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4、进行适当的拓展,学习品析诗句,自主朗读表达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通过自学,逐字逐句解释,理解诗意,学会背诵。
2.注意古今词义变迁,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 赛诗激趣、初涉雨诗
自从学校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来,同学们都争相与诗文为友,背诵了大量的古诗,课前你们敢和老师比赛背古诗吗?
(学生跃跃欲试。)
这么有信心,那我先开始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首诗可是和雨有关联的,你们也能背诵这样的诗句吗?
学生争相背诵,教师相机点拨,营造浓浓的赛诗氛围。
小结:同学们积累的古诗真不少啊!这么多的雨诗中有让人心情舒畅的斜风细雨,有纷纷扬扬令人思绪万千的黄梅雨,还有令人称奇惊叹的滂沱大雨。雨千姿百态,在不同诗人的眼中也总是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宋代著名诗人苏轼走进一场特别的西湖雨。
一、揭示诗题,简介诗文
板书课题,提示“望”字第三笔是竖提,没有点。“醉”字左边的“酒瓶”中可不能少了一横啊!
(学生齐读诗题)说说诗题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时间、地点、事件,6月27日苏轼在西湖边的望湖楼上醉酒题诗)
师生交流资料,加深对作者及此诗的了解:1.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写作风格(能更好了解这首诗的写作特点)2. 苏轼对西湖的喜爱(了解苏轼写西湖雨的心情)
二、探索大意,感知雨骤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提示要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意思 指名读(指导发音“遮”、“卷”)
再指名读(提示诗的节奏)
学生点评后,教师小结:读诗不仅要读得正确,还要读出节奏,诗韵,这样读诗就叫“有板有眼”,还想读读吗?
学生自由练读。
刚才老师发现╳╳同学读的特别认真,就请你当回小老师领着大家一齐读读。
2.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读了这么多遍,相信同学们也一定有所发现,接下来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结合你的发现想象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师范读,生想象画面)
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这是场急雨,黑云翻滚、雨大风大,来得快去得也快)
三、品词读句,联景悟境
苏轼也和你们一样看到了这场来去匆匆的骤雨,可他却抓住了每个精彩的瞬间,将它们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写得多么精妙啊!请同学们再身临其境读读,出你最欣赏的诗句,写下你的感受。
(视学生的回答交流各句)
1.“黑云翻墨未遮山”
这个“翻”字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翻滚、涌动、云翻墨滚……)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平时有见过吗?(生说)从“黑云翻墨”中,还让你感受到什么?(乌云黑压压的来势迅猛)谁能读出这种气势? (个别读、男生读、齐读)
这句中的 “遮”是个生字,你能用“遮”组成哪些词语呢?(生组词)诗中什么遮什么? (乌云遮山)下雨前遮住了吗?(没有)你是从哪看出的说说你的理解。
这样翻滚来势汹汹的黑云却都来不及遮住山头,这场雨来得还真是够快的了。
2.“白云跳珠乱入船”
(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
(看到了雨很大)从哪里感受到?(“乱”字)乱字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雨急)急到什么程度?乱到什么程度?请看屏幕!
(2)播放“骤雨”的课件
看到这个画面,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样的雨啊!(倾盆大雨、狂风骤雨……)诗人在诗中
是怎么形容的?(白雨跳珠)你喜欢哪种?
借助课件,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影像,想象“象跳珠样的雨是什么样的”,并在反复的读中对比自己的想法和诗人的表达方式,感受“跳”字中蕴涵着雨大而急以及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交流后教师引入资料:苏轼本人也非常的喜欢这句,直到15年后重游西湖他还念念不忘,特意写到“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可见诗人对这首诗的喜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