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模板第【1】篇〗
激趣导入,解析课题
1. 教师以说书的方式导入新课。话说战国时期,魏国有一官员。此人姓西门,名豹,据说此人长得浓眉大眼、身材魁伟、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眉宇之间透着一身正气。一日,他接到魏王调令,命他前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接到任务后,快马加鞭,迅速上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西门豹到了邺县后,他会做哪些事情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书中寻答案。
2. 板书课题,介绍复姓。提示“豹”字写法。西门是复姓,你的邻居、伙伴,有复姓吗?(屏幕出示《百家姓》中的复姓) 《百家姓》中有60个复姓,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来读一读,背一背。这个故事在《史记》中有记载,《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也是复姓。
3. 根据提示读课题,要注意重音和停顿。谁治邺?西门豹干什么?西门豹治哪里的水?根据我们所要了解的信息不同,同一个课题朗读重音和停顿也会有所不同。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词语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 屏幕出示三组词语。
第一组:西门豹 巫婆 官绅 徒弟
第二组: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开凿渠道 灌溉庄稼
第三组:提心吊胆 面如土 磕头求饶
学生读后交流,指导学生联系影视剧等,理解“巫婆(是指装神弄鬼替人祈祷的女人)、官绅(古代有权有势的官吏)”等词语的意思。第一组词语是故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
第二组词语是写邺县这个地方情况的。
第三组词语写的是官绅神情。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提心吊胆、面如土”等词语的意思。
3. 借助三组词语,简述课文主要内容。
板块三
默读课文,梳理情节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写了西门豹治邺过程中的几件事?
2. 学生交流汇报。
(1) 三件事。一是西门豹深入民间,调查邺县人烟荒芜的原因;二是惩治揭穿“为河神娶媳妇”的;三是引漳水溉邺,兴修水利。
(2) 可以用哪三个词语来概括这三件事?(板书:调查原因——惩治恶人——兴修水利)
3. 梳理故事情节。
(1)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题来概括:西门豹治邺。小结:很多写人叙事类课文,课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
(2) 教师引导,根据板书来概括课文内容。小结:抓住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串联,也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 结合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指导学生进行概括。
请君入瓮的意思【设计意图】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三四年级学生应掌握的学段目标要求。“了解故事情节”是本单元的学习要素。此环节教学,就是基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了解故事情节而设计的。除了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外,教师还教给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抓课题、抓语段、抓要素。学了“一篇”,习得“一类”,一举多得。
板块四
开展调查,查原因
1. 设计表格,学生填写。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样的景象,他要给魏国的国君写一份报告,于是展开了调查。(屏幕出示表格)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9自然段,画出西门豹问的四个问题及老大爷的回答,填写表格。
2. 交流汇报,指导对话表达。如果你是西门豹,我就是老大爷。你该怎么问?(根据提问,相机提示问话要有礼貌,要说清楚问题。教师模仿老大爷回答)用自己的话,改编一下课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一共四个问题,能不能不看课本,学着老师的样子,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教师提示:抓关键词)
3. 创设情境,读好“四答”。文中写了老大爷四次回答。请四位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分别来扮演一下,其他同学仔细聆听老大爷的倾诉。教师创设情境:这是一位年过半百、饱经风霜的老大爷的回答——(一生读第2自然段);这是一位衣衫褴褛、饥寒交迫的老大爷的回答——(一生读第4自然段);这是一位无可奈何、穷困潦倒的老大爷的回答——(一生读第6自然段);这是一位苦不堪言的老大爷的回答——(一生读第8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