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朝花夕拾》的阅读
散文阅读导很重要,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似乎集体无意识地在逃避。原因可能有三:一是课时时间有“限”。课时本来就紧张,再加强势学科的层层加码都在不断挤压着学生的时间,如果只是冲着“名著阅读”在中考语文卷上区区六七分的占比去读那十多部皇皇巨著,很多老师和学生,包括家长都认为这大块的阅读时间的付出是划不来的。而且,名著阅读太耗时间了,我今年教初一,最近在给学生作《小王子》的阅读指导,试图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指导,教会学生怎样阅读一本书,并让《小王子》成为能陪伴他们一生的经典。我预计得花至少十节课的时间。
二是速成有“招”。这些年,市面上出现了大量应对名著阅读考试的资料,不少老师(包括家长)就让学生采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急就”方式来应对考试,这在几年前也许有些用,但是,现在,名著阅读的考查已经不是停留在记忆层面了,而是要求学生整理、体验、感悟、思考,所以,这样的“招”已经没用了。
三是指导无“门”。我们知道,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和单篇的阅读指导是很不相同的,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者在指导的时候一定要有“整书”概念。因此,习惯了面对一篇篇课文的语文老师,一
旦面对一本本的书的时候,往往就显得束手无策。也正因为语文教师的“指导无‘门’”,学生的名著阅读才长时间处于无规划无指导无提升的“三无”状态。
如今,统编教材投入使用之后,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体系,明确规定名著阅读要纳入课程体系,要有相应的课时保障,这就倒逼着我们语文教师要把专业的整书阅读指导引入课堂内。
那么,面对一学期一本必读和两本选读的数量,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专业而有效的指导呢?
我想,要让阅读指导专业而有效,教师必须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你在指导前关注到了学生所读的书的类型和特质了吗?
2.你在指导前了解到了学生的阅读起点了吗?
3.你的课想把学生的阅读带到哪里去?
4.如何通过筛选和整合核心内容来带动整本书的阅读?
接下来,我先结合《朝花夕拾》的阅读指导来对这四个问题进行解说。
一、你在指导前关注到了学生所读的书的类型和特质了吗?
不同类型的书,它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目的都是不一样的。王荣生教授曾经多次强调要把小说当小说读,把诗歌当诗歌读,把散文当散文读。所以,作为阅读指导课,必须关注到学生所读的书的类型差异。诗集、小说、散文集、剧本、传记、报告文学……这是书籍的文体差异;此外,有些书是偏理性的,有些书是偏感性的;即便都是小说,从形式上来说,有些是短篇集锦,有些是
长篇连载,有些是章回体;从内容上来说,有些是科幻小说,有些是魔幻小说,有些是动物小说。即便都是书信,《傅雷家书》和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肯定不是同一特质的。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到书的类型差异和个体特质。
举个例子,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中有《培根随笔》的阅读,曾有很多学生说这本书读不下去,不想读。为此,我开设了一节《培根随笔》阅读课,带领学生去发现培根随笔的美和价值,最后,学生通过研读和交流发现,培根随笔简直就是观点的大本营。以《谈读书》为例,这篇文章中的几乎每一句话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观点。所有观点集中在一起,几乎能囊括所有有关于“读书”话题的看法。也就是说,培根的文字都是高度浓缩后的思想精华,简直是思想的本源,其他人如果要写关于“读书”的话题,
几乎逃不脱他的思想的范畴,换言之,其他人关于“读书”的写作都是从其中生发出来的演绎,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就是对培根《谈读书》一文中“选择性读书”这一读书方法的进一步论证。再如我们目前所有跟读书有关的名人名言几乎都能从培根这篇文章中到呼应。至此,学生才明白,为什么培根能被称作是哲学大家。学生一旦领悟这一点之后,他们便获取了一把阅读培根随笔的钥匙,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会惊喜连连,收获满满,《培根随笔》的阅读价值也就浮现出来了。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鲁迅不只是作为文学家仅仅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的,而是作为思想家横亘在我们民族多灾多难又是世纪动荡和变革的历史坐标系上。他的书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文学的章法和技巧,更是精神和心灵的滋养。”这样的一位作家的作品,即便是散文作品,也肯定是厚重的。散文是最个人化的一种文体,用王荣生教授的话来说:散文是用精准的语言来传递作者独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们看,《朝花夕拾》里,作者用自由的笔触,精致的语言,或兴致勃勃回忆童年往事,或谈家乡戏曲中的鬼,或深情忆人,或坦露内心深处最深沉的痛苦……我们阅读的时候,仿佛看见鲁迅先生记忆中的往事如一部深情的老电影,那些或美丽或伤感或诙谐的画面,在我们眼前闪过。
此外,《朝花夕拾》十篇散文有不少共同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