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就业主角作用,抢抓机遇积极就业
1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政策
从1999年的高校扩招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持续攀高,相对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率却出现了下降。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2002年12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80%,比去年同期下降10%,2003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0%,2004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3%,2005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2.6%,2006年6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0%。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的误区
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价值取向,家庭因素以及个人的价值观都会对个人的择业观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大学生们因自身经济水平状况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再加上缺乏真实弹的锻炼,没有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在择业过程中容易走入以下几种误区。
2.1对薪酬期望过高。
随着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义与利的统一,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不再受到理性和精神的影响青年人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往往被这种思想影响,认为自身的价值要靠物质收入的多少来实现。因此在毕业择业时就对薪金报高期望而忽视其他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高校毕业生工作难,这种对薪金期望过高的内在观念是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在上海约有20%的毕业生对薪金的期望是不低于3000元,30%在2000一-3000元之间。而且,毕业生对薪金的期望还会因自身的专业,学历层次及学校名望密切相联系.越是专业适用性强,学校名望高的毕业生,对薪金的期望也相对越高.
2.2过分看重职业稳定.
部分大学毕业生将职业稳定看成是择业的唯一标准,并把其作为衡量一切就业机会的尺度,在经济迅猛发展,市场风云变幻的新世纪,毕业生追求职业稳定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是一旦把稳定过于绝对化则会导致青年丧失很多创造与发展的机会。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原因和结果是相瓦联系的,高风险与高收入和高价值往往呈正比例。如果一个年轻人惧怕职场上可能会出现风险,不敢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化,那么在避免了风险的同时往往也
失去了提升自己的机会,职业稳定减少了生活中的不因素,但是它也容易束缚住一个人的创新思维与敢想敢做的能力.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如果过分看重职业稳定,就会在以后发展自己的事业中畏首畏尾。过于保守,从而失去自己创业的机会。
2.3过分重视工作的地域位置。
在每年的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趋向于要把工作定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暨省会城市而忽视国家对中两部的投资与开发以及这些地方对人才的需求。而这些城市的能力有限,根本满足不了过高的就业需求,毕业生们纷纷涌向经济发达的城市这一现象不仅对这些城市本身带来很大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使自己陷于工作难的困境中.
2.4在择业时过于被动。
长期以来,大学生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已在人们心中扎根,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这一原则要求所有毕业生平等参与竞争,这就导致某些毕业生虽然有过强的专业技能但却缺少竞争的勇气,在竞争面前疑虑重重,不能把自己所学娴熟地展示给用人单位,而是要等待被别人挑选,甚至仍然依赖学校和家长能够安排自己的前途。这种择业上的被动想法通常导致就业上的失败或不如人意.
3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3.1基本能力的提升 目前用人单位招聘时普遍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因此,提高大学生在校期问的专业知识储备,拓展知识面,提高其专业从业能力就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扩充学生知识量的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独自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2综合素质的提高 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一纸文凭不足以显示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 面试过程中,学生的反应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仂作能力等都是用人单位考察的重点 而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宠爱中,普遍欠缺上述能力。校园文化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社团活动、文体比赛、辩论赛、志愿帮扶活动、杜会实践活动等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更易于学生接受也更有效果。
3.3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没有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毕业时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盲目择业,被动面试。这样的后果显而易见,那就是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大学生就业论文 俗话说: “机会总是留给
有准备的人 ,”在就业准备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在大学期间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树立H月确的职业目标,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精力与资源,有助于顺利就业和更好的职业发展 高校应多举办职业生涯教育、指导、比赛等,营造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氛围
3.4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 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会出现焦虑、自卑、自负、盲目攀比等心理『uI题,更有甚者抱着“等、靠、要”的态度去就业。如此消极的就业心态一定不能换来理想的就业形势,只有调整就业心理,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就业心态去面对激烈的竞争,才有成功的可能。学校应加强就业心理讲座及疏导。提早接学生进入状态.适应竞争环境,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3.5开展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 近年来。高校普遍增淡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效果不明显 主要原因是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专业、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就业指导教材更新慢、知识陈旧等。针对以上问题,要重视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将就业新形势及时补充进授课内容,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就业信息和形式,以便及时整就业思路。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能提升学生的就业准备能力,丰富学生的就业思路,对毕业生顺利就业起到了巨大地推动作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