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三上)难点字词形义解析
作者:荆真真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1年第10期
作者:荆真真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1年第10期
课文《司马光》选自《宋史·司马光传》,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一儿失足落水瓮中,司马光砸瓮救人。故事表现了司马光富有爱心、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
本课属于文言文,一些难点字词解析如下:
1.“儿戏于庭”
——形声字,从羊,君声。“犬独处,羊聚。”羊性好,故从羊。本义指羊,引申指聚集在一起的动物,如:牛、狼、物以分。又引申指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以及表示“众多”的意思,如:人、众、龙无首。又可以作量词,用于成的人、动物或东西,因此文中的“儿”是指一小孩子。
戏——繁体为“戏”,是个会意兼形声字,从戈(兵器),从(xī),亦声。由虍(虎头)和豆(壴省形)组成。本义解说不一,依《汉字源流字典》解说为:士兵戴着虎形的面具,在
鼓声中拿着兵器(戈)在进行比武角力。比武角力属于竞赛训练性质,不是真打,故引申指玩耍、游乐。词语如:游戏、儿戏、演戏等。现为形旁“戈”加符号“又”的简化字,依据现字形可灵活识记为:舞台上手(又)拿着“戈”在对打,那是演戏,不是真打。文中“儿戏于庭”的“戏”就是“嬉戏、游戏”的意思。
2.“一儿登瓮”
登——《说文》:“上车也。从癶豆,像登车形。”“登”是会意字,由“癶”字在“豆”字之上会意而成,“癶”读bō,篆文写如“”,是朝上的左右两只脚趾形,“豆”的古文字又写如“”,许慎将其解析为“登车石”,会意为两脚(癶)立在“登车石”上,本义就是登车,引申为升登,由低处到高处。如:登山、登高、一步登天。现代学者依据甲骨文认为“豆”是礼器,意为手捧着礼器,双脚(癶)走上台阶进献神祗。在课文中“一儿登瓮”的“登”就是“登爬”的意思,指孩子登爬并站立在瓮的边口上。教学时要提示学生“登”的上部“癶”是双脚形,与“祭”字上部表示手(又)持肉()的“”不同。
瓮——形声字,从瓦,公声。本义是一种口小肚大的容器。“缸”和“瓮”两者意思相近,都是形声字,这两者的区别首先从外形上便能区分,即敞口为缸,收口为瓮。其次是用途不
同,缸可盛水装米面,口大便于舀取;口大还可用来养鱼种莲,便于观赏。瓮多用来腌菜做酱,肚大容量大,口小易密封;还可用来养动物,比如养龟、蛇等,口小遮光,动物在里面比较安静且不易逃脱,由此还引出“瓮中捉鳖”一词。此外,瓮由于口小肚大,震动时会产生共鸣,故有“瓮声瓮气”一词。古时守城将士将瓮埋于城墙拐角处,敌方骑兵临近时,空腔的瓮收集到声波后便会嗡嗡作响,给守城的士兵传递信号。从上可见,“瓮”与“缸”多有不同。课文中说“一儿登瓮”,瓮口小,所以口子边沿稍倾斜的坡度较宽,小孩才能站立上面,而缸的边沿比较细窄,是很难站立的。从上可见,古代瓮、缸有别。现代口语上已不怎么区分,不少地方统称缸,但书面语上还是要区分清楚的,如“瓮声瓮气”就不能说成“缸声缸气”,“请君入瓮”就不能说成“请君入缸”。
3.“众皆弃去”
皆——会意字,金文写如“”,从比,从曰(yuē)。它上部“比”是并立的两人,“曰”即是说的意思。篆文将“曰”讹变成“白”,也还是含“说话、道白”的意思。本义就是两人所说相同。引申为全部,如:皆大欢喜、人人皆知。课文中的“皆”就是“全、都”的意思。
弃——“弃”的上部“”是“子”的倒写形,读音tū;下部的“廾”篆文写如“”,是左右双手形,读
音gǒng。表义为孩子逆产,古人认为孩子逆产不吉利,或逆产儿容易死亡,所以只好双手把它抛弃倒掉。本义就是“舍去、扔掉”。词语如:抛弃、废弃、离弃、舍弃、弃权等。文中“众皆弃去”就是大家都丢下他逃离了。“去”的甲骨文写如“”,上面是“大”,像人离开家形,所以“去”在这里是“离去”的意思。
4.“光持石击瓮破之”
击——繁體写作“擊”,形声字,《说文》:“攴也。从手,毄声。”后取该字左上的草书字形简化为“击”。依据简化字形也可灵活识记为:“”是手的变写,可称为横手,“凵”表示被击打的目标。本义是用手敲打、拍打。字形也可灵活识记为用手()往下面的物件上一击打,该物件就凹(凵)下去或破烂了。文中“光持石击瓮破之”就是司马光拿起石头击打瓮,使得瓮破了。这里的“击”就是击打的意思。由于瓮口小肚大,内里犹如悬崖,小孩落入难以攀援,故司马光急中生智“持石击瓮”。
5.“水迸”
迸——形声字,从辶,并声。《说文》析义为:“迸,散走也。”本义是四散奔逃。人在
紧急状态下散逃时多是发力很大,速度极快的,由此引申为喷射而出、溅出。词语如:迸发、迸溅。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瓮砸破了,瓮中之水一下就从瓮中涌了出来,所以孩子得救了。文中的“迸”就是指水以极快的速度涌出的意思。
本则文言文可翻译为:
司马光和一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子站在大瓮上面,失足跌落瓮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吓得跑走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砸开了瓮,水涌流出来,小孩子得以活命。
(作者单位:河南漯河市许慎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