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保留篇目。文章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本文既是七年级学生学习写作记叙文的典范,也是一篇德育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具体事件,学习刻画人物的的方法。
2.反复品读,体会精当的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3.感受朱德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梳理作者回忆母亲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2.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难点:品味作者质朴无华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四、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能够用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自读篇幅比较长的文章,能够概括文章内容,初步读出文章的情感,同时对文章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深情理解不够深刻,对回忆性散文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领悟不够深入。
五、说教法学法
以导读、设疑、点拨、讨论、总结为主。给学生提供更大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六、说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揭示课题1.简单的介绍朱德同志2.揭示课题,文体探究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 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
自然。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生字词
(1)注音
佃农( ) 祖籍( ) 仪陇( ) 溺死( )
劳碌( ) 私塾( ) 衙门( ) 蛮横( )
饱尝( ) 妯娌( ) 和睦( )
差役( ) 迁徒( )不辍劳作(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不停地劳动(耕作)。 不辍劳动
②、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任劳任怨
③、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宽厚仁慈④、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为富不仁
⑤、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 吃大户
⑥、到处向人家借钱。
东挪西借
2.课文分段
(1)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的回忆。
(2-13)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2-7 家庭中母亲的形象
8-13 社会背景中母亲的形象
(14-18)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以及自己革命的决心。
(三)、精读课文,感受母亲形象
1.讨论第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① 点明写此文的原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② 点明感情基调∶"我爱我母亲"。
③点明叙事线索∶“勤劳一生”,引出对母亲一生事迹的回忆。
④ 点题回忆。
作用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2.阅读课文第2-13自然段
(1)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
(2)思考∶母亲有哪些高尚品质,文中那些段落分别体现了这一品质?
(3)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个句子,谈谈朱德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
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
(4)小结2-13段
叙述贫苦的家境,体现了母亲勤劳俭朴、聪明能干、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的情感。
(四)、 课堂小结
母亲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她是一个启蒙孩子思想,反抗压迫,有远见,识大体,支持革命的伟大的母亲形象。文章的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由母亲逝世生发出悲痛的情感,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文章的2~7自然段,通过叙述母亲日常生活的典型事例来表现母亲的性格特征,从而歌颂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的美好品德。
(五)、作业布置
适当的作业布置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因此,我将布置以下作业
1. 熟记读读写写的生字、生词。
2. 熟读全文,画出关于母亲人物形象的思维导图。
七、说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影响
母亲 朱德
感激、怀念、愧疚、悲痛
八、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住一个点“扣词品析法”,先教会学生分析高频词“还”,将文中“还”字按照他们叙述的对象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母亲,第二类是“我”,第三类是其他人,然后分别品析,从而归纳总结,并让学生自己实践分析另一个词“母亲”,目的是告诉学习怎样品析关键词,这也是培养学生语用知识的一个方面,以达到学以致用。
这节课的设计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关键词、高频词的反复品析研读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对“母亲”形象的归纳总结,并多次让学生朗读,把感情读出来,把韵味读透,直至最后串成一首感怀诗。课上到这里达到一个小高潮,学生通过前面的反复研读与朗读,内心多少少已有感染,从文中提炼语句凝成这首饱含深情的诗歌,感情至此再次升华,深深打动,也体现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另一个目标"文化传承与理解",为下一个课堂活动写作“以母亲,我想对你说__。”蓄势。
当然这堂课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吴凡老师在对关键词“还”品析过程中
角度选择方面还可以多样化,类似词性、在文中的位置等等;老师对文本歌颂母亲
解读中还要深入,多读书,多积累.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选编入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文,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条理清晰,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回忆了母亲勤劳一生,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不同侧面表现了赞颂了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在简明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流露出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作者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抓住典型、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3、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深入领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典型材料,并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习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美德. "
四、说学情
本文最大特点就是选材精当事例典型。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条理清晰。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揣摩课文的写作手法上。其次,八年级学生一般喜欢词语华丽、情节曲折的文章,理解不了语言质朴、平实文章的长处。本文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读者,正所谓“朴实见真情”。指导学生写作用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五、说教法学法
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学习的难度不是太大,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不需要作过多的分析。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可以先由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归纳朱德母亲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
章选材典型的特点。本课教学以导读、设疑、点拨、讨论、总结为主。给学生提供更大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六、说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朱德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整体把握了文章结构,分析了朱德母亲的形象。此前我们也提到,回忆性散文的特点之一是有“我”的存在,那么,这篇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的呢?“我”在文中表露出何种情感?又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
步骤二、教学新课
(一)体味情感,把握文章主题
1.自由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讨论明确: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对此要引导学生仔细体味感谢母亲的深刻理由。
2.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含义?
讨论明确: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的真挚的感情。
3.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
讨论明确: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创造了(已经过去)和创造着(今天和未来)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母亲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作者把对母亲的歌颂之情升华到与歌颂劳动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崇高境界,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以此对上述这方面的意义进行强调。
4.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请结合第16段,谈谈你在这方面的理解。
讨论明确:作者以设问句“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发人深思,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事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才算爱母亲。为此,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坚定信念“一定能做到”。作者有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二)品味语言,把握文本特
探究一:本文记事回忆,无处不渗透着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请分小组探究讨论,说说本文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的原因。
明确:文本善用朴素的语言,而将深情寄寓其中,十分具有感染力。
【教学提示】
语言有质朴,有瑰丽,但它们表情达意的程度并无高下之别,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朴实用语是如何表现情感的,来引导学生体会朴素语言中蕴含的情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