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VANGJSIH GYAUYUZ教材教法·
【摘要】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奇妙的想象》教学为例,阐述教师在教学以“大胆想象”为主题的习作单元时,可引导学生通过精读课文感受想象的神奇、在交流中总结方法、在“初试身手”和“单元习作”中练习表达、在互改互评中共同进步,为学生规划想象路径,促进学生打开思路、创编故事,丰富想象力与增强思维的创新性。
【关键词】想象习作教学想象力思维创新性《奇妙的想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1-0079-03
丰富多彩的想象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策略单元的主题是“大胆想象”,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习作例文和单元习作五个板块。本次习作着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在教学时,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寻方法规划路径,更好地达成习作教学目标。
一、链接文本,规划想象路径
文本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材料,也是学习写作的最佳范本。统编版教材习作策略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承载着学习表达方法的使命,“交流平台”梳理提炼方法,“习作例文”进一步拓宽思路、感悟方法。通过单元语文要素之间的关联,有梯度地规划想象路径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精读课文”赏创意秋姑娘的信
本单元选择的两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和《我变成了一棵树》都有着独特的创意,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单元导语和课后习题之间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并赏析其中大胆、奇妙的想象。
《宇宙的另一边》写了“我”趴在窗台上看着星空展开奇妙的想象,用连续问句的形式,描绘了宇宙另一边与现实生活相反的样子:当我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的时候,宇宙另一边的那个我是不是正把作业本放回书包?当我气喘吁吁爬楼梯的时候,他是不是正下楼去?宇宙另一边的雪是在夏天下的吗?那
里的石头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天马行空的想象、独特的体验,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感染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神奇的想象时,还要引导他们发现课文是根据“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这个特点进行想象的,从这一角度,结合课后习题,规划想象路径,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秘密?如果宇宙这一边的我是个男孩,宇宙另一边的我变成了女孩会怎样?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花的习作,是不是就得把自己变成一朵花?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个充满神奇想象的故事,情节设置大胆夸张,结尾出人意料。“我”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我”邀请各种小动物住在鸟窝里。妈妈也住进了鸟窝,还带来了许多好吃的跟小动物们分享,馋得“我”这棵树直流口水……学生在读故事时,心情是愉悦自由的,他们跟着作者一起徜徉在想象的奇妙世界里。此时,教师问:“假如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会发生哪些有趣奇妙的事?”学生在课文的启发和教师的引导下,像课文中的“我”一样,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有的让自己变成一朵云,在空中自由飘游;有的变成一条鱼,潜入大海,探索海底的秘密;有的想象自己像孙悟空一样,可以变出许许多多的替身……
教师从单元导语入手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以课后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朗读课文,构建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对精读课文的赏析,跟着文本走进了无拘无束的想象世界,不仅感受到了想象的奇妙魅力,体会到了大胆想象的无限乐趣,还学会了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方法。
(二)“交流平台”理方法
“交流平台”即给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引导学生在发现、交流、梳理、总结中提炼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习作知识和表达方法,为学生回顾学习方法提供空间,而课本中学习小伙伴的话则为学生回顾、整理方法提供了示范。
本单元“交流平台”中的三位学习小伙伴分别从阅读感受、想象内容、想象作用等不同角度分享了对想象的认识和看法:大胆想象创造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课文中的想象很奇特;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大胆想象可以让我们拥有奇异的经历。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时,要为学生规划想象的思维路径,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方法丰富交流平台的内容,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想象要大胆、奇特,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的观念,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学习总结的良好习惯。
(三)“习作例文”学构思
统编版教材在每个习作策略单元都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
立足教材寻方法规划路径促想象——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奇妙的想象》教学为例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城东实验小学杜海燕
GVANGJSIH GYAUYUZ
·教材教法
其教学功能直接指向习作。本单元安排的两篇习作例文分别是
《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这两篇例文语言浅
显,情节有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旨在给学生打开思路,为学生
