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9《古诗三首》
1.《暮江吟》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中,描写傍晚时分江面景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其中“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夕阳的余辉铺洒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描写月夜美景的诗句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怜”的意思是可爱,“真珠”指珍珠。诗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景十分生动,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题西林壁》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见是不一样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因为。这句诗意思是:之所以不能够认清庐山,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要认清庐山全貌,就必须站在庐山之外。告诉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观察,不能只看一面。此道理用俗语可以概括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全诗寓理于景,含义深刻。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引用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强调习作要多角度观察,多方位描写,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3.《雪梅》作者宋代诗人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ng),骚人阁(gē)
笔费评章。”“降”意思是服输。“骚人”指诗人,“阁”同搁。这两句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互相竞争。诗人难以评议高下,只好停笔思索。最后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议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逊”的意思是不及,比不上。诗句意
思是:其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又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这也
是诗人“费评章”的原因。这句诗用对比的手法也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
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题西林壁教案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铺”字准确地写出了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用“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5.①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②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6、jiàng下降、从天而降xiáng投降、降服
7、其它含有哲理的诗句: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人生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
逢生”。
10《爬山虎的脚》
1.《爬山虎的脚》作者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稻草人》等。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脚的特点:先讲脚的位置、样子、颜,再讲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向上爬的,最后讲脚的变化。
2、叶柄(bǐng)弯曲(qū)歌曲(qǔ)萎(wěi)缩均(jūn)匀
3、“嫩”的意思有①初生而柔弱:娇嫩,如嫩叶、嫩芽;②指某些食物烹调时间短,容易咀嚼:如这鱼片很嫩;③阅历浅,不老练:如他担任总指挥还是显嫩了一点;
④颜浅:如嫩红、嫩绿。
4、“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漾”的意思是水面微微动荡。课文指爬山虎的叶子被风吹动,好似波浪一样在晃动。
6、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脚触着墙→细丝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7、新鲜:①刚生产的,未变质、未污染或未加工的。例:这块肉很新鲜。
②(事物)出现不久。例:电脑在大城市里已经普及,但是在偏远山区还是个新
鲜事物。
8、近义词:舒服—舒畅均匀—匀称空隙—间隙漾起—荡起牢固—坚固
休想—别想
9、描写植物的四字词语:亭亭玉立、姹紫嫣红、绿草如茵、含苞欲放
10、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答:如第2自然段对爬山虎的叶子的颜的描写:“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等。对叶子的样子的描写:“叶尖一顺儿朝下”“不留一点儿空隙”等,都写得十分细致。第3自然段又细致入微地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写爬山
虎的脚的样子:“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等。第4自然段中写爬山虎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使用“触”“巴”“拉”等动词也可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细
致。
11《蟋蟀住宅
1.《蟋蟀的住宅》一文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他还是昆虫学家。他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文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这样写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表达了他对蟋蟀的赞赏、敬佩之情。
2.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①蟋蟀住宅的特点;②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这两方面内容。
3、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答:①蟋蟀的住宅本身是个伟大的工程。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②蟋蟀的住宅耗时耗力,从十月一直到冬天,都在建造、整修。③蟋蟀用来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那样简单,而修建住宅的工程这么庞大。从这巨大的反差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蟋蟀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
4、全文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的特点。如将别的昆虫和蟋蟀比较,突出蟋蟀住宅的讲究和建造不易。“最多九寸深,一指宽”,列举数据写出了住宅小巧的特点。
5、弹:dàn子弹、弹药tán弹琴、弹性扒:bā扒土pá扒手
6、随遇而安:随,顺从。遇,遭遇。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蟋蟀不随遇而安,不愿意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选择住址,自己一点一点的挖掘。这也点明了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
7、反义词:临时—长期隐蔽—暴露柔弱—强壮平坦—崎岖
粗糙—光滑干燥—潮湿伟大—渺小增长—减少
8、赞美蟋蟀精神的四字词语: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坚持不懈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1、保护好视力的建议:
①早上起来坚持做眼睛保操。
②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坚持间隔40分钟,让眼睛休息10分钟。
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天可以适当的远眺一到两次,每次各十分钟,让眼睛彻底的放松。第四,养成午休的好习惯。
④阅读时间勿太长,特别是不能长时间看电子产品。
⑤注意补充含维生素A类丰富的食物。
2、爱护眼睛的宣传语:
①爱护眼睛,一生光明。②亮丽的眼睛,亮丽的人生。
④爱眼护眼始于心,科学用眼践于行。
语文园地三
1、交流平台:《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两篇课文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留心观察,才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文章。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非常重要。“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
...叶子长大,就变成了嫩绿的”一句主要是连续观察;“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一句主要体现是细致观察。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鼻子闻,用心想。“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主人在上面弹琴,享受生活。这样的想象令人难忘,也反映了作者对昆虫特殊的爱。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2、词句段运用:
(1)连一连:狗窝、鼠洞(窝)、鸟巢(窝)、猪圈、马厩jiù(圈)、鱼塘、牛棚(牛圈)、虎穴。
补充:鸡舍、蛇洞、羊圈
(2)体会加点字表达的不同意思:“逐渐”写出了时间的推移,变化的过程;“最多”写出了蟋蟀的住宅不都是九寸深,而是最大深度是九寸。“逐渐”“最多”等修饰性的词语,主要表现出作者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也体现出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3、日积月累:(背诵与秋天、气候有关的谚语)
①立了秋,把扇丢。②二八月,乱穿衣。③夏雨少,秋霜早。
④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⑤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⑥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习作:写“观察日记”
关键1:“观察日记”
小朋友,你知道日记吗?从字面理解的话,日记就是把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日记常以第一人称——“我”记下当天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或所想的
事情。日记有相应的格式,通常由书端和正文两个部分组成。
书端是专门写日记的日期、星期和天气的。先写日期(年、月、日)、星期,再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
(例:6月26日星期五晴)你也可以参考教材《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和《蟋蟀的住宅》课后“阅读链接”的写法。
观察日记只是日记中的一类哟。我们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把观察到的事物的变化记录下来。
关键2:“连续观察”
连续观察,是观察日记的基础。既然是连续观察,那一定不会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而是长时间连续对事物进行观察。通过细致的连续观察,你一定能够发现你所观察的事物的变化,你也一定会对你的发现惊奇不已。
小朋友,在你观察的时候,不要只用眼睛去看哟。在观察一个事物的时候,根据具体的情况,我们还可以用鼻子去闻一闻味道是否有变化;用耳朵去听一听它发出的声音;用舌头去尝一尝它的味道;用手去
触摸一下它,感受它的软硬、冷热、厚薄……最重要的是,还可以用心去感受你那时的心情。只有调动全身的感官去观察,你才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关键3:“准确形象”
首先,我们要注意观察的准确性。所谓“我手写我眼”,就是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就写什么。所写事物的特点,事物的变化都是准确的,不能胡编乱造,异想天开。其次,怎么才能够把事物写得形象呢?你可以尝试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你所观察到的事物,写得生动,写得好玩儿。
写作提示:
(1)选择你想观察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
(2)写日记时,可以用上表示时间的词句“某月某日”“经过三天的等待”“漫长的一周过去了”等,也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刚才”“之前”“然后”等,把观察的过程衔接起来。
(3)将事物的变化写清楚、写具体。
(4)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日记写生动。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