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南通市小海小学张蓓蓓
【教材分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宋代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全诗四句话写云、雨、风、水,生动形象;写山、船、地、楼,句句求实。全诗短短28字,就向我们描绘了一场西湖骤雨急来急去的动人情景,有声有,有动有静,有景有情,足见诗人高超的遣词造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积累,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古诗词教学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特别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古诗,诗意浅显易懂,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也通过朗读古诗就会明了,因此本次教学我将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再通过诗人写作背景的引入,让孩子们初步知道诗人“我手写我心”,从而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练习依据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知晓诗的大致意思,掌握“翻墨”和“跳珠”这两个词里的比喻修辞及其在语境中的作用。
3.通过文本细读,准确地还原诗歌画面,并在此基础上感受诗人的豁达胸臆,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及诗人之心朗读出来。
4.感受苏轼其人其诗其书。
【教学重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教学难点】古诗文高度概括、精练含蓄的特点,以及时代的变迁,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教学过程】
一、激趣质疑,提炼诗眼
1.板书课题,齐读诗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酒醉”)
2.交流课前预习的苏轼的资料。
3.诗人究竟为何而醉,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猜字游戏”,引出对“醉”字的起源的解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更是巧妙地过渡到本课的教学,揭示了这首诗的“诗眼”。)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能将诗读准确吗?并试着将你对诗初步的理解表达出来。指名读,评价。
2.讲解:第一、二两声古代统称为平声;第三、四两声统称为仄声。平声通常读得长。仄声通常读得短。
3.按照这个规律读一读。
4.指名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初读是学生感受文本的重要环节,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背文本读通顺。这是学生文本对话的第一个回合)
三、品词读句,体会“景醉”
苏轼也和你们一样看到了这场来去匆匆的骤雨,可他却抓住了每个精彩的瞬间,将它们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写得十分精妙!请同学们再身临其境读读,出你最欣赏的诗句,写下你的感受。
(视学生的回答交流各句)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黑云翻墨未遮山】
1.这黑云和翻墨之间有怎样的相似之处?
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未遮山”说明什么?
(颜;形态;变化过程)
(云是黑的,黑得像墨一样。一层层压了下来。)
(变化速度都很快)
3.师:我们透过“翻墨”这个词,看到了黑云翻滚,听到了雷声轰鸣。这真是一幅有声有的画面。(板书:诗中有画)你能有声有的读好这句诗吗?
【白雨跳珠乱如船】
1.学生回答
2.看图听录音,
师述:你看,刚刚还是黑云翻墨,转瞬之间就变成白雨跳珠。这雨真是()
漫天白雨突降,就像(万颗珍珠散落),在互相(碰撞)、在(反弹)、在(迸射),充满着(活力),充满着(生机),这真是()。
(1)与黑云对话——跳珠从哪里来?
(2)与刚跳到船上的水珠对话——跳珠你要到哪里去?
(3)你们怎么跳得这么乱呀?
(4)让我们一起将跳珠的美、跳珠的来去活泼深深地留在心底。指名读。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对语言的独特体验,为学生创设了生动逼真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3.师小结:简简单单的一个“跳”字,普普通通的一个“乱”字,就勾勒出了一幅动态的画面。真是一字妙用,意境皆出啊!
