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边城》有感800字5篇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为背景,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以及澄澈纯净.随着一段段优美的介绍让我大概了解了其内容,也淡淡的明白了小说所传达的思想.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边城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边城读后感1
茶峒是个美丽的小山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秀秀和她的祖父就住在城口,每天给进城的人渡船时他们唯一的工作,有时祖父会进城打酒,秀秀就和她的小黄狗为客人渡船,而小黄狗会听话的为主任拉绳子引船,动作娴熟敏捷.这样的生活过得平淡又快乐.
不知不觉秀秀到了该嫁人的时候了,平淡的生活也因此慢慢走到尽头.我觉得那是个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爱情,当看到秀秀第二次看到老儿的时候,我开始幻想他们以后甜蜜的恋爱,可是当秀
秀提亲的老大下船出事后,我知道秀秀的快乐一去不复返了.的确,自那以后,秀秀的生活一天天的发生着改变,致使最后永远的失去了她的祖父,也失去了每天为人渡船的那条船.
合上书,我的心理很难过,为秀秀的遭遇,为她的祖父,因为她们是多么善良的人,多么快乐的人.秀秀常常要爷爷唱歌给她听,而爷爷又粗又哑的嗓子唱起歌来时时那么的质朴,那么憨厚,总逗的一边和黄狗玩耍的秀秀开心地笑.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有山有水有鸟鸣,有歌声,有欢笑…..而现在全被打破了.故事虽然用灰的背景为秀秀的未来当上了一个省略号,以悲剧收场,但我却喜欢《边城》,喜欢《边城》里每个人善良朴实的角,尤其是秀秀的爷爷.还有秀秀的不食烟火,顺顺的慷慨大方,傩送二老的朴实真挚,天保的豪爽英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间每天都会发生悲欢离合,这和时代的背景时分不开的,但是撇开那些离人伤心的悲剧去看看里面的每个人,每个风景,每个生活的片段,你会惊讶地发现,沈从文先生给我们描绘的是亦个多么美丽的世外桃源,哪里淳朴的民风是我们这个霓虹闪烁的大都市里面没有的,它好像一股清泉,又似一缕清风吹走了我脸上的尘土带来一丝温馨.多么希望在边城转转能看到秀秀像以前一样快乐的生活,而那条祖父渡了大半辈子的船会依然来往于溪间,那条狗也应该守在门口等待一桌喷香的晚饭……
在当代社会,物质生活充裕,但是生活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却相对地弱化,我们呼唤文化作品中的纯净而美丽的风景和淳朴的人情,期望它成为〝童话变为现实〞.
边城读后感2
川湘交界是茶峒,依山傍水有边城;远离尘嚣与世绝,平静祥和如仙境;山环水绕景如画,白塔屹立人如兰;一老一少孤相依,一狗一船常相伴.
读了《边城》这本书,脑海便有了翠翠这个缩影;看了《边城》这部电影,脑中就有了翠翠这个人影;重温《边城》这个故事,心中就想到了爱情,回顾《边城》这一情节,眼前便看到了亲情.我忘不了翠翠那一双不谙世事,清澈明朗的大眼睛;我忘不了翠翠那一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脸庞;我忘不了翠翠那一段无疾而终,感天动地的爱情.
我也忘不了爷爷那一双饱含沧桑,深邃有神的眼眸;忘不了爷爷那一张皱褶慢慢,历经风霜的面孔;忘不了爷爷那颗疼爱孙女,关怀朋友的真心;忘不了爷爷那一种豁达开朗,海阔天空的.释然.
翠翠是那么的天真,那么的善良,那么的温柔,那么的单纯,那么的清纯;她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动人,那么的热情,那么的勤俭,那么的质朴;她是那么的坚强,那么的勇敢,那么的倔强,那么的真
挚,那么的纯情,那么的真情.失去了双亲的她令人怜惜,没有亲人疼爱的她叫人同情,和外公相依为命的她使人疼惜,和渡船为伴的她让人伤心,爱上傩送的她叫人揪心,矢志不渝等待爱人的她叫人痛心.
翠翠的爷爷是那般的善良,那般的朴实,那般的勤劳那般的勤恳,那般的忠实,那般的憨厚.他独自承担起了照顾翠翠的责任,一直在为翠翠的将来着想,为翠翠的未来铺路,他一直忠于职守,克尽本分,他一直乐善好施,不求回报.可是老天爷对他实在太不公平了,他失去了儿子儿媳,只留下一个苦命的孩子要照顾;他一心为自己的孙女着想,却让翠翠留在了等待的苦海中;他一直乐观讨生活,却不幸患病,死于非命;他一直爽朗豁达,但却带着不舍,带着遗憾,带着无奈,带着辛酸离开了人世,这样的结局,实在叫人心痛,实在叫人难受.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留给了我们悲痛,也留给了我们深思,但愿每个人都能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看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得到一些有深意的启迪.
边城读后感3
完边城,我突然有种想去湘西看看的欲望,从前不知道什么是牧歌式的小说,现在,还是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它很美,很美.
天空是格外寂寥,夜晚格外漫长.如果没有她的骂他的笑,那个五月端阳便只是一个普通的暑天,淹没在记忆里再无他异.只是,一切不是了.
边城 沈从文 爷爷是个淳朴的人,他不多拿客人的钱,跑上去追客人,他兢兢业业从不让客人不能渡船,五十年如一日.他唯一的牵挂只有他的孙女翠翠,他也在最后一夜劝导翠翠〝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坚定地活下去,让人忍不住有种要落泪的凄凉.
