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所谓空白,就是文本中作者没有写出来或是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每一个文本,都包含无数的未定之处—空白,那些藏匿在文本中的许许多多的“空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空白”进行个性填补,调动想象,激活思维,建立起文本和心灵沟通的桥梁,能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一、在情节省略的“空白”处推想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矛盾冲突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于文本中前后跨度大、跳跃性强的情节空白,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补白,充实情节内容,丰满人物形象。
《石壕吏》中石壕吏“吏呼一何怒”,一般的教参都认为是何等的凶恶残暴、如狼似虎。可只要我们翻翻历史资料,就会看到更为触目惊心的数字:安史之乱中,陈陶之战,四万唐军一日内为国捐躯;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灭;邺城战役失利,郭子仪、李光弼等所率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失……战争的残酷、激烈自不待言。在这种情况下唐王朝急需补足兵力,重整旗鼓。试想一个下层小军官,迫于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吗?他家里也许还有妻儿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保夕……教师既要“让文章本身教育学生”,又要让学生多角度地接触材料,用史实说话,引导学生来换位思考,站在一个下层军官的立场,设想他为何“怒”。或许这种认识有“混淆立场”之嫌,但它富有人文精神,不同于一般学者的结论,是富有个性的独创所得,对学生来说更具有认识价值。
再比如《口技》一文,为了凸显出口技艺人高超的水平,作者不仅采用了正面描写直接表现口技的繁杂精彩,还运用了三处关于宾客反应的侧面描写来加以烘托气氛,艺术效果极佳。结尾处:“忽然抚尺一下,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却没有写到宾客的反应。于是,我要求学生用文言文补写一段宾客的反应。有一个学生这样写:“众皆呆立,瞠目结舌。良久,似梦醒,喟然长叹,掌声雷动,经久不衰。众宾交头
接耳,曰:‘真乃绝技也!’或疑其技,或意有未尽,遂仿蛇鼠虫蚁之声,惟妙惟肖。众宾啧啧叹服。于是焉,奔走相告,名闻天下。”这段补写,情节设置合理,声形态俱全,充分反映出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对原文主旨的把握能力。
二、在意义隐含的“空白”处揣摩
古代诗人写作时很讲究含蓄意境的创设,有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之说。这种“贵在言外,使之思而得之”的表达效果,其实就是文本的意义空白。所谓隐含意义,就是指隐藏在“言”内的言外之意。文言文语感力的发展则直接表现为主体对言语隐含意义感知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例如《杜甫诗三首》一课中,关于《望岳》与《春望》,我要求学生以现代诗改写古典诗,把自己设想成杜甫,用激情与美语再现杜甫的情怀。
这是想象的表达,这是语言的创造。这是以文言学文言,以心灵悟知音。基于诗情画意的想象,能使教学展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绚丽画面,能使学生品尝到与古圣先贤比肩的自豪感。而这一切,都是缘于“空白”处的美丽而自由的想象。
三、在模仿写作的“空白”处创造
适当的文言文写作训练能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著名语文教育家赵谦翔先生说:“学写旧体诗,有利于养成炼字炼句、合辙压韵、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起承转合、布局谋篇的功夫。”我们学习了不少汉乐府诗、律诗、绝句、词牌、曲,可以让学生动手写一写,有利于传承中国古典文学。
例如,仿《陋室铭》的句式写自己的生活,如《篮球铭》《英语铭》,仿《五柳先生传》写自己的传记,仿《闲情记趣》写自己的童年趣事,学习《寓言四则》中的《塞翁失马》可以创编小小课本剧,《孙权劝学》中想象主与臣对话时的神态动作。甚至,我还鼓励学生拿起笔来作画,如《三峡》一文四个自然节,分别是關于“山”“夏水”“春冬”“秋情”的,让学生在揣摩文句景物描写的基础上,把三峡的四季立体展现在画纸上,不讲工笔细致,只求画出那份作者笔下的“绝岩怪柏”“悬泉飞瀑”;如《次北固山下》“风正一帆悬”画一画风帆凌空高挂的风姿,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思维力的训练。
