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语文课堂提问小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于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高境界。只有学生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成功。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在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中,教师需要潜心研究,精心设计,不断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方法与与实践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古语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如果能针对教学目标,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往往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登上知识的台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须要掌握提问的技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创设悬念的巧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自觉主动地去探求问题的答案。比如,在教小说《蒲柳人家》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在《水浒传》中,那些梁山好汉都有自己的外号;如李逵叫“黑旋风”,吴用叫“智多星”等,在这篇课文中,有两个人物有自己的外号,一个名为“一丈青大娘”,一个号称“何大学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很想知道这两个人物的故事,就会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内容。在教学戏剧《威尼斯商人》时,不妨让学生分角朗读前半课文,在矛盾冲突最紧张的时刻,停下来,提出疑问:“在这关键时刻,是谁从天而降来挽救巴萨尼奥?他又该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呢?”这样学生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继续往下阅读,就能很快到问题的答案,就能很快认识主人公鲍西娅的形象。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目的的设置悬念性问题,可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抓住文眼,即抓住了作品中表现作者感情的画龙点睛之处。如《口技》一文伊始便道出了:京中有善口技者。我抓住此点睛处,进一步挖掘口技者的“善”体现在什么地方?作者怎样表现口技者的“善”?进而去体会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我们可以从教学实际的需要出发,锤炼语言的描绘情境,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以往的认知
经验去寻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依据,让经验的“电流”打通思维的局限,豁然开朗地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如在教学布封的《马》一课时,我问: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人工驯养马的特点?学生寻章摘句说了很多。同样的答案一直在复制。我提醒他们:“总结一下,是哪些方面?”同学们知道自己的答案并不完善,可他们苦思冥想还是眉头紧锁没有答案。此时,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已经达到极点,于是我抓住时机,点拨学生:“第一段有个过渡句,看。”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勇毅和驯良。
变换角度的巧问,达到启发学生思考妙用。比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不问“年且九十”的“且”是什么意思,而问“愚公多大了?”不问“孀要遗男”是什么意思?而问“这个小孩跟愚公去移山,他父亲肯让他去吗”?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将“卷云有哪些特征”的问题改为“有些云叫卷云”,这里为什么用“卷”字呢?这些问题改变角度后,比较新颖,而且能收到“摘果子先跳”的效果,更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人为本,无数成功者的历程表明,个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远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语文课也同其他课一样,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而教师的提问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是课堂调控,另一方面是投石激浪,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描写雪的四字词语提问讲求技巧性,下列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几种方式,以供参考。一是抓住关键词发问。为了避免问题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触觉引到家里行问,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的品味、分析,以形成严谨、实在的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发问。二是迂回设问。就是不按习惯思维从正面设问,而从问题的侧面入手,引导学生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去思考问题。这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不易形成思维定势。如:习《孔乙已》,主题的提示有一点难度,教师提问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思索的深度,请看下列:(1)作者通过人物的塑造反映了怎样的主题思想?(2)造成孔乙已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孔乙已的悲剧是孔乙已一手造成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以上三问,都是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正确的引导学生鉴赏,分析文学作品,而不是机械地贴上“标签”。这样的问题将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三是寻比较因素提问。同是送别诗,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抒发的离别情绪大不相同。通过比较足以建立起信息之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养成思辨的习惯。四是递向设问。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下定义“和”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学生容易混淆,”早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一表述,很多学生认为是下定义,实际是作诠释。递向设问改换了思考的角度,从矛盾
的对立面设问,利用矛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五是平中问奇。语文教学之所以是高难度教学,就是因为学习的内容是母语,语文材料明白如话,似乎不学也懂。教学中就要针对这种心理,独具慧眼,去发现平常中的不平常,挖掘语文课的魅力,提高教学效率,初中九义教材第五册《范进中举》是一篇略读课文,很多老师和学生对这样的文章不屑一顾,无兴趣学习。教学这样的文章,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作品写的范进,当他清醒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这对表现他一见报贴喜得疯起来,有什么作用?”作家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家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中哪一处透露像范进那样喜极发疯的并非他一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经过一番阅读,思索和讨论,它涉及文章主题,写作特点等许多重要问题。如果我们按传统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讲下去,就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和热烈讨论的兴趣,也不可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诚然不够,应该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全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向的方法,是每一位语
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在语文新课标的实施中,我们要循着“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这一路线,让朝气蓬勃的学生和辛勤的老师一起播种希望的种子,收获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