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散文阅读结构思路
专题07散文阅读结构思路
一、行文思路
(一)纵向
1.时间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于写人记事散文和文化历史散文,写人记事散文特点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写人记事,文化历史散文特点是追叙史实、联系现实来抒发感慨和思考。这类散文内部结构一般为相承式。
示例: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来思考“一个消逝山村”前世今生
也可参考古代散文《登泰山记》
2.空间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写景类散文和场景变换类叙事散文,写景类散文以移步换景、景变情迁为特点,其内部结构关系一般为相并关系。场景变换类以在场景变换中进行叙事为特点,其内部结构一般是相属式。
示例:
《荷塘
作者的游踪是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空间顺序)
《故都的秋》
作者通过“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凉闲人”“秋日红枣”五幅画面来表现故都秋的“、静、悲凉”
3.逻辑顺序:这种思路主要适用于抒情说理类散文。作者以情感抒发或哲理思考统率全文,最能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逻辑顺序通常从事物事理的不同方面展开,彼此之间没有前后关系,有主次联系、因果联系、递进联系、总分联系,或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都可以看作是逻辑顺序。
示例:
《荷塘
情感散文阅读变化:不静——求静——得静——
《故都的秋》
紧紧围绕故都的秋“、静、悲凉”特点展开描写
记念刘和珍君》
无论“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还是“无话可说”饱含着鲁迅先生悲愤
也可参考古代散文《赤壁赋》
(二)横向
1.总分式:这种思路多适用于情理类散文。一般结构是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或是感情基调、或是观点态度),然后从不同的维度、层面展开论述或抒情。
示例:
《故都秋》
文章开篇将故都的秋与江南的秋进行对比,点明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然后整篇文章是以“清、静、悲凉”为中心层层递进,逐步刻画了故都的清秋景。
2.对比式:这种思路多适用于抒情类散文。一般结构是通过时空对比来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感悟。
示例: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眼前景联想到从前景,在古今对比中体现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3.并列式:包括
示例:
《为了忘却的
鲁迅把他和五位青年作家的交往作为线索,把本来散乱孤立的材料组织在一个整体中。
《我与地坛》
第一部分重点写我与地坛的关系,第二部分重点写对母亲的情感。
、线索分析
(一)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时间的变化推移,如事情的发展、人生经历等,多用于状物类散文。
示例:《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与上同
(二)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地点的转移,如游记散文的移步换景等。
示例:荷塘月》上同
(三)以逻辑顺序(含感情变化、由实及虚)为线索:以情感的脉络或心理状态的变化串联成文,主要用于抒情散文中。
示例:
《故都秋》
、静、悲凉”统领全文
《荷塘月》
以作者“心情的不宁静—游荷塘排遣不宁静—喜悦与哀愁—惦着江南更添苦闷—回到现实,仍不宁”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四)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赋予某个物象以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围绕此物象展开行文,在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中,常用此法。
示例:
《我与地坛明线———“我”与地坛的缘分;暗线———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秦腔》以“秦腔线索
(五)以人物活动为线索:以文中人物的所见、所闻作线索,引出其他材料,连缀成文。
示例:多见于写人散文
(六)以事件为线索:在叙事类散文中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一路写下去,构成文章。
示例:多见于叙事散文。
散文线索作用或效果:
结构方面: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使行文富于变化。
内容方面: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②揭示主题;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
特殊方面:①物线有象征、呼应作用,增添诗意;②情线有使情感浓厚、不断深化的作用;③时空线有层次清晰、结构明了的作用。
、句段作用
(一)开头句段
内容层面——开门见山,引出描写的对象,点明题旨;交代写作的背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开篇点题。
结构层面——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先抑(扬)后扬(抑);照应题目等。
表达效果——激发兴趣,引人入胜。
示例:
《故都的秋
首段的作用
①第一段议论开篇,照应标题,又与结尾前后呼应形成了严密的回环往复的结构;②点明文眼——北国秋天特别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清”“静”是秋的客观特征,“悲凉”是作者对秋的主观感受,统领全文;③交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作者到北平的原因既有痛失爱子的家庭悲剧因素,又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担忧因素;④奠定情感基调——既有浓浓的悲伤之意,又有赤诚的家国情怀。
《荷塘
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结构上的作用
交待心绪不宁,点明夜赏荷塘的理由,为整篇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记念刘和珍君
开头第一、二节为什么作者在第一、二节不断围绕写作源起展开?
答案:作者借作者借叙说写作缘起,把惨案发生两周来各方动态都概括进去了。进步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祺瑞执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良、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样情氛围。
《我与地坛
文章开头第一段交代“我”多次提到过地坛,有什么作用?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地坛与地坛“很少被人记起”形成对比,说明地坛在“心中具有不一般的意义,“它感情很深。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作者开篇从人们进入入口稀少的森林或草原的感受写起,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以“总觉得它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等感受衬托山林的荒寂;②“其中可能发生的事迹,不外空中的风雨,草里的虫蛇、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与下文山村丰富且充满生命力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③“绝不会问道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为下文交代“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铺垫。
(二)中间句段
内容层面——扩展思路;丰富内容(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叙述转向议论、由正面转向反面等)
结构层面——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照应开头;照应结尾;为下文作铺垫;内容或思路的转折。
表达效果——自然过渡;顺理成章。
示例:
《故都的秋》
文中“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高,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案这一段从结构来说,承上启下,上文对球场的描写自然过渡到下文对秋雨及“都市闲人”描写;从语言句式来说,近乎口语的文字、排比的运用,好像作者说这话的样子就在眼前从内容来说,将南方的秋雨与北方的秋雨对比,突出表现了北方的秋雨的“”“有味”“像样充分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荷塘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好了”,“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案这两句话不但是文章段落层次的过渡,更是作者情感的转换。
《我与地坛
文章第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为下文设置了悬念意图指的是什么?这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意图就是生命的暗示。“上天”“苦心安排”作者与地坛相遇相知,就是要他在这里对生死做出理智的选择,想明白究竟该如何生活。实际,作者也正是在地坛到了自己命运的突破口,他拿起笔,在文学领域开辟了一条路。
(三)结尾句段
内容层面——篇末点题,揭示主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
结构层面——呼应标题;首尾呼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
表达效果——浑然一体;脉络贯通。
示例:
《故都的秋》
结尾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案:这段话故作惊人之笔,总括全文,照应开头,用两个具体的数字和“零头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赞美和眷恋,流露出深沉的忧思和孤独之感。
《荷塘
本文结尾段最后一句“——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很久了”是否多余,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