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语文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语文文本的多元解读已经不再是陌生的话题,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材文本中作者的具体生活体验随我们现实生活逐渐远去,但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却还在,这就需要我们对语文教材文本有必要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活体验、进行“多元解读”。
关键词:新课改、正确引导、 语文文本、多元解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把语文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提出,是对语文教材文本的能够多元解读的前提条件,在许多网络媒介把教材文本的多元解读定义为:多元解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内涵进行不同情感体验的方式及结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由于课堂教学因素不同,尤其是教学对象学生的个体差异的不同,很容易对教材文本的正确解读造成一些误区,因此如何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正确理引导学生对语文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就成了摆在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关键问题,现就结合我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正确理解,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文本解读谈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和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首先,多元解读应该是在一元解读指导下的多元解读,多元解读是对传统的一元解读的补充、发展和延伸。
所谓的“一元”就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是相对“多元解读”而提出的。教材中所选择的任何一篇具体的文本,都有作者创作时的时代烙印和主观情感:包括作者对于大时代的思考与认识,甚至是对于当时时代政治的敏感的扑捉,因为“初中教案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作品是作者心灵的窗口,他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情感状态,所有这些便是“一元解读”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本虽已离我们现在社会逐渐远去,但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还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文本有必要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解读”。这就为“多元解读”文本提供了一定的必要性。因此,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时,就必要遵守一定的规律:这就是既要尊重文本作品,尊重作者本意,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绝不能凭空猜想胡乱解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造成的不同感知认识,又要合理引导学生体验体会文本所体现的应该有的文本情感,既要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又要给学生解读文本立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如何把握“多元解读”文本的度,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说初中课文文本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学生课根据不同的角度感受文中浓浓的父子情深,多元多层次去解读“我”
与父亲的情感,但《背影》中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却是文章的一元解读指导主线是不会变的的。因此多元解读是在一元解读基础上和指导下的多元解读。
第二,多元解读教材文本,必须做到解读时的“入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因为无论怎样多元解读教材文本,她始终都是在语文文本基础上解读的。语文课始终是语文课,这是语文学科性质所决定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的性质界定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处在教育一线的我们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对工具性所有足够的关注,既要强调阅读体验,又要指出文本中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如果只强调多元解读的情感体验而不注重工具性的训练掌握,那么再好的语文课都会沦落为一场华而不实的摆设课,如果说语文文本的多元解读是语文课存在和生存的血液,那么工具性则是人文性多元解读的躯体。相信“体之不存,皮毛焉附”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吧,任何一篇作品都用以个个鲜活的文字作为载体来传情达意,离开具体的文本,再好的多元解读都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毫无益处。例如,我们在解读文言文时,我们在强调学生情感的同时,又要注意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积累。在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之后,才能更好地解读文本
第三,多元解读教材文本需要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由于多元解读的
灵活多样性,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就不能机械理解,搞形式主义、一刀切、企图用一种模式取代所有的教学方式,那是痴人说梦。在新的教改促进下,我们课堂教学中大多数采用的模式便是合作探究式,这种模式虽然更好地解决了”多元解读”文本的一系列难题,但是有其自身的不足与缺点。譬如合作交流探究分组时是否科学,便是影响交流结果成败的关键.在实际教学生活中有些老师为了图省事方便,往往机械的按座位分组,这样往往是“熟人社会”使学生无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反而有了学生借讨论的名义来说闲话的嫌疑.使代表发言,变成 “一家之言”.从而大大降低了课堂的预期目标的实现.又如,并不是所有的文本内容都适合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任何一篇教材文本,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硬要为了分组而分组讨论,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总体把握.再如,影响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的因素很多,但对文本内容的兴趣则会直接与学生讨论参与度密切相关的.如果一些文本本身作者的具体生活经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学生对文本多元解读必然会味同嚼蜡,教学中一些应用文便可列为其中,其四,合作交流探究,小组探究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把握,适度的操作标准,尤其在评价课堂方面,太严重了则教条化,太松了则自由散漫,由于客观条件,实际教学资源的限制,合作交流,小组探究,往往会变.教师和学生把他当作打发时间的方式,滋润懒惰.
总之,正确引导学生对语文文本“多元解读”,它既需要教师丰富的教学阅历和生活经验去引导学生积极参,更需要把握好语文课的性质和特点,在一元指导下实践。
赵学龙(1983--),男,甘肃陇南人,中学二级教师,本科,中文专业
参考资料:
[1]秦训刚,晏渝生主编,《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2]谢鼓平 《初中教案与作业设计》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版
[3]刘增利 《经典学法频道》 北京教育出版社2010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