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薄厚总相宜
作者:王双兴
来源:《求学·文科版》2015年第12期
        学霸简介:王双兴,高中毕业于河北省兴隆县第一中学,现就读于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年高考文综227分。
        高三复习,不能只满足于看书、刷题,还要在复习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应该怎样把书读“薄”,
应该怎样把头脑中的知识点变“厚”,做题时应该怎样举一反三。下面我就抛砖引玉吧,说说我在历史复习时的一些小方法。
        . ;把历史书读“薄”
        在一轮复习时,我主要是采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方法,把历史知识点都串联起来。横向,列出一个大的时间轴;纵向,把时间轴分成国内、国外两个部分。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把国内、国外的重点历史事件排列进去。
        这样做虽然看似复杂,但可以把历史书变“薄”,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时间逻辑顺序,做题的时候思路就会很清晰。
大学毕业总结        . ;把头脑中的知识点变“厚”
        接着,便是要在大的时间轴中把具体的知识点补充进去,比如时间轴上的二次工业革命,我们要掌握它发生的背景、内容、意义等。而其中又会涉及其他知识点,比如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就要对其进行再次扩展。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几个简单的方法。比如图表法,把相近或相反的历史事件放在同一个表格中进行比较,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更容易记忆。
        还有就是诗歌法,例如,公元前,221,灭六国,平战乱;公元前,212,修阿房,建直道……这是当时学秦朝历史时我自己编的“三字经”,因为是我自己总结概括的,所以一直记到现在。
        当然,要做到这些还是得回归课本,查漏补缺,争取把所学内容都填充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中。
        . ;让试卷难度变“薄”,把分数变“厚”
        要想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书本知识,得靠做题来检验。在进行二轮复习时,建议同学们分专题练习,这样可以比较全面地把握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在做题时,要认真画出关键词,尤其要注意诸如时间、人物、程度等词,在自己的知识网络中调用相应的基础知识。
        特别要说的是主观题,答案并不是字越多越好,最重要的是要“踩好点”。至于如何踩点,
除了上述的抓关键词,还要学会给材料分层,在概括每层大意的基础上合并同类项,然后把这些大意变成历史语言,这样,就很容易到答题的思路了。以一道题为例。
        “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而且反抗资本主义的力量很脆弱。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作为世界经济的龙头,当时西欧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
        【踩点步骤】①要求:分析。②关键词:当时、西欧、经济发展、社会发展。③问题:存在着哪些问题,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④分层概括,可得出“经济剥削”“合法政治”两个结论。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水平决定购买力,影响供求;阶级矛盾尖锐。
        【参考答案】存在问题:弱势体生活缺乏必要保障,缺乏适当的政治诉求渠道。不利
影响:劳动人民购买力下降,影响产品的供求平衡;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分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