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优秀教案第【1】篇〗
读懂诗题,把握背景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首诗,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诗题:示儿    题临安邸)
(师指名朗读诗题)
师:学习这个单元我们要主动查相关资料。请问“示儿”是什么意思?
生:给儿子看。
师:第二首诗是《题临安邸》,看到这个“题”字,你能想起以前学过的另一首诗吗?
生:四年级有《题西林壁》。
师:这个“题”字怎么理解?
生:题写。
师:“题临安邸”就是题写在——
生:题写在临安的一家旅店里。
师:临安就是——
生:(读注释)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
师:谁了解南宋?
生:南宋是中国历史上北宋后面的一个朝代。 
读通诗句,读懂诗意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首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生练习朗读。师指名朗读,并正音、指导。)
师:课前我们查了资料,课文旁边也有注释,同学们现在能不能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概意思呢?请先和同桌试一试。(生同桌说诗句意思)
师:《示儿》这首诗中有个“九州”,还有个“中原”,它们是什么关系?
生:“九州”是古代中国分成的九个州,就是全国的意思。“中原”就是南宋失去的国土。
师:也就是说,中原是九州的——
生:一部分。
师:只有北定中原,九州才能——
生:统一。
师:用诗中的词回答就是——
生:“九州同”。
师:“乃翁”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指的是谁?
生:“你们的父亲”,就是陆游自己。
师:再看第二首诗,这首诗中出现了很多地名,“临安”“杭州”“西湖”“汴州”,结合课前预习,你能说说它们的关系吗?
生:临安就是杭州,那里有个西湖。
师:西湖是个怎样的地方,你们去过西湖旅游吗?
生:去过,那里特别美。
师:人们都说,上有天堂——
生:下有苏杭。
师:欲把西湖比西子——
生: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可见,在历史上杭州一直很有名,而西湖又是杭州最美、最有名的地方,实在令人向往。
那么汴州呢?
生:汴州就是开封,北宋的都城。题西林壁教案
师:没错。第一首诗里有一个词,和这个“汴州”很有关系。你知道是哪个吗?
生:中原。
分步解读,读出诗情
1.学习《示儿》
师:(出示《示儿》)请大家静心读读诗句,不放过任何一个字眼,想一想,哪个细节最打动人?
生:最打动我的是陆游明明说了“万事空”,却依然想着祖国统一。
生:最后一句最打动我。陆游说“家祭无忘告乃翁”,说等到祖国统一的时候,请儿子们告诉
他这个消息。
生:这一句让人仿佛看到陆游的子孙在祭拜他们父亲的场景。
师:读着诗句能想到画面,了不起!带着这份感动,请你读《示儿》。
(一生朗读,全班朗读。)
师:很整齐,很流畅,但缺了些感觉。一起再看看诗句,对这个“死”,大家理解吗?
生:理解。
师:其实,对这个字,(板书:死)我们的理解都还不够。想象一下,一个85岁的老人,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了,他会怎么对自己的孩子说话?
生:有气无力地,气若游丝地,奄奄一息地……
师:带着这样的感觉,我们再读诗句。
(生再读,进步明显。)
师:这个老人就像一盏油灯一样,灯盏里的油已经耗干了,那微弱的灯火眼看就要熄灭了。他也知道,一个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为什么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在惦记着国家的事呢?
生:他很爱自己的国家。
生:他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师:是啊,这是他一辈子的心愿。我们看,很多年前他就曾这样写道——(出示)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
(生朗读)
师:南宋小朝廷主张对金“求和”,以求苟安,这就好比那象征着战争的太白星收起了光芒一样。陆游知道,这样一来,他以身报国的志向也不可能实现了。多么令人悲愤啊!继续看——(出示)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生朗读)
师:陆游的年纪越来越大了。但是,他的雄心壮志并没有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衰退,他说死了以后还可以作鬼中的强者,继续和敌人搏斗。这是怎样一种豪情!(出示)
砥柱河流仙掌日,死前恨不见中原。——《太息》
(生朗读)
师:这个时候,陆游已经是74岁的老人了。他知道,自己的日子可能不多了。这年秋天,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唯一的憾事,是怕死前看不到祖国统一!(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