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餐后活动管理的有效策略
摘要: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教育无处不在,教师应要利用好每一个时间段,做好幼儿教育工作。餐后活动是指幼儿用完午餐至午睡期间所展开的活动,餐后活动是幼儿重要的自主活动时间。
关键词:中班幼儿;餐后活动;有效策略
一、现状描述
(一)案例一
时间:10∶45—11∶30。
地点:中七班。
午餐时间到了,孩子们开始享受这午餐时光。老师正在管理着孩子的午餐,没过多久,叮咚吃完午餐,搬着椅子来到走廊上,回到教室不停地问:“老师,今天玩什么?”老师随意说了一句:“你们今天想玩什么?”“魔尺”“看书”“散步”……吃完饭和没吃完饭的小朋友都七嘴八舌地说
了起来。“好吧,你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孩子们高兴地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到走廊上玩。这边老师对着教室里的孩子说:“注意你嘴里的饭不要掉到地上。”一会对着室外的孩子说:“不要跑来跑去,坐在小桶上。”场景如同战场一般混乱。老师真是有心无力。
(二)案例二
时间:11∶30—11∶50。
地点:中七班走廊。
进餐时间已过大半,孩子陆陆续续搬着椅子来到走廊上玩。有的拿着魔尺,有的拿着图书,有的在走廊上玩你追我赶的游戏。有的为了喜欢的图书争抢起来,“这是我的”“这不是你的,这是我的……”教室里又有孩子大声喊:“老师,恰恰把饭倒在了地上。”“老师我不想吃了”老师心如乱麻,真想自己有分身术。
二、原因分析
(一)活动的随意性和随机性
每天的餐后活动都是自由活动,对于宝贵的自由活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但自由活动无老师组织,那幼儿的行为就是散漫和无目的的行为,甚至毫无意义。案例中老师一句“好吧,你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颇显随意性。餐后活动没事先考虑和准备,也没挺醒幼儿遵守规则,走廊的活动就显得杂乱无章。
(二)环节之间的交叉性
案例中幼儿进餐速度的不一致,导致有的幼儿已经在走廊活动,有的还在教室慢慢吃饭。走廊的幼儿兴奋不已,嘈杂的声音充斥着整个走廊,还影响教室里的孩子不能安心吃饭。教室里外的幼儿让老师不能两头兼顾,导致老师在此环节指导工作上的两难。
(三)教师人手不足
中午只有一位老师组织管理,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幼儿进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又要组织走廊里的幼儿进行餐后活动。案例中老师一会看教室里的孩子,一会瞧瞧教室外的孩子,管理中不免有些心有余力不足。这也是教师人手不够导致的。
午餐时间(四)活动空间的限制
教室是幼儿进餐的空间,走廊是幼儿进行餐后游戏的空间。当幼儿渐渐进入走廊这一空间,原本不大的活动空间显得更加拥挤,再加上无序的活动整个走廊就像“菜市场”。
(五)活动材料的单一性
餐后活动经常会出现幼儿因喜爱的玩具而争抢,案例中就有积木争抢的情景。“这是我的”“这不是你的,这是我的……”材料的单一、不足,导致类似争抢状况的出现。
三、餐后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建立常规,让幼儿明白可以做哪些事情
对于中班的孩子,常规的建立需要教室反复说明,如吃玩饭不可以乱跑,安静的坐在椅子上做事情。教师也可以和幼儿进行讨论并预设每天的活动内容,如周一画画,周二看书,周三玩散步……让幼儿慢慢养成一个习惯,吃玩饭自己自觉的去做,而不是吃完饭不知道该干哪些事情,也不再需要教师的提醒。
(二)发挥小帮手的媒介作用
充分发挥小帮手的作用,培养幼儿劳动的兴趣、责任感和是非判断能力,教师让小帮手做中间媒介,配合老师做好餐后活动的组织工作(有时也可以让吃得快的幼儿担任)。老师可先向小帮手说明工作的具体要求,而小朋友的要求也可通过小帮手传递给老师,老师可以通过小帮手把处理的意见传递给幼儿或启发指导小帮手独立解决活动中的小问题。同时也可以请小帮手组织其他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如念儿歌、讲故事、石头剪子布等。一学期下来,许多小帮手也积累了管理小朋友的经验,已经能独当一面,很好的进行管理了。
(三)划定区域,明确可以在哪些地方活动
由于部分幼儿正在吃饭,为了不去打扰他们,规定好可以游戏的区域让这部分幼儿安心用餐,同时又避免吃完饭幼儿乱跑的现象。划定区域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不同的游戏材料。
(四)有规则游戏
在平时教学中可以教给幼儿一些有趣的有规则游戏,但要求游戏的选择是活动量较小的游戏,如“山上有个木头人”,当幼儿念完儿歌“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会说话不
会动,动动就是小蜜蜂。”后立即摆出一个造型,坚持不动,谁如果先动了就是输了,这类游戏就比较适宜在餐后进行。还有民间游戏、智力游戏及娱乐游戏等。在平时我们可以教授幼儿一些简单的民间游戏的玩法,如翻绳、东南西北、抓子、弹球、点点捏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又如智力游戏中的“词语大接龙”,可以全班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第一个幼儿说出任何一个词,然后第二个幼儿用第一个词的后一个字作为词头,再说出一个词,依次类推,此类游戏不仅使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又在游戏过程中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如娱乐游戏“抢椅子”在幼儿中深受幼儿欢迎,所以为了符合餐后活动量小的原则,我将游戏的玩法稍作变动,改为幼儿自由结伴,将各自的椅子排成圆形,椅子数少与幼儿人数一张,幼儿围着椅子站成圆形,然后幼儿面对圆心边唱歌曲边绕着椅子走,当音乐结束时立即一张椅子坐下,未坐到椅子的幼儿搬走一张椅子,坐在一边观看,游戏再重新开始,对此幼儿的兴趣也很高,同时又增进了同伴之间的关系。比如表演游戏“猜猜我是谁”,幼儿头戴卡片,在不能说出卡片的名称前提下,通过邀请其他幼儿动作和语言提示进行猜测卡片上的物品,对此幼儿的兴趣很高。
(五)转移指导重心
当大多数幼儿还在进餐环节时,教师的重点应放在对幼儿进餐环节的指导上,提醒幼儿正确的用餐方法,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肯定和鼓励,帮助幼儿能够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和规则意识;当大多数的幼儿都进入到自主游戏时,教师就可以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各个功能区活动的幼儿,对他们活动中出现的情况做及时准确地指导和帮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六)采用新颖的方法优化餐后活动
比如,漫画是传播知识的一条途径,它越来越深受大家的喜欢。而餐后活动是幼儿自主游戏和安静活动相结合的时段,将漫画在中班餐后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旨在营造餐后欣赏环境,合理选材,科学地指导,让漫画欣赏成为中班餐后活动的一个亮点,丰富幼儿餐后活动,并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由餐后活动的组织引起的思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日生活皆教育。孩子的一日生活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在这些细节中存在着许多有价值的随机教育的契机,这就需要老师灵活的来处理,将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变成有价值的活动,让孩子随时都能得到收获。餐后活动的开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实施。教师在管理上既不能放任自由,也不能一位呆板地管束。给幼儿有选择的空间,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潜在能力,使幼儿的餐后活动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职能。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幼儿园餐后活动管理.
[2][2]朱丽芳.多元化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组织策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