4.这场雨带给诗人太多的的感受,谁再来吟一吟这句诗。
5.十五年后,苏轼重游西湖时,还特意写诗怀念这一刻,他说——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6.让我们记住这份感动与怀念,读诗。
【卷地风来忽吹散】
1.你看到怎样的细节?学生说说
(“卷地风”是一种气势,是一种豁然开朗,是一种豪迈之气。)
(“忽”是突然之间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之快。)
2.这风真不是一般的风啊,出示:卷地风____,一眨眼,它吹散了____,吹走了____,吹来了____。这真让我____。学生讨论后说。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上建立起各自对古诗的最初理解,同时用自己的语言来置换诗句,对场景进行描述,为学生创造了实践语言的机会)
【望湖楼下水如天】
1.云散了,风停了,雨止了,这时站在望湖楼上,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
2.学生说
3.(出示图片)创境引读。
水如天一样的明净透亮,雨过天晴,西湖水是那样的明亮清澈。指名读
水如天一样的开阔无边,天无边,水无边,水天相接。指名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意思水如天一样的蔚蓝,天蓝蓝,水蓝蓝,水天一。指名读
水如天一样的平静,天上再没了狂风大作,水上再没了大雨滂沱,水如天一样的平静。指名读水如天一样的美丽,天上彩虹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水上是映日荷花别样红,天堂美景美如画啊!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
4.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陶醉,钟爱西湖的大诗人苏轼又一次醉了,这回他是醉在了西湖的景中。(板书“景醉”)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苏轼禁不住提笔写下了千古名篇(出示全诗)。
6.醉于酒,醉于雨,醉于景,那富于变化的西湖,醉出豪情万丈。(读诗)
此刻,我们仿佛也醉了。(生齐背)
(设计意图:诗歌语言凝练,富于韵律感,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利于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语感。)
四、回归整体,深华“心醉”
1.师:咱们读诗不光要读出“诗中有画”,还要读出诗中的“话”来。(板书:诗中有“话”)
要想听出这首诗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我们还需离诗人近些,再近些。
2.出示写作背景
3.历史上无数诗人在失意或悲伤的时候,总会借酒消愁,吟诗抒怀。可是苏轼经历了如此大的挫折,在诗中却不见一个愁字,面对暴风雨,诗人坦然的说,诗人潇洒的说,诗人大声的说?学生说。这是怎样的一种陶醉啊!
4.此刻,你对“醉”字又有怎样的理解?为自己的豁达、开阔的心境而醉也。(板书心醉)5.小结:是啊,江上一时黑云翻墨,转眼间又是碧水蓝天,在苏轼眼中,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面对人生的坎坷、逆境,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宠辱不惊、乐观豁达的心态,并把这种豪情借着这场雨抒发了出来。
6.学了这首诗,你想说?
(设计意图:准诗中的契合点,进行概语、总结、回归、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五、拓展延伸,补充《饮湖上初晴后雨》
1.第二年,苏轼又来到望湖楼边饮酒观景,再次领略了西湖晴雨变幻的美景,他兴奋地把这一切又写了下来。看!就是这首诗(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
2.生读,稍作解释。
①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方好——正显得美。
③空蒙——细雨迷茫,若隐若现的样子。
④西子——西施
⑤亦奇——也显得奇妙。
那水波荡漾的晴天,景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
3.比比两首诗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4.读读老师写的诗。
(设计意图:课堂之外天地宽,让每个学生对诗歌作品的独特体验延续到课外,让他们在更广泛地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获得心灵的丰盈,才是诗歌教学的真正目的。)
六、布置作业
1.喜欢吟诵的你,把这首诗背诵给你的好朋友和亲人听。
2.喜欢书法的你,可以把诗写成书法作品。
3.喜欢搜集信息的你,可以以“苏轼诗词”或“西湖诗词”为专题做一份手抄报。
4.喜欢音乐的你,还可以把诗配上自己喜欢的旋律唱一唱……
(设计意图:把代表教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作业的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种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七、板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酒醉景醉心醉
【教学反思】
淡化预设,关注生成。在教学实践中,当我们拿着精心设计的教案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时,学生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给老师毫无准备的意外。面对生成,我们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这是新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有的情怀。
积极引导,适度调控。在对话过程中,新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引导的职责,笔者认为此时教师的引导更重要。因为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生命体,受自身的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很深入,所以教师巧妙的引导必然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更精彩的“对话”。
关注过程,自读自悟。阅读教学中有效、生动的对话,是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分享智慧的过程。深刻的感悟是进行积极、有效对话的前提。只有读得越多,想得越深,感悟才会越丰富。这样,对话就会成为“一口泉眼”,不断涌出鲜活的水来。教学中,当学生提出疑问后,我没有告诉学生答案,也没有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巧妙的把问题扔给学生,给学生充分“悟”的时间,鼓励、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对文本中的画面、情感、意境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悟,与诗
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所以后来学生的一次次对话都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此课参加南通市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九届六次学术年会现场观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