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写景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
①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近南京清凉山的。原先,清凉山于我而言只是一个词、一个区域的名号,当我走进清凉山、走向它的一草一木,我却听到了一种声响,这样的声响缠绕着我的脚步,使我无法轻松地游走。
②清凉山实在算不了什么山,海拔65米的高度远不及现在的高楼,但正是这毫不起眼的高度,却有着不同于一般的长度。这长度的一端远远连接着三国,连接着一代枭雄曹操的浑厚声响:“生子当如孙仲谋!”当年,孙权就是在这里临水筑墙,硬生生地将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曹操,挡在了石头城外,不可一世的曹操也只能徒然长叹。那声响撞击着坚如磐石的岩壁,在水天中回旋,也回旋在宋人辛弃疾的词中:“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不同的时代、同样的声音,蕴含的意蕴也就完全两样。如果说曹操喊出的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强音,辛弃疾应和的则是时无英雄的无奈和叹惋。
③走在清凉山上,那些散落在泥土深处、隐匿在岩石缝隙间的声音碎片,总是明晰地震动着耳
膜。“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潮水拍打着刘禹锡《石头城》的声响,粘连着越过女墙的月影,不时在清凉山传响。不知当年的唐后主李煜在此建避暑行宫,是否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也许,他只是一味地陶醉于花光月影下,浸沉在艳词丽句中,乃至忽略了飞逸的云霞、东逝的流水。直至身陷囹圄,一国君主颜面扫地时,他才恍然悟觉:春花、秋月,雕栏、玉砌,已在东风的吹拂中,成为无法再现的往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问天地,他问自己,可是天地不语,他自己也无言以对。然而,这样的“问”却淤积在清凉山的台阶上,踏上那一级级台阶,它便融进你的足音,传入心里,产生重重的回响。
④沧海桑田,东流江水的声响已远远消失在清凉山之外,似乎只有“南唐古井”伸出的破裂头颅还在与后人对视,讲述着属于南唐的旧事。这样的旧事,明末清初的诗人、画家戴贤一定听说过。“扁舟当晓发,沙岸杳然空。人语蛮烟外,鸡鸣海中。短衣曾去国,白首尚飘蓬。不读荆轲传,羞为一剑雄”,年轻时的戴贤也曾凭借一腔热血,激扬文字。然而,新旧朝代替换的大潮,只是让他的声响在浪尖上一跃,便很快淹没。“去国”的忧伤,“飘蓬”的无奈,让他“一剑雄”的抱负只能定格在羞涩的梦中。
⑤让戴贤梦醒的是清凉山,是它用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一生以“江东布衣”自居的戴贤,让他晚年有了一个栖息之所。就是在“扫叶楼”上,戴贤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墨,创造了一个新世界,远离人间喧闹,显示出清、静、冷的意味。重重叠叠的远山,萧萧疏疏的彼岸,都在诉说他内心深处的感伤和向往。我曾细读过他晚年的画作《松林书屋图》,画中层峦叠嶂、云流瀑泻。迷离的烟树里,书屋掩映其间,似有变幻不定的光线在其中神秘地闪烁。这样的一种神秘,产生出一种奇特的“给人可居、可安”之感的幻境。也许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幻境”中,他的精神才得以安顿、得以升华。
⑥驻足在清凉山戴贤的石雕前,静静地与他会晤,恍惚间,我看到他嘴唇的翕动,听到一种柔软细长的声音在耳际回旋:“相逢顽石也当拜,顽石无心胜巧人。作客十年魂胆落,归来约与石为邻。”逢石而拜,约石为邻。这样的声音,没有仰天长啸的壮烈,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哀怨,有的只是绵延不绝的天人合一的念想。
⑦于是,树叶簌簌轻落的声,悠悠扫叶的响,一同融进了画人的墨中,充盈着整个清凉山,让后来者觉出真正清凉的意味。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于是,树叶簌簌轻落的声,悠悠扫叶的响,一同融进了画人的墨中,充盈着整个清凉山,让后来者觉出真正清凉的意味。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描绘了清凉山里哪几种声音。(3分)
3.作者在文中说:“不同的时代、同样的声音,蕴含的意蕴也就完全两样。”试以第②段曹操、辛弃疾的声音为例进行简析。(4分)
4.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重重叠叠的远山、萧萧疏疏的彼岸,都在诉说他内心深处的感伤和向往。
【一】清凉山的声音
1.前一个“清凉”指“清凉山”、后个“清凉”指的是绵延不绝的天人合的念想。
2.①一代枭雄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浑厚声响和辛弃疾应和的时无英雄的无奈和叹惋;②潮水拍打着刘禹锡石头城》的声响和唐后主李煜仰天哀问的回响;
