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注解疏通文意,讲解文章大意。
2.通过补写和删减等手段,让学生品评三位少年英才的形象,理解他们的精神风貌。
3.打通文本与生活,激发学生成为国之栋梁的愿望。
教学重点:
品评人物形象,感受经典文本语言的魅力,理解魏晋名士的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
分析少年早慧的原因,理解良好家风等文化因素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勾连现实,激发学生成为国之栋梁的愿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以“芝兰玉树”的故事导入新课。
屏显:
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世说新语·言语》
“芝兰玉树”比喻栋梁之才,谢玄用这个比喻,点破谢太傅心中所想,说出了谢太傅希望自家子弟都能成为栋梁之才。事实也确实如此,谢氏一门,人才辈出。今天我们学习的两篇小短文《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讲的是魏晋时期两大世族陈郡谢氏和颍川陈氏的两个小故事,从中可以认识几位非常聪颖的小少年。
谢道韫咏絮
二、了解学习路径
三、讲好两个故事
1. 读通文句,明确字音和停顿。
差(chā)可拟 尊君在不(fǒu)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 结合注解,讲解文章大意。特别注意一下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
词:雪骤,差可拟,未若,因,期,日中,舍去,乃,不,委,引,顾。
句: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四、品评几个人物
1.补写
请大家结合前后文的语境,补写三位少年的神态描写,说说你为什么要给他补上这个神态。
屏显:
兄子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 )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预设:
胡儿(朗声)曰。“朗声”表明胡儿对自己的答案充满自信,也符合其才思敏捷的特点。
兄女(微微一笑)曰。道韫诗才了得,“未若”二字看出她对自己比喻非常满意,“柳絮”的温馨与女孩的嫣然一笑很契合。
(恭敬)答曰。友人很有礼貌地问元方,元方也恭恭敬敬地回答友人,这很符合元方的教养。
元方(不卑不亢/直视友人)曰。面对友人对父亲的责难,元方予以有力的还击,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从语句标点中的句号也可以读出元方说话时语气的分寸感,其维护父亲尊严的坚定和面对友人责难的无惧,都可以从这两句话中表现出来。
2.删减
文中有三句话,似乎和故事没有直接关系,能够删去呢?
屏显: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预设:
第1句介绍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对谢道韫咏絮之才的赞赏。侧面突出了谢道韫的才华。
第2句表明了元方的年龄很小,正是玩耍的年纪,却能有这样的见识和胆魄。突出了元方的才德。
第3句写了友人的表现,说明他已经被元方说的话折服了。侧面突出了元方的才德。
3.点评
刚才,我们通过补写和删减两个办法,了解了三位少年的才华和品德。下面,请大家按照老师写的例子,来点评谢道韫和陈元方。
屏显:
谢朗才思敏捷。(定性)他面对谢太傅的提问,见到米雪疾落,状如空中撒盐的景象,脱口而出“撒盐空中差可拟”的妙句,可见他善摹其状,思维敏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4.小结
《咏雪》选自《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篇。在《全评新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两段话,对大家理解这两篇小短文,甚至以后阅读《世说新语》会有很大的帮助。
屏显:
每一谈吐,都摇曳着说话人的智趣才情,展现着他们那自由的精神,独立的人格,深湛的学养,鲜明的个性,都表达着辞令艺术的成熟。——《全评新注<世说新语>》
方正,指的是勇于坚持正道,品行刚直不阿……本篇的66则故事,大部分描写的是魏晋士大夫在各种人生考验关头,和事关个人道德评判之际所表现出来的不凡举止,描绘了如诗如画的士人气质和可歌可泣的大丈夫精神。——《全评新注<世说新语>》
五、打通联结生活
1.思考
陈郡谢氏、颍川陈氏都是当时的世族大家,英才辈出,谢朗、谢道韫、陈纪小小年纪都展现出他们的才情智慧。从这两篇文章中,我们能够到他们成长的原因吗?
预设: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传承促进他们成才的重要因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公欣然曰”“公大笑乐”可见谢家是温馨和睦的诗礼之家。“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可见太丘是一位非常守信,且有刚气的人,这种品格直接影响了元方。
2.补充两个小故事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