再如,《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请同学们模仿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第十则,对其余只有答语没有问语的九则进行“空白”填补,补出弟子对孔子的问话,浅易的先补出现代汉语问话,深度的再补出古汉语问话,然后师生之间采用
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在对话过程中,对每一则再做全面解析,这样的训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促进了学生的想象,体验到了人物对话过程中真实的心理状态,还对文言文的语法规律进行了实践,效果自然不错。
四、在心理活动的“空白”处揣度
文言文文本易忽略人物的心理描写,这就为我们揣摩人物心理,丰富人物形象留出了足够多的空白。
例如,教学《钱塘湖春行》一诗,我设计了“古韵新裁,唐诗素描”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对“山”“寺”“亭”“水”“云”“莺”“树”“燕”“泥”“花”“草”“马”“杨”“堤”景物任选一种或者几种加以想象描绘,来体验苏轼的春行情怀。现摘录几句学生习作如下:“放眼望去,孤山宛如飘浮的小岛,随波荡漾。白云是一幅流动的风景,在孤山上随处行走。”“柳树把一身新绿收拾得一尘不染,用飘柔的长枝细线,织了一条薄薄的丝巾披在肩头。”“堤上之草,才刚勇敢地钻出了泥土的棉被,刚想舒展一下身子,就被匆匆路过的春风姑娘撞了个满怀。”
再如,《石壕吏》中大量的“空白”,也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从石壕吏敲响门的一刹那
到“急应河阳役”,其间老妇人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有的说:“老妇人怕他的老头子被送上战场,再次送命,而她一个妇人,不可能上前线,只能在后方做饭,能暂时保住性命。”有人说:“老妇人如不挺身而出,她的儿媳妇就会被捉去,小孙子就会被饿死。”还有的说:“她可能在战场上相逢她另一个儿子,母子在这种情况下相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不都是作为妻子、作为母亲的情怀吗?更有同学认识到其实老妇人也是矛盾的,她虽怨恨战争,但还是咬紧牙关,含着热泪用实际行动支援了平叛战争。这样,通过想象,学生们揣摩出了人物的心理,情感也随着人物的心理变化而变化,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改写石壕吏 五、在议论省略的“空白”处补充
古人议论性思考虽然哲思深厚,雄论杰出,但是行文却多不细密,点到即止。而今人总是讲求科学的方法,面面俱到,措辞严谨,务实客观,讲究逻辑,严谨理性,思想成体系,严丝合缝滴水不漏。那么,怎么发现议论性文言文中的这些“空白处”并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呢?
例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从题目看,“生于忧患”与“死于安乐”是并列
对举的关系,行文应该构成并列式,着笔比重应该均匀。而事实上,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是和“死于安乐”有关的,别的都是在阐述“生于忧患”。至于为什么会“死于安乐”,孟子根本没有提供事实的、理论的依据进行阐述,我就在这里对学生进行了训练,要求补充几个事实论据或者进行一段理论阐述。学生举出了吴王夫差、温水青蛙、天王洪秀全等的实例,这些都很好。那么,怎么讲道理才能阐明“死于安乐”呢?示范:“食性也,这是一种本能的驱动,如果安乐日久而又没有有效制约,一朝权势在手,日日盛宴夜夜笙歌,看不够的秀,饮不完的美酒,听不尽的阿谀,收不完的豪礼,在这种高温腐蚀缸里日复一日地泡着,泡久了,多硬的骨头也泡酥了,多坚强的意志也泡成汤了!”通过这个训练,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辨。至于到底是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不是环境越差越能锤炼人,优越的环境就一定会毁掉。孟子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告诉我们人生难免苦难困厄,当灾难降临,我们应该无惧苦难,勇敢面对。这些空白点,值得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文言文作品丰富的意蕴,皆在字里行间,皆在文字背后,在空白处留下的巨大审美空间之中。只有从感得继而知得、悟得,才是发挥教材教育功能的正确途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