已久,人们现在仍在使用,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经验来改良和育种。
(二)新课学习
1. 家畜从哪里来
(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8的材料。
(2)交流:阅读材料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
(4)小结: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早在狩猎采集时代,人们就已驯养狗为狩猎时的助手,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在距今6000—6700年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狗骨,头骨较小,额骨突出,下颌骨水平边缘弯曲,与现在华北狼有很大区别,说明人类驯养狗的历史确实很早。
(5)思考:想一想,遗传有规律吗?
2. 孟德尔遗传规律 
(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9的材料。
(2)交流:读了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信息呢?
(3)小结:孟德尔,遗传学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4)讲述:在发现遗传规律之后,人们学会了应用遗传规律,育良种。
3. 应用遗传规律,育良种 
(1)讲述:我国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交流:关于袁隆平的故事,你知道多少?(这个任务可提前布置,学生可以查阅资料,在此处做汇报)
(3)阅读后再交流:自主阅读教材P10的材料
a.袁隆平的研究过程是怎样的?
b.袁隆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4)小结: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任务布置:课后搜集资料,一生活中哪些农作物是经过改良的品种,是如何改良的?
(三)整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