大胆想象提供借鉴和模仿的范例。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感受想象的神奇与有趣时,
要通过关注批注和课后思考题,指导学生学习构思故事的方法。
《一支铅笔的梦想》写了一支铅笔“老憋在抽屉里”,产生了
许多梦想:到山坡上,萌出嫩嫩的芽儿,开出漂亮的花儿;跳进池
塘,为小鱼虾撑伞;躲到菜园里,长成豆角和丝瓜……学生一读
题目就来了兴致:铅笔也有梦想?原来这是将物拟人的想象之
法。教师带领学生阅读例文时,要结合批注引导学生发现铅笔
与想象事物之间的联系——形体都是相似的。学生顿时领悟:
哦,展开想象要联系事物的特点。然后教师结合课后习题继续
追问:铅笔还会有哪些梦想?学生依据例文的句式纷纷展开大
胆有趣的想象。
生1:铅笔来到森林里,长出枝桠,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枝桠
上长出许许多多的铅笔。孩子们纷纷爬到铅笔树上采铅笔。
生2:铅笔带着同伴来到公园里,搭成了滑滑梯,让小动物们
快乐玩耍。
……
《尾巴它有一只猫》讲述了一条尾巴的想法,新奇独特,让人
眼前一亮。不是猫有一条尾巴,而是尾巴拥有一只猫。学生读
来哈哈大笑之余,也学会了一种全新的构思之法:反方向去想
象。于是思维之路打开,灵感迸发:狗有一个人、一只吃猫的老
鼠、吸火成长的花……
教师通过链接“精读课文”“交流平台”“习作例文”的文本,
为学生规划了想象的路径,引领学生感受想象的神奇、体验想象
柠檬种植的乐趣、学会想象构思的方法。学生的创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
便能主动创编,创造想象的奇妙世界。
二、层级设计,促进大胆想象
尽管学生是善于想象的,但他们的想象有很强的模仿性,很
难做到有创新性。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还不善于梳理和提炼,
要把心中的某个想象点子扩展成一篇文章并非易事。因此,教
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想象习作时,一定要利用好教材中的“初试身
手”与“单元习作”两个板块,分层次设计,由易到难,由片段到整
篇,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的尝试与实践,以此促进学生语言表达
能力的发展。
(一)“初试身手”练表达
“初试身手”是学生发挥想象写故事的初次尝试,教师教学
时要鼓励学生放飞想象、大胆实践。本单元“初试身手”安排了
两项内容:一是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
事物;二是选一个开头展开想象,大家一起接龙编故事。两项内
容都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在学生大胆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其表达。
凭借手指印进行想象教学时,要侧重指导想象的奇妙和与
众不同。教师可以借助“交流平台”,结合精读课文《我变成了一
棵树》,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思路:“我”全身长出枝条,就变成了
一棵树,树上还长满鸟窝,多么奇特啊!这椭圆的手指印,如果
长出耳朵、长出翅膀等,又会变成什么呢?接龙编故事时也可以
借助“交流平台”启发学生想象:“我”的愿望是变成一棵树,实现
愿望后就有了一段和树有关的奇异经历。瞌睡虫王国是怎样
的?瞌睡虫的愿望是朋友,他们飞出洞口后会发生什么有趣
的事?他们的愿望会实现吗?第二个接龙故事,紧扣“与现实世
界颠倒”的特点,借助《宇宙的另一边》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进
行想象:树是颠倒的,那么房子呢?大人和小孩呢?白天和黑夜
呢?
借助“交流平台”,联系“精读课文”,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
象创编的兴趣被激发,纷纷表示要一展身手。他们出各种颜
的彩笔,或个人、或小组合作,画出许多创意十足而又漂亮的
指印画,又将画中的内容编成一个个故事,于是一只只小鸡小
鸭、一个个拇指小人,还有毛虫蝴蝶等主角纷纷登场,一个个有
趣的故事在学生的笔下应运而生。而在故事分享会中,学生口
中的瞌睡虫和颠倒村也引发了一场又一场的想象之旅。
学生初次尝试创编想象故事时,教师不要做过多的要求设
定,只要学生的想象有趣新奇、合理完整,便予以肯定。
(二)“单元习作”显身手
在本单元前面几个板块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慢慢积累了想
象的内容,初步具有了大胆想象的意识,并在表达想象内容时体
会到了自己独特想象带来的愉悦感。到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
学习阶段,教师要进一步根据教材的提示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
象,进行故事创编。
本次习作,教材提供了《最好玩的国王》《躲在草丛里的星
星》《滚来滚去的小土豆》等七个题目让学生选择。教材提供的
这七个题目角度不同,富有童趣,学生一看到便萌发兴趣,教师
在指导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上。如《最好玩
的国王》这个题目,先引发学生思考:国王本应该是怎样的?提
到“好玩”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这个最好玩的国王会有什么
不一样的故事发生?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后,纷纷大胆想象:最好
玩的国王每天都要人说笑话,最好玩的国王每天都要跟孩子
们玩不同的游戏,最好玩的国王的王宫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
具……启发学生想象之后,教师便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运用之前
学习的将物人化,将人物化,逆向想象等构思故事的方法,自主
创编故事。因为有前面几个板块的良好铺垫,此时的学生已有
强烈的表达愿望和创编经验,他们放开手脚,迫不及待地在想象
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妙世界。
三、互评展示,共享想象乐趣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每个单元
的习作都强调和同伴分享交流、修改习作。这就要求教师在习
作教学中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载体,引
认错导学生做到人人敢说、能说、想说,充分调动学生的评价热情,使
其体验习作的乐趣。
(一)借助表格互评互改
在《奇妙的想象》单元习作的互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
评价要求设计星级互评表,围绕想象是否神奇、合理和完整,引
导全体学生对照互评表参与评改,如下。
GVANGJSIH GYAUYUZ
教材教法·请你认真读一读同学的文章,根据标准,给出合适的星级。
通过对照评价表,学生有了参照标准,学习如何评价、修改习作,在评改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借鉴,逐渐形成自主修改的能力,也增强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提供平台共享互赏
