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复习
——倒装句
【教学设想】:近几年中考试卷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除了考查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经常涉及文言句式的理解。因此,要正确理解和翻译,常常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句式的特点。倒装句是文言特殊句式中最难的一种,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通过课内出现的一些倒装句的复习,让学生熟悉倒装句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一定的规律,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辨识这种句式,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句式逐渐地接触,有所了解,但是缺乏整体认识和知识的归纳。所以,在初三下学期,引导学生复习典型的例句,归纳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目标】:1、学会鉴别倒装句。
九溪十八涧2、借助倒装句特点,结合语境正确地理解和翻译。
【教学方法】:归纳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在文言文的阅读中,我们会发现,古人说话有时候会颠倒着说,比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中,作者说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原文是怎么说的?
学生回答:忌不自信。
像这种词语顺序颠倒的句子,我们把它叫做?倒装句。今天我们要复习和探讨的就是这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二、知识准备。
(一)倒装句----即指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二)句子成分及构成:
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中心语)
附属成分(修饰成分)——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
例句:
西湖美景三月天①水鸟梳理羽毛
主谓宾
②我相信自己
主谓宾
句子成分------由词或短语充当
主语和宾语常用词或词充当。
谓语常用词充当。
(三)现代汉语中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
水鸟梳理羽毛。
主要成分:主/ 谓/ 宾
加修饰语:(美丽)的水鸟梳理(雪白)的羽毛
( ) / 主( ) / 宾
水鸟[在河边]梳理<;完>羽毛。
[ ] /谓/ < >
明确:⑴主/ 谓/ 宾
⑵( 定) / 主( 定) / 宾
⑶[ 状] /谓/ <;补>
(四)古汉语中的倒装句。
1、谓语放在主语前-----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
2、宾语放在谓语动词前(或介词短语中宾语放在介词前)
------- 宾语前置
3、定语放在中心语后(包括短语中的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
4、状语放在中心语后(包括短语中的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注:介词短语中的宾语-------即介词后面跟的词语。
例如:“凭什么“是介词短语,“凭”是介词,“什么”是介词的宾语。
三、课堂探究。
辨一辨,说说下列倒装句的类型。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句1: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信自[ 宾语前置] 例句2: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石底卷以出[ 主谓倒装] 例句3: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今诸生于太学学[ 状语后置] 例句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盖简修狭者桃核为之[ 定语后置]
探究练习一:用换位号将下列倒装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进行调整。
(1)何以战?会过去的
泰国的英文(2)吾谁与归?
(3)宁信度,无自信也。
(4)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5)孔子云:何陋之有?
(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讨论交流:分别出三组句子的特点,归纳规律填写在知识卡片中。
探究练习二:将下列倒装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进行调整。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尝贻余核舟一.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其两膝相比者。
(6)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讨论交流:分别出三组句子的特点,归纳规律填写在知识卡片中。
探究练习三:将下列倒装句按现代汉语的顺序进行调整。
周末祝福短信客户(1)徐喷以烟
(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3)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4)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5)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6)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讨论交流:出这组句子的特点,归纳规律填写在知识卡片中。
总结:上面重点讲了三中倒装句。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归纳了到装的一些特点和鉴别的方法,那么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中你能不能借助这些特点去理解呢?下面就来看看中考试题中出现的倒装句。
四、中考链接。
(一)选择。
(2014年苏州市)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D )(2分)
A.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B.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C.相与步于中庭(《记承灭寺夜游》)D.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杏鲍菇怎么做好吃素炒(二)翻译划线句。
(2013年苏州市)
甲乙二人同游太行山。甲曰:“本大行,何得称太行?”乙曰:“本太行,如何称大行?”共决于老
者,老者可甲而否乙。甲去,乙询曰:“奈何公亦颠倒若是?”答曰:“人有争气者,不可与辩。今其人妄谓己是,不屑证明是非,有争气矣。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
奈何公亦颠倒若是?
译文:为什么您也如此颠倒是非呢?
五、拓展演练。
韩魏公在大名①,有人献玉盏两只,表里无瑕,世之绝宝也。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酌酒对客。俄为一吏触②倒,玉盏俱碎,坐客愕然,吏伏地待罪。公神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③,吏误之,非故也,何罪之有?”坐客叹服。
【注释】①大名,地名, 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②吏:这儿指仆人。③数:定数。
有人献玉盏两只
有人献上了两只玉杯
特设一桌,覆以锦衣
特意放置了一张桌子,用锦衣覆盖在桌子上
吏误之,非故也,何罪之有?
仆人是失误,不是故意,有什么罪呢?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鉴别倒装句的方法,希望大家在文言文的阅读中能注意到这种特殊句式,在理解是联系课内,注意特点,正确理解,准确翻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