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一一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每年高考散文得分率普遍较低,从复习的角度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点来思考有关的测试要求,散文阅读题的解答还是有技巧可言的。
1.阅读技巧一一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前提
1.树立主题意识
把握主题是整体理解文章的前提。一篇文章,主题是灵魂,其它的诸如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等都是为主题服务的。由此,产生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命题原则一一主题辐射,一切现代文阅读的设题,都是从彰显主题的角度提出问题。
散文“形散神不散”“神不散”就是文章的主题集中明确,而“形散”又加大了考生把握散文主题的难度。散文的文体特征,使得散文阅读的高考命题更是强化了主题辐射的原则。
因此,拿起一篇散文开始阅读前就树立主题意识,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主要写法(形)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神)
2.树立整体意识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总是与整体联系着,确认某一语言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准确地理解它们,离不开对整体的把握。不少试题,往往明确要求“联系全文”加以回答。比如江苏卷所选汤世杰的《一幅烟雨牛鹭图》,诗意画面的描绘中体现着作家对文明、文化的深沉思考。文章共四段:第一段承题目而来,具体描写烟雨中的老牛。第二段,描写白鹭飞来,有“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并把牛背当成了“宽敞的步行街”第三段,揣想了时装设计师、诗人和画家面对这幅图的感受。第四段,是全文最值得品味的部分。在这里,作者先说“我在想着那个农人。……他才是这个场景真正的主角”再写“21世纪,风雨中的老牛木犁,暗示的是古老的农耕的伟大。大山下的土地……是整个人类的唯一财富”进而写“我忘情地凝神,仿佛怕它转眼终会消失,就像它所象征的那种生存方式终将消失一样”最后以“少小离家的游子思念中的家园”比喻眼前这片“自由自在充满闲趣却供养着我们的田野”真切地表达了包括“我”在内的“从简朴的远古出走的现代人”对它“永远的牵挂”综观全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出一种醇厚
而迷茫的情感,在平易中具有动人的力量。整体把握了全文的内容要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再看试卷上的考题一一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一一切都在两难之中”“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答案就非常明确了。
解答散文阅读题,切不可还未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就“带着问题”去读,甚至是
“带着问题”东寻西,那样势必断章取义,脱离文章的主题。
3.树立思路意识
“形散”加大了散文的阅读难度,如何在阅读中迅速地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我们的办法是,树立思路意识。
山有山脉,文有文脉,文脉就是文章脉络,就是文章思路。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叶圣陶先生强调思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实,思路在高考阅读理解中同样也有重要的作用。抓住了文脉就能准确迅速地理解全文。文章的起承转合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往往有一定的语言标志,
如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领起句或总括句。
一般地说,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要先把握写了什么人,该人做了什么事,这些事有什么共同点和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在阅读中要先搞清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件事情蕴含的深层意义是什么。写景状物的散文,在阅读中要理清作者借了什么景或物,抒了什么情,这个情是怎么抒发出来的。
4.树立问题意识
带着问题去读书能大大提高阅读的实效性。高考中的散文阅读是为了回答问题的,而绝非平时的含英咀华。树立问题意识就是为了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捕获最有用的信息。
问题意识分两个层面:第一,初读文章时,要时刻想着这些问题:本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线索结构是什么?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争取在短时间内总体把握文章。
第二,再读文章时,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设问,心系这些问题,迅速阅读文本,在整体把
握的基础上,争取在短时间内寻到有效的答题区域。例如广东卷(选文为冯骥才的《夕照透入书房》)第17题第(1)小题是:“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要答好此题,一定要回归原文,在领会主旨的前提下,根据语境加以理解。比如作者之所以写《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解答依据就在下文一一“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一一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而之所以写苏格拉底小雕像“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答题时应兼顾上下文:上文写“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下文则写“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只要准确锁定了答题方位,就会明确此题要点:“我可以永存”,答题时应突出文字能够准确记忆思想和精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应突出哲人只能解释昨天,而不能对我们今天的商品世界提出醒世之言。
5.其它小技巧
(1)阅读的“度”许多考生只读一遍就急于做题,甚至是囫囵吞枣读完后凭着印象去做题,这是做阅读题的大忌。对文章的理解越透彻,答题的准确率越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是,高考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读百遍”如何把握“读”的
“度”?我们认为,只要基本做到下面三点就可以答题了:把握了文章的中心内容,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
(2)阅读的顺序。首先,看一遍全文,不是浏览,而是仔细阅读,从总体上理解文章。第二步是大体浏览一下题目,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条也是帮助你理解把握全文的最好提示。第三步阅读的任务是“定位”带着题目所给的问题再次阅读文本,给答题的有效区域准确定位,这一步阅读,是以段落为单位的,而不是逐字逐句的推敲理解。
(3)阅读的原则。阅读理解题的设题点比较细小,需要仔细领会和核对。因此,现代文阅读,很多情况下是考我们的精读,尤其是对某一段某一节的深入理解。文学作品考查分析综合、鉴赏探究能力,这也要求必须精读。精读的原则基本表现在:第一,点面结合,整体把握。既要利用对每一文段理解的基础来形成对整个文章的总体把握,又要利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来加强对每一文段的准确深入的理解。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
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第二,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
(4)阅读的习惯。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意文章的标题、副标题。绝大多数文章的标题及副标题起到了概括文章主旨、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第二,注意注释。它或提示写作背景,或揭示主要内容,或表明人物关系,或指明出处、注音释义,作用不一而足。但有时对理解文章、解答问题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关注文中的显性指代语,思考它们的指代内容。在文章中为了简洁往往用指代语。例如:这样、那样、这些、那些、既然这样、总之、它们、此、因此、因为这些、其、其实等等。第四,利用中心句以及标志性的词语来提高考场阅读的速度。第五,确定区域,圈点勾画。用精读的方法,逐段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2.审题技巧——提高散文阅读题答题准确率的基础
1.树立“赋分”意识
根据试题的分数来合理的分配答题时间,确定答案文字的长度,甚至大胆推断答案大体上可分为几点来表述,如4分的题一般可分为两条来表述,6分的题可分为三条来表述,事实上,标准答案也是按照两条或三条来确定答案要点的。赋分的多少常常也暗示了试题的难易度,对于小分值的试题,考生的思考应该简洁。
2.树立“提示”意识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为了让考生能写出正确答题,常常煞费苦心,在题干中安排提示性的语言,指导考生准确答题。这些提示性的语言分“明示”和“暗示”两种。“明示”如“联系全文”“在第三段”等明确提示考生有效的答题区域。又如,高考《长城》第21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
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这道试题的题干中有两个信息十分重要:“历史上的长城”、“长城的现实”,根据这两个信息我们思考文章从那里到那里是写“历史上的长城”,从那里到那里是写“长城的现实”。“定位”准确是答题准确的前提。“暗示”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读懂暗示是取胜的一大法宝。
散文阅读
如高考第21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如果考生忽视了“这样写”3个字,答题势必陷入盲目。考生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这样写”是怎样写?“这样写”是怎样写呢?题干中“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这段文字暗示你“这样写”就是举例。如果知道“这样写”的实质就是“举例”那么,写出“举例”的“作用和好处”就容易多了。题干中第二个重要的暗示是“请你结合乡土情结”这句话暗示了答题方向,“乡土情结”是这篇散文中心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你结合乡土情结”是在暗示你结合本文的主题来答题。本文的主题又是什么呢?题干中第三个重要的暗示是“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不能狭隘的把本文的“乡土情结”理解为“爱家乡”而是要升华到“爱祖国”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