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花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浪之歌
预学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备课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播放以花为主题的音乐片段(如民歌《茉莉花》),让学生静静倾听,并谈谈听曲的感受。
导语:同学们,老师刚才给你们播放了几段乐曲,它们都是以花为主题的,有民歌,有流行歌曲,还有西方的古典音乐。你们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了曾经见过的花朵的模样呢?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花之歌”。今天我们要学习纪伯伦的《花之歌》,这是一首散文诗,是一首花的赞歌。学习这篇文章,也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就像刚才大家听那些美妙的音乐一样。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引发思考。
思考:“花之歌”,单从字面上看,我们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它会唱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介作者的有关知识。
纪·哈·纪伯伦(1883—1931) 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中的《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另四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雨之歌》《浪之歌》。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标注读不通顺的地方。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或小组内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提示:可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一读:重在感知形象。要从整体感知花的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二读:重在体味情感。要读得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及语气的轻重抑扬,要体现出散文诗的抒情性。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预设:引导学生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从中感受到的花的形象,在横线上加一个修饰语:的花。
示例:美丽的花、永远变化的花、可当礼物的花、自由的花、快乐的花……
2.说一说: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理清课文的思路,再分别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预设: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及语言表达上来划分文章层次。课文前四个自然段都以“我是……”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描绘,具体描述了“我”是什么;剩下的三个自然段主要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绘花的形象。(课件出示)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这部分对花的形象展开了描绘,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贡献。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这部分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绘花的形象,分别写了“我”的一天如何度过,“我”怎样和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以及“我”在享受着世界无私地给予的同时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和行动。
3.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卡”,小组合作探究。
过渡:这么富有诗意的花,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花在诗人的笔下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自主学习卡
4.汇报展示,品析美文。
(1)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1小题。
预设:引导学生发现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我”在文中指的是“花”。另外,从课文的前四段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花的特征。可让学生分别说说从第1—4自然段中可以看出花的哪些特征。
交流示例:
生1:在第1自然段中,“大自然说出来”喻指花开,“又收回去”喻指花落,“然后又说一遍”喻指花开花落的循环往复。
生2:第2自然段以“星”喻花,突出了花的高洁夺目。
生3:第3自然段写出了花芬芳而短暂的一生。
生4:第4自然段写了花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汇报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2小题。
师:通过划分课文层次和概括主要内容,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并不只是单纯地描写花的生长与美丽,而是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那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花的身上又寄寓着哪些美好的品质呢?
提示:遵循自然的规律,积极、乐观、向上等。
(3)交流“自主学习卡”上的第3小题。
师:文中大量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排比。排比的运用,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又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还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同学们也来试一试,展开想象,选择你喜爱的大自然中的某一种事物(如草、彩虹、雪、雨等),采用第一人称仿写一番。
仿写句式: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我是               ,我是               ,我是                
5.诵一诵,把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请同桌评价。
四、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
过渡: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他热爱大自然,故乡的秀美风光赋予他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在纪伯伦的心目中,祖国黎巴嫩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所以在他的笔下,风、雨、浪、花,无不具有生命力。现在,我们来读一读纪伯伦的散文诗《啊!风》,看看他笔下的风又是怎样的形象。
1.出示课外阅读片段,指名朗读。
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不着你的面貌;对于你,我们能觉察出,但却看不到。你仿佛是爱情的海洋,淹没了我们的灵魂,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则伸展开去,浩浩荡荡。升时,可看出你的刚毅、坚忍;降时,可看出你的谦恭、礼让;伸展时,则显示出你的轻盈、灵敏。你犹如一位尊贵而仁义的国王,对下层弱者显得和蔼可亲,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                   ——选自黎巴嫩纪伯伦的《啊!风》,冰心译
2.阅读与交流
(1)说说这个文段的叙述方式和《花之歌》有什么不同。(《啊!风》使用的是第二人称,《花之歌》使用的是第一人称。)
(2)风在作者笔下是怎样的形象?(变幻莫测、刚毅、坚忍、谦恭、礼让、轻盈、灵敏、和蔼可亲、威风凛凛……)
(3)出文段中想象奇特的地方,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学生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交流提示
1爱诵读的你,可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读出花的美、花的精神。
2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花的彩、花的形态、生活中的花。
3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花的韵味、花的追求。
④爱国学的你,可以搜集诗词,感受花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地位。
(2)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六、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本文是一篇语言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意味的散文诗,文中大量运用的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以及丰富的想象和以花自喻的手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本次课程设计抓住教学重难点,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布置教学环节:听读课文,想象“花”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深入
体会“花”的形象、特征——合作学习,品读交流,感悟主旨。这些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家拉斯金说:“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把它解释得很清楚,因为它好,所以它好。”因此,在教学中我没有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阅读体验,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阅读中去感悟作者内心的情感。
在本次课程教学过程中,我将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去自主地品读探究,然后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尽全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自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同时,本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朗读,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朗读非常重要,更何况是这样优美的散文诗。教师有感染力的朗读能够带动学生的品读,调动学生的情感,所以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朗读各种体裁、题材的作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