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教案 | ||
教学 目标 | 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的拼音与书写。 2.弄清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让学生到文章的顺序。 4.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5.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 | |
教学 重难点 | 弄清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到文章顺序,初步体会课文情感。 | |
教师个性设计 | 学生活动设计 | |
板块一---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吧! 板块二----字词整理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单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生字。 1、易读错的字 2、易写错的字 3、读词语 骤雨:骤,急速。下得又大又急的雨。 8反义词 临时—长期 隐蔽—暴露 柔弱—强壮 平坦—崎岖 粗糙—光滑 干燥—潮湿 伟大—渺小 增长—减少 板块三----课文整理 1. 《暮江吟》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中,描写傍晚时分江面景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其中“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夕阳的余辉铺在江面 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描 写月夜美景的诗句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怜”的意思是可爱,“真珠”指珍 珠。诗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景十分生动,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题西林壁》作者宋代诗人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 度看庐山,所见是不一样的。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缘”意思是因为。这句 诗意思是:之所以不能够认清庐山,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 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要认清庐山全貌,就必须站在庐山之外。告 诉我们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观察,不能只看一面。此道理用俗语可以概括为“当局者迷,旁 观者清。”全诗寓理于景,含义深刻。 3. 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引用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强调习作要 多角度观察,多方位描写,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板块四----背诵整理 背诵与秋天有关的谚语: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板块四----巩固练习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īng jīn)上。茎上长叶柄(bǐng bìng)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zháo zhe)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来是直的,现在弯曲(qū qǔ)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 一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对的打“√” 二 加点的句子表达有新鲜感。把_____比作_______,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叶圣陶爷爷经过仔细的观察,终于有了发现。请把他的发现用“_________”画出来。 三 “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巴”字用的好,好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流最喜欢的课文 题西林壁教案展示预习 小组交流 开火车读词语 说说文章的主题。 体会文章顺序 讲讲画面 说说文中写了什么 小组赛背 练习巩固 | |
自主反思: |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4-12-23 19:56: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上一篇: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设计《2-4.谦者自知》
- 下一篇: 5.4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1)教案
实时天气 2024-12-23 19:01:13发布
北京
-
温度:-7℃~7℃
东北风
-
明天晴
5 南风
-
后天晴
5 西北风
3-4级转 -
大后天多云
2 西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