③明末清初的诗人、画家戴贤内心深处的感伤和向往之声。
3.曹操发出的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强音,辛弃疾发出的是时无英雄的无奈和叹惋。
4.拟人手法。赋予重重叠叠的远山、萧萧疏疏的彼岸以人的情状,形象生动地将戴贤内心深处的感伤和向往寄托在“远山”“彼岸”之中的情状表达出来了。
【二】冬的等待(15分)
■任随平
秋天随着一场寒凉的秋风隐遁无形,代之而来的便是期待许久的冬,渴望在这个漫长的冬日
里,能有一场场沸沸扬扬的大雪降临村庄,遮蔽大地的荒芜与突兀。但随着冬日渐深,飘雪的惊喜依旧未能如愿,而我对雪花的期待初衷不改,就像等待一位从天堂出走的大神,挥手之间为广袤的人间降临一场福祉,唯美而又持久。
冬天本就是一个安谧静美的词语,镶嵌在季节的轮回里,而雪花便是这轮回里的精灵,缀饰着冬之静怡。落雪的时候,村庄就更像一位蒙了神秘面纱的女子,素素雅雅地立于大地之上。黛赭的山峦瞬间被雪花覆盖,辽阔的褴褛倏忽隐遁在旷野深处,唯有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穹苍,旗帜一般引领着冬天不断深入。
如若置身山梁,遥望村庄深处,便见袅娜的炊烟悠悠舒展着身姿,将草木的香味播撒在辽阔的空域。那香味里,就有母亲唤儿晚归的呼唤,和着锅碗瓢盆的叮当声从小院深处悠悠弥漫开来。此时,村庄的每一处罅隙就洋溢着浓郁的馨香,让人不免心生感念,感念生命的成长里村庄所给予我们的无私和大爱,以及前辈的辛劳与奋争;感念洋洋洒洒的雪花对大地的润泽与抚慰,似乎每一朵雪花里,都凝聚着村庄无尽的期许。
若是在暗夜,落雪的村庄更令人心花怒放,炉火正旺,茶香氤氲,围炉而坐的人,脸膛映照着浓艳的炉火,漫谈着,嬉笑着,少却了平日的劳碌与繁忙,热烈的时候,少不了捧出窖藏
许久的米酒,你一杯,我一盏,觥筹交错,将冬夜的寒冷抵御在辽远之外。而此刻,窗棂上的霜花悄然融化为颗颗露珠,簌簌地落下来,在墙角积聚着,缓慢中流散开来,像洇湿了的记忆,久久不肯散去。
黎明时分,推窗望远,绒绒的雪花落在干枯了的树枝上,早起的鸟雀翻飞其间,将颤颤悠悠的雪花顺着枝条弹落下来。斜睨着阳光散射的方向望去,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就像谁撒落空茫中的银屑,让人喜不自胜。毕竟,这样的场景不是谁能刻意求得的。出得门来,舍不得伸展脚丫在素净齐整的雪地上。那雪,是来自天堂的精灵,如梦似幻。谁愿意轻易去打扰一场酣睡的梦幻呢?这样想着的时候,便是久久地站立在屋檐下,一任雪花的光芒懒懒地照耀着,迷人着,不觉得冬之寒凉了,唯有会心的笑意洋溢在眉宇之间。草木搭建的屋舍下,牛羊睡意全无,伸长了脖颈在木门的条框之外,静静地欣赏着冬之雪景,一副副满足的慵懒样,似乎馨香扑鼻的草料对于此刻的它们缺少了平日的吸引,唯有这落雪,足以慰藉胸中的饥渴。
其实,对于冬天而言,雪花就是这样,在圣洁中养育灵动与迷恋,让人在一季悠闲中,学会享受,懂得敬畏。而无雪的冬,唯有双目蓄满期许,仰首长空,在深情的瞩望里,等待一场雪的盛宴盛开在村廓四野。
5.作者笔下冬天的木村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分)
6.作者说,“村庄的每一处罅隙就洋溢着浓郁的馨香,让人不免心生感念”,请结合文意推想作者“感念”的内容。(4分)
7.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斜睨着向阳光散射的方向望去,雪花闪耀着晶莹的光芒,就像谁撒落在空中的银屑,让人喜不自胜。(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雪花就是这样,在圣洁中养育灵动与迷恋,让人在一季悠闲中,学会享受,懂得敬畏。(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8.本文题目是“冬的等待”,请说说“等待”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二】冬的等待
5.作者笔下冬天的村庄安谧、静美、祥和。
6.感念生命的成长里村庄所给予我们的无私和大爱,以及人们的辛劳与奋争;感念雪对大地的润泽与抚慰。
7.(1)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阳光照耀下的枝头上的雪花比作撒落空中的银屑,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雪花的晶莹。
(2)雪花让人憧憬,让人看到希望,让人看到丰收的情景和富足的生活。(意同即可)
8.“等待”表面上是等待沸沸扬扬的大雪降临村庄,实际上等待的是丰收的希望和富足、祥和的生活。
【三】炫目秋景话乡愁(17分)
■刘醒龙
①秋风一路所向,无一不是秋天的意志。舍不得绿的植物们,费着老大力气将大大小小的身子,藏在低一些的地方,使得自己尽可能变得不那么显眼。偶尔也有一些还没来得及收获的晚稻,孤单地点缀在田野上,宛如黄昏时节家门口的路灯,明确而温馨。
②长江北岸,有一阵子没落雨了。荒草干枯,不是尘土也是尘土,大大小小的阔叶林,忽远忽近地将浓淡相宜的秋打扮得五颜六。有些出人意料,那所有的银杏树上的所有黄叶子,或许是大悟山中,金岭之上,天太洁净,地太清淡,一切分明是在秋风中,偏偏透着一种含有某种深意的娇羞。【A】没过多久,真的踏上金岭土地,就明白这种娇羞也算是人的一种原始情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