完成习作之后,教师要充分创设展示的平台,利用班级“宣传栏”“黑板报”等,开辟习作展示“专栏”展示大家的习作,让学生享受习作带来的成就感;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优秀习作发到、钉钉,让家长欣赏孩子的习作,发动家长鼓励孩子的进步。如此,学生在同学相互欣赏、家长鼓励表扬中又一次获得习作成就感,从而大大激发习作热情。总之,教师在想象习作的教学过程中,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前提下,要尽可能拓宽他们想象的空间,同时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最后通过互评展示,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平台,从而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莫晶.准目标寻方法搭建支架促表达——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为例[J ].小学语文,2019(3)
[2]徐萍.纵横聚焦
有效链接
提升想象力——以统编教
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奇妙的想象》为例[J ].小学语文,2019(4)
作者简介:杜海燕(1980—),女,浙江青田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课堂教学。
(责编刘小瑗)
星级互评表
依赖比深爱更可怕想象神奇☆☆☆想象合理☆☆☆
想象完整☆☆☆
教育制度最喜欢的内容:需要修改的地方:
再在各个评价阶段设置评价项目,每个评价
项目再设置具体的评价要素,这样就能比较全面地对学生参与微社团研学课程的情况进行评价,使评价工作有章可循。
二、微社团研学课程的评价方式
为了让评价更加客观、全面,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题组针对研学活动采取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教师、家长、社会有关机构的人员都可以作为课程评价主体。
(一)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自我评价方式是指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进行自我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反思自己在社团中的表现、自己的强项及弱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与不擅长的事情等,也可以在社团里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等。在整个微社团研学过程中,学生也都有机会对他人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课题组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扩大评价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走近南流江”微社团研学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确立“了解南流江的发展与变化”的研学主题,学生进行研学准备和主题实践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每一个环节都会让学生评价,小结自己的预想和做法的效果,也
客户管理制度会在小组内进行互评。学生通过把自己与同龄伙伴做比较,可以加深对自身特点的认识和了解。在不断地自评、他评中更加清晰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同伴,学会创新与协同,促进自己和团队的共同成长。
(二)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研学活动情况的评价贯穿于微社团研学课程的全程,既包括对学生在活动中的个体评价、整体评价,也包括活动中的实时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师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应着重审视学生在研学课程中的表现。一要对学生发表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二要鼓励学生合作,倡导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三要当好学生的后盾,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研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有助于肯定学生在研学活动中的成绩,指出学生在研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学生提出整
改的意见,鼓励学生继续积极投入学习中。
(三)家长、社会评价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一直是我校的研究重点。家长、社会有关机构(包括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士)作为课程评价的实施主体,体现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相互协调与紧密配
合。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在研学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能充分评价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激发学生的潜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成长。
各评价要素用“★”表示评价结果,4颗星为“优秀”,3颗星为“良好”,2颗星为“合格”,1颗星为“需加倍努力”,把得分加起来则是此次研学活动的得分。我校每学期进行三轮选拔:第一轮根据得分选出本班的5个优秀微社团研学社团;第二轮由年级组长组织年级教师根据得分评出本年级的优秀微社团:第三轮学校德育处再选出一批精品微社团和优秀指导家长,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家长的积极性。
我校在实施微社团研学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和鞭策作用,通过多主体评价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强调知行合一,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当然,我校在微社团研学评价标准的制订与执行等方面仍需不断改进,今后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评价手段应有的功能,对学生多一些肯定和称赞,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研究院2019年度课题“基于多元智能和项目学习理论的小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培育模式研究——以玉州区东环小学微社团主题项目活动为例”(课题编号:143721917)及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增琼(1971—),女,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校德育管理及小学班级管理。
(责编
秦越霞)
(上接第64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