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准备论文范文(三)
大学生就业论文摘要:在当今大学生就业情势越来越严峻的社会现实中,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是各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之外,了解和掌握求职准备工作,对提高他们的就业率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从求职的心理准备、书面准备、礼仪准备等三方面做了重点介绍,以帮助学生在求职面试时赢得就业机会。
关键词:求职 准备 心理 书面 礼仪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037-02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660万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是人生道路上的继高考后的又一次重要抉择,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应球正确的解决途径,做好求职择业的准备工作,增强个人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1、心理准备
在大学生求职的过程中,大血很难过的说心里是复杂而多变的。刚刚走出校园时,仍幻想在象牙塔中,对一切都充满希望,积极而又自大;当接触到现实社会并不如自己所想时,会不自觉陷入自卑,消极懈怠。这些对于求职的大学生而言,会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的求职。每个大学生都希望在求职过程中能够避免失常发挥、保证正常发挥、追求超常发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做好适当的心理准备非常重要。
1.1良好的择业心态
在求职的最初,大学生应合理定位,把握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求职的过程也许很短暂,也许很漫长,要准方向,这样才不会迷失自己。选择适当的就业目标,以自身条件为基础;避免理想主义,不刻意追求最满意的结果;避免从众心理,从自身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信心;克服挫折心理,勇于向挫折挑战。
1.2良好的求职心态
在求职过程中,一些大学生不是过于自信变现过分,就是不够自信过于拘谨,这些情况无疑会影响求职成绩,为了在求职中正常发挥,把握良好的的心态至关重要,最主要是拥有一颗平常心。
大学生在求职中难免焦虑紧张,在所难免,但要具备一定心理调节,才能保证求职时的正常发挥。第一,准备充分。“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临场之前要有充分的心理暗示:“我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了,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第二,放宽心态。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同样紧张、害怕,谁能够放松下来,克服紧张,谁就能笑到最后。第三,从容面对。也许在求职中会面临很多问题,不要着急,经过思考再回答问题,要条理清晰,切勿语无伦次。
2、书面准备
大学生通过参加双向选择会、招聘会,访问用人单位,恳请老师推荐,拜托亲友帮忙等方式寻工作,都需要一份书面介绍自己的材料,且大部分用人单位安排面试的依据是阅读有关大学生情况的书面资料,也就是说这些书面材料就是大学生的自我广告,因此,能够吸引人注意同时具有说服力的书面资料是竞争的第一步。
2.1书面材料的准备
①求职信
求职信又叫自我推荐书或自荐信,主要向用人单位说明应聘的职位、自己为什么适合这个职位以及与职位相关的技能素质、工作经验等,目的是让对方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录用自己。自荐信常以突出的个人特征与求职意向而打动用人单位。求职信不宜过长,切忌模糊、笼统、面面俱到,内容要简练、明确,有针对性的说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专业技能,以及与工作需求相符合的特长、性格和能力。不论从任何角度叙述,都必须突出个性,达到打动用人单位的目的。
②求职简历
求职简历又称求职资历、个人履历等,在这里大学生用真实准确的事实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教育培训情况、获奖经历、工作(实践)经历、学生工作经历、自我评价、个人专长 (包括爱好、语言水平、计算机水平)等。很多用人单位通过个人简历来筛选面试候选人,一份好的个人简历是获得面试机会的关键。对于外企一般中文和英文简历都需附上,对于国内企业单位则一般不需要附英文简历。简历重在“简”,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两页,同时也要讲究真实性和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就业成功率。
③毕业生推荐表
毕业生推荐表是学校发给毕业生填写的、并附有各院(系)及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书面意见的推荐表格。该表是学校正式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的书面材料,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如果大学生在择业时还未毕业,没有毕业证等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毕业生推荐表》就成了大学生的唯一身份证明,用人单位对此表尤为重视,因此毕业生必须认真填写,妥善保管。
④证书及证明材料
包括学历、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学历证书),成绩单,技能证书、荣誉证书等,曾经发表过的文章或曾经写过的论文、报告等,有关人事的推荐信(如老师、校友、专家)等。
“证书”在大学生求职择业中的重要作用,各种各样的证书及反映个人能力的材料被大学生们形象地称为“护照”。大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自学或培训等形式,参加多种适合自己专业的考证,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以增加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砝码。同时,在校期间的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党员等证书, 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成果等,也成为了当今求职择业的有利条件。
