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桃树
设计意图
(1) 运用略读的方法,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梳理清楚文章内容的脉络。
(2) 运用精读精思的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材分析
《一棵小桃树》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作品,本文主要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一棵小桃树的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抒发自己的情志、理想。作者笔下的小桃树实为作者本人的化身,文章对小桃树的艰难成长做了生动的描述,同时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实现美好的理想,创造美好的未来。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学生通过略读、精读的方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学情分析
本课是要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我的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小桃树是我儿时便怀有的、向往幸福生活的“梦”的化身,在具体描写小桃树和在小桃树横遭风雨的叙述中,作者都饱含感慨和寄托。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比较再相似的方法,让学生顺利学习并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运用浏览快速的阅读方法,圈点勾画,品析重点语句理清文章脉络, 概括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2)通过品读课文,探究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略读与品析语句来了解明暗线交织,比较小桃树和“我”的人生 经历,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理解作者借小桃树所抒写的情志,学会为理想奋斗,感受理之美。
教学重点 :
1、了解明暗线交织,比较小桃树和“我”的人生经历,学习托物言志的手 法。
2、理解作者借小桃树所抒写的情志,学会为理想奋斗。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借小桃树所抒写的情志,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方法:略读、精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年级
七年级
教学准备:课件PPT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生字词的注音,掌握生字词的字形和重点词语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2 有关桃花的诗句
二、作家作品简介
1、【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1993年创作《废都》。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23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23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代表作】
长篇小说《高老庄》《废都》《白夜》《贾平凹自选集》等;
中短篇集《制造声音》;
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3、贾平凹的读书生涯是在一个破庙里开始的,初中二年级时遭遇了“文化大革命”,父亲被关进牛棚,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内心充满恐慌。成年后步入社会也遭受到了挫折。正如作者所言,他就像小桃树一样,自卑、瘦弱、渺小、饱受风雨的摧残。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运用略读的方法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小组合作探究)
1、课下老师已布置预习,早读课已经对更正了生字词的注音和重点词语的意思。
2、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概括归纳
师小结:本文写了一棵小桃树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经历风雨仍然顽强生存的故事。
3、课文的线索是什么?
双线结构:
线索一:小桃树的经历(明线)
线索二:“我”的经历(暗线)
4、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交代“我”写小桃树的缘由。
第二部分(2)写眼前情景,抒发怜悯、自责的心情。
第三部分(3-8)回忆小桃树以及“我”的经历。
第四部分(9-结尾)回到眼前情景,呼应开头,点明主旨。
四、精读课文,采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探究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小组合作探究)
1、精读小桃树成长经历的段落,整理“小桃树”成长故事,小桃树经历了 哪些磨难?
——桃核儿埋在角落里
——萌芽(嫩绿)
——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
——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
——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
——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2、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作者的生活经历,完成下表,并思考在小桃树生长的过程中,“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对比阅读)
小桃树 我
环境 院子角落 偏远山村
经历 遭遇忘却,风吹雨打 历经磨难
现状 努力追梦
学生思考:“我”和小桃树有哪些相似之处?
老师总结:“我”和小桃树在出生的环境、成长中经受的磨难、现状(努力追梦)都相似,同命相连,所以我喜欢它,关心爱护它。
3、探究托物言志的手法的特点。
小桃树的成长经历(明) 艰辛 花苞
(由物及人)
对比相似点
作者的成长过程(暗) 曲折 希望
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抱负和志趣。一般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
四、深入阅读,探究托物言志中的理之美。
1、老师补充一些作者的经历你更能明白小桃树不仅寄托着作者浓稠的情感, 而且饱含深沉的人生思考。
补充作者经历:
贾平凹,1952年出生在陕西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土生土长,生活贫苦。 天地狭小,孤陋寡闻。
他在《贾平凹性格心理调查表》一文中说:“我出生在一个22口人的大家庭,自幼便没有得到什么宠爱。长大后体质差,在家里干活不行,遭大人唾骂;在校上体育,争不到篮球,所以便孤独了,欢喜躲开人,到一个幽静的地方坐。愈是躲人,愈不被人重视,愈要躲人,恶性循环,如此而已。”
1972年5月份,偶然的机会,我竟到西北大学读书了。从山沟走到西安,一看见高大的金碧辉煌的钟楼,我几乎要吓昏了。草绳捆一床印花被子,老是往下坠。我沿着墙根走,心里又激动又恐慌。
——贾平凹《我的台阶和台阶上的我》
大家到文中对作者这段经历的描写语段。第7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但是……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2、了解了作者经历,结合文本,再次深入阅读,思考小桃树引发了作者怎 样的人生思考?
A、大家齐读第13自然段,小桃树“欲绽的花苞”“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这是小桃树经历风雨之后的生命的坚韧。
B、大家再读第14自然段。小桃树瘦弱,无人照料我不确定它会开出灼灼的、香香的花儿,但我相信有一天它会开出美的花,结出果,这是小桃树带给我的信心和希望。
小桃树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1)作者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借小桃树来表达一个坚定的信念,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会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五、课文内容小结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六、课堂拓展:
1、列举具有托物言志特点的植物,并让学生说说其特点。
举例:
人们往往赋予花木以象征意义
牡丹 象征纯洁高尚(出淤泥而不染)
松柏 象征荣华富贵(花开热烈繁华富贵)
荷花 象征坚韧自强 (不畏严寒环境艰难)
竹子贾平凹简介 象征坚贞不渝 ( 身躯坚毅刚强,大雪压不倒它)
梅花 象征谦虚礼让,气节高尚的君子(空心,挺拔,)
菊花 象征朝气阳光(始终围绕太阳转动向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