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理解题型梳理
本文梳理的散文阅读理解题型如下:
1. 散文的文体特征“形散神聚”
2.行文思路与构思
3.作用
4.含义类
5.表达技巧
6.语言特
7.概括类
8.新问法
一、散文的文体特征“形散神聚”
【例题】汪曾祺的《泡茶馆》一文具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请加以简析。
形散:
①取材自由/内容丰富,既写到联大学子、花生西施、绍兴老板等各人,又有对当地民间日常生活、风土习俗的描绘;
②打破空间限制,描写的空间地点自由多样,既写到凤翥街的多家茶馆,还写到文林街的茶馆;
③运用的表达方式较丰富,有变化,既有记叙,描写,也有议论。
神聚:
①主题明确集中。丰富的内容都是为体现“泡茶馆对联大学子的影响”的主题而服务;
线索清晰,贯穿全文。以空间的推移为线索,移步换景。
二、行文思路与构思
1、概括/梳理行文思路题:“思路”“层次”“过程”
【例题】2016年北京卷《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①开始不知道,不了解,后产生神秘感。
散文阅读
②第一次看过老腔表演之后,感到震撼。
③再看老腔表演时,怀疑其中是否掺杂了乡情带来的偏爱。
④最后认识到自己被老腔征服完全是因为老腔自身强大的艺术魅力。
【例题】2020全国三《记忆里的光》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的经历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①看火车前,萌生念头:大同学对火车形象的描述,让“我”萌生看火车的念头;
②付诸行动,看火车,夜间穿过坟场,耳朵贴在铁轨上,写出“我”看火车时的兴奋与好奇;
③看火车后,抒发感受:火车头上挂着光芒闪烁的镰刀锤头图案,让“我”感到特别,也感到亲切。
2、线索:
(1)概括线索:
【例题】2020年新高考1卷《建水记》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简要分析。
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商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
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2)分析线索的作用:
【例题】《比邻而居》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①线索:气味。
②作用:以“气味”为线索,贯串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例题】湖北卷《耳边杜鹃啼》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啼叫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
②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与其相关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构思特分析:
(1)全文线索角度——单线(人、物、情、理、时、空),双线结构(点明双线的具体内容,点出双线的好处)。
(2)行文思路角度——结构(先总后分,先实后虚,先抑后扬)
(3)构思技巧角度——情节(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层层深入),手法(设置悬念、伏笔照应、铺垫、以小见大),内容层次(由物及人、由古到今、由表及里)
(4)选材特点(组材方式)角度——①引用(大量引用诗文、谜语、歌谣、典故、神话传说……);②以小见大(选用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③形散神聚;④由面及点;⑤有详有略。
(5)叙述上的特角度——叙事方式(倒叙,插叙)。
【例题】蒋勋《迟行》本文构思颇具匠心,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①整篇文章以“迟行”(步行或行走)贯穿,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②把抽象的人生哲理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
③文章从日常生活中的“迟行”引发话题,讲到“亭子”的意义,再谈到人类文明是经过漫长的步行发展而来,揭示了“迟行”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价值,由浅入深,逐层深入。
④选材丰富,文章从木棉花联想到台北、西班牙的特点,再想到鹿野苑,灞桥等内容,形散
神聚。
三、作用类
答题要点:
①内容+感情(主旨);
②结构;
③效果/读者。
题目分类:
①线索的作用。
②形象的作用(人物形象或者物象)。
③重点句、段的作用。
④题目的作用。
⑤插入/引用材料的作用。
⑥选材的作用。
1、题目的作用
【例题】《记忆里的光》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审题:标题的作用——聚焦到标题结构作用“统摄全文“谋篇布局”。
①“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
(内容上,题目的含义,以核心意象组织全文)
②围绕这一核心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了“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镰刀和锤头”相关(作为线索,贯穿我的少年、青年、中年);
(分析结构上的统摄全文作用:作为线索;逻辑组织顺序)
③最后,镰刀锤头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者在党的领导下,锻造了自己,改变了人生,揭示了主旨。
(主题上:题目作为“神聚”,统摄全篇,揭示主旨)
【例题】《谁持彩练当空舞》请简析诗句“谁持彩练当空舞”在全文中的作用。
审题:引用诗句的作用 +题目的作用
①以之为题,增强文学性与感染力。(“增添文章的文化意蕴”“增强文章的文化彩”“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用诗句的作用
②以之喻指历史与现实的长征,生动形象。(比喻或象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内容(题目的含义)和手法+效果
③表现先辈革命豪情和浪漫情怀,突出主题。(“坚强乐观”“化苦难为诗情”“浪漫主义”“乐观主义”)主题上
赞颂红军,赞扬长征 ,赞扬长征精神(感情概括要具体)顽强毅力、艰苦卓绝
④在文中反复出现,结构全篇。(“线索,贯穿全文”)结构的作用
⑤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的。
2、插入/引用材料的作用
【例题】2021天津卷《送一位远征的友人》文章在开头直接引用友人来信有何作用?
①内容上:直接交代朋友二次北征、投身抗战的事情,突出朋友为国出力的毅然决然和必死的决心。
②结构上:引起下文的叙述和回忆;为倾诉友情和抒发报国情怀做了铺垫。
③奠定文章感情基调。     
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丰富文章内容。
【例题】2020天津卷《线条之美》文末引入林徽因的故事有何效果?
①引林徽因xxx的故事借线条这一象征符号寄托对新生共和国的美好期待。
②有力证明了线条可以体现时代的精神气质,深化了主题。
③引起下文作者的议论与思考。
④使文章生动,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可读性。
3、选材的作用
【例题】2020新高考1卷《建水记》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
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例题】《三条河流》文章在叙述藏区变化时,用不少笔墨穿插介绍了三条河流的情况,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①介绍三条河流的壮阔美景就是介绍藏区优越的环境,点明藏区开发的基础条件/是藏区开发的载体,是开发的资源,是开发的优势所在,是开发的基础和前提。
②介绍三条河流“谦虚、腼腆”的特点,就是映射藏民的不张扬性格/反映藏民的性格内敛,默默奉献。
③三条河流的景之美逐步为外人所知,就说明藏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变化,藏区发生了缓慢但渗透性极强的转变。/藏区人民顺应时代,抓住机遇,脱贫致富。
【例题】《古镇随想》文章是如何借“酒”来表现古镇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①酿酒的缘由1分——古镇偏僻幽美或寂寞宁静的生活状态(人文环境)1分
②酿酒条件和技法的独特(或二郎镇人造美酒,技法灵异,如有神授)1分,展现出古镇特殊的风土人情(或地理自然环境)1分。
③饮酒思源1分,回顾古镇悠久深邃的历史1分。或航道,战争,美酒1分表现了古镇悠久的历史1分。
④借品尝老酒1分,展现古镇厚重的文化内蕴1分。或品尝老酒,品尝千古赤水1分,表现古镇深深的民间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分。
4、作用类考察新形式
【例题】《三条河流》文章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情感增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