2.2书面材料的注意事项
①求职简历可依据不同的就业岗位准备不同的简历。
②文字简练,重点突出,无错别字。
③求职信、求职简历及毕业生推荐表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无涂改痕迹。
④材料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⑤以上材料中的毕业生推荐表、各种证书、荣誉证书、成绩单在投递时,原则上是复印件。只有在用人单位面试需要原件时,才能提供,面试完毕及时索回。正式签订就业协议时,成绩单、毕业生推荐表的原件不必要回。
3、礼仪准备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求职过程中,第一印象是用人单位评价大学生比较重要的标准之一。初次见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大致的感觉一般取决于前面30秒的第一印象,因此具备完美的面试礼仪,才能完全展示自己的美好形象,进而成功完成自我推销。
3.1服饰礼仪
初次与人见面,仪表往往左右着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服饰礼仪在求职面试过程中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实力的作用,因为衣着仪表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面试时,着装应力求庄重、正规、简洁、大方,不应追求时尚,不宜张扬个性。面试时以正装为首选,男士西装,女士套裙。同时,大学生在进行仪容仪表修饰时,要考虑所应聘单位的性质、企业文化及应聘的职位,让服装的款式和风格符合所聘职业的性质。如应聘公务员、事业单位、金融系统的工作,应着正装,以体现严谨、规范的职业特点,而广告策划、文艺创作等需要创新的职位,着装可前卫一点,随意一些。但都应避免穿牛仔裤、沙滩服、圆领体恤、运动装、夹克衫进行面试。
3.2 时间礼仪
遵约守时是最基本的礼仪,也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高低。提前10-15分钟到达面试地点效果最佳,可熟悉一下周围环境,稳定自己的情绪。迟到是最忌讳的,如果你面试迟到,那么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也会被视为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即缺乏职业能力,给用人单位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而且大公司的面试往往一次要安排很多人,迟到了几分钟,就很可能永远
与这家公司失之交臂了。
但是,不迟到也并非越早越好。应注意,不要早于30分钟以上到达指定地点,过早到也不符合礼仪的要求,还会让人感到你很焦急,也会妨碍用人单位的工作安排。如果面试地点路途遥远,地理环境相对复杂,就一定要提前熟悉交通路线并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以免延误时间耽误大事。通常面试前总有一段时间要等候,这时一定要耐心等待,做个安静的等待者,切忌东张西望、来回走动、问个不停。
3.3行为礼仪
无声的仪态语言能洋溢一个人的教养,显现一个人的风度。如果没有人通知,应在门外耐心等待。当叫到自己的名字时,一定要敲门通报,经得允许后方可进入。 敲门以轻叩二、三下为宜,不可急促使劲敲门,否则会留下缺乏修养的印象。开门关门尽量要轻,进门后不要用后手随手将门关上,应转过身去正对着门,用手轻轻将门合上。进入房间后要主动与主考官打招呼,礼貌地问候,面带微笑,有力地握手都是自信的表现。当主考官让你坐下时,方可轻稳落座,通常从椅子的左侧入坐,并保持端直平身。女生坐椅子面的前三分之一,不可超过二分之一,男生可适当往后坐,入坐后女生两腿应并拢,男生则两腿自然分开。与主考官
交谈时,要面带微笑,两眉放松,自然专注,不管面试过程怎样,面试结束时,都应微笑起立,对用人单位给予你面试的机会表示真诚的感谢,最后礼貌地退出房间。
3.4谈话礼仪
面试开始,通常要让招聘者先开口。双方交流时尽量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也不要为了表现自己而频繁地使用一些非常专业的术语,让主考官感觉在卖弄做作,弄巧成拙。
面试时要在现有的语言水平上,尽可能的发挥口才作用。首先,要突出个人的优点和特长,并要有相当的可信度。其次,要展示个性,使个人形象鲜明,第三,坚持以事实说话,少用虚词、感叹词之类;第四要符合常规,介绍的内容和层次应合理、有序地展开。说话语速应掌握适度,谈话内容条理清楚、逻辑严谨、语言简洁,势必会使面试锦上添花、事半功倍。另外,认真倾听,准确领会对方意图是最礼貌的。首先要听清楚面试者的话语含义,捕捉对方意图;其次,听不明白要敢于礼貌发问;第三,听的过程要展示礼仪,如端坐、目光柔和、点头微笑等;最后,切忌打断对方的谈话。
“细节决定成败”,在求职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因为注意到细节问题而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
一些大学生由于忽略了一些细节而被用人单位否定。心理准备、书面准备、礼仪准备这三方面在求职的漫长或短暂过程中必不可少,只有做好充分的求职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须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参考文献:
[1]王旭东.论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161-163.
[2]禹志明.福州大学探索学生违纪处理办法[N].中国青年报, 2004- 05- 19(5).
[3]秦惠民.依法治校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特征[J].中国高等教育, 2004.8:12.
[4]王统军.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中国成人教育,2005,(11).
[5]杨欢进,翟建北,赵素云.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6.
[6]张啸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6,(3):34-36.
[7]金正昆.礼仪金说Ⅱ[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