翠翠是大自然的女儿,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山林中,是她真正自由的地方,翠翠的心中是渴望爱情的,她常看着结婚的新娘子,幻想着自己是新娘,当她想到端午,就闭上眼睛,她期待浪漫的爱情.
兄弟俩注定着要将此生所爱一分为二.天保兄,我知道把心爱之物让给他人时的痛苦,所以无法想象将心爱之人拱手时的心痛.无法想象更不愿尝试,但天保却不得不去面对.我相信天保爱她.因为他不曾说没有她便不能活.不然,在失去哥哥后,她是不是会自责的认为〝没有她便不能活,但为了我他宁可不活〞?那样弟弟的服罪感是不是会更重?
凄美的苦难总是促不及防,为什么兄弟俩要离去?为什么爷爷这么快就告别故乡?为什么最后只剩下翠翠一人孤独的守望?
牧歌式的小说往往就如中国水墨画,《边城》里没有华丽的背景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但它却可以让人想很多.它把一段爱情的变得平淡却不清淡.总有些东西留下后是挥之不去的.边城那里有一段感情未能尽善尽美,这世上又有多少人或事能不留遗憾?
读罢边城,真有种想要泪流满面的冲动了.
农村山城是一幅静止的图画.千年万年不变.生活里面的人叫画中人.他们在社会上地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画中一切于画外的人永远充满向往.
唐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记载:问今是何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些无论魏晋的人的生活在别人眼中却是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怡然自乐.
沈从文也有文《桃源与沅洲》说:...千百年来读书人对于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变所以每当国力衰弱发生变乱时想做遗民的必多这文增添了许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至于住在那里的人呢却无人自以为是遗民或神仙也从不曾有人遇着遗民或神仙.
农村的确只是失意人酒后的谈资或闲暇人的雅兴.至于生活在那里的人呢却无人以为自己是
神仙和遗民.他们生存在所谓的世外桃源承载着图画的完美与历史的厚重.他们无法摆脱如画般静止的命运与生活.这潜在流动的悲剧命运.
《边城》里那一种沉重古老静止的边城风景以及边城小人物的生活状况如画.而画中的人物呢?
茶峒小溪溪边白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
边城读后感4
今年冬天的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刚吃完中午饭的我,便坐在椅子上,看起了《边城》.
这部小说是沈从文先生写的,初读之下,会觉得语言很平淡,情节甚至算得上是平凡的,但细读之下,又会被小镇的悠闲适意,爷爷的朴讷,翠翠的可爱以及字里行间的自然.优美.诗意所吸引.读着读着,似乎自己也融入了这个很多年前的故事中.
小说开头向我们展现了在青山绿水间有一个淳朴的白发老船夫,一个穿着碎花布衣的天真少女和一条忠心的黄狗,没有喧嚣,没有张扬,生活简单而宁静,在我们看来或许有些枯燥乏味,但对于一直生活在青山绿水间的他们仍然把这日子过得滋味十足.
本该一直这么悠然度日,但却在一个热闹的端午节,翠翠走上了爱情这条〝路〞……
那次盛会上翠翠与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不期而遇,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更巧的是,傩送的兄长也喜欢上了翠翠.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的`一把好手,天保自知比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去做生意,但不幸溺死于湍急的涡流之中.由于天保之死,傩送十分责怪自己,很内疚,便自己下桃源去了.
而悲剧还未停止……
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爷爷说,翠翠莫怕,翠翠说不怕.两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听那雨声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却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吓得去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虽然两兄弟的父亲在老船夫去世后解开了心中失子的疙瘩,答应
只要傩送愿意就娶翠翠做儿媳.于是翠翠开始了漫长的等待,还记得原句是这样的------〝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要有多悲哀才会如此……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边城……
边城读后感5
读了《边城》,不知是喜还是悲.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若加个结尾,又似乎是狗尾续貂,毫无意义.
人生在 沈从文
先生的笔下俨然成了悲剧,这大概是带了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翠翠一出生便是悲剧,她是畸形恋情的产物.不久,翠翠的父母便相继死去,这成了翠翠人生悲剧的基础.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不是悲剧的产生,而是悲剧的永恒.翠翠平安地度过了人生开端的十几年,然而一连串的人和事触动
了翠翠敏感的心,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的心.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三角恋结成一个结捆住了翠翠.但这个结实际上又拉住了翠翠,前面就是悬崖,让她在甜蜜和矛盾中享受人生最大的快乐.不久,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边折断了,翠翠的命运已无法稳定.她像坠入深渊,天保遇险丧命,外祖父的离世,傩送的出走,点动成线,悲剧似乎具有了延续性.
先生也许心里也不好受,给了故事一个幻想.虽然是这样,悲剧的惯性仍然冲击着我的心,使我不得不猜想着傩送再也没有回来.然而看惯喜剧的我又不忍而想着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让人同时产生两种情感,这大概就是《边城》的魅力.
我喜欢《边城》,但我更喜欢书中的边陲小城.人若是能在一个淳朴的世界里生活,何尝不是一件乐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也飞速发展,边陲小城无法容纳那样淳朴的民风,再也无法成为边城了.我无法再接受一个只在空间上是边陲小城的地方,只能躲进象牙塔里,躲进《边城》,享受人生难得的安静.可是为了生存,我又无法逃避现实中的世界,我只想认同在某一空间某一时间,有一个边城,能容纳人的多余情感.只有在书中,只有在心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