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裁、时代背景和结局三个方面分析《长恨歌》与《长生殿》之不同
作者:***
蜡笔画简单又漂亮风景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26期
        摘 要: 唐代白居易和清代洪昇分别以不同体裁对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进行了同而不同的描述,赋予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理想化的彩。作者从正面对这两位颇受争议的帝妃给予了“情”的肯定,李、杨的形象历史上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洪昇的《长生殿》进行对照,以三个不同变化为例进行分析,体会其发展变化背后蕴含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长恨歌》 《长生殿》 体裁 时代背景 结局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之久,造成了沉重的社会灾难。唐明皇、杨贵妃作为当时社会中地位最高的人物,尤其特殊的帝、妃身份使他们作为文学形象不断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且其形象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生演变。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形象在历代文人的加工润之下愈加丰满、完善,在历史形象的基础上糅合了时代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其中成就较高且较完整流
传至今的有笔记小说体裁的《长恨歌传》、诗歌文体的《长恨歌》、戏曲形式的《梧桐雨》和《长生殿》。白居易和洪昇既尊重历史又超越历史,赋予杨贵妃和唐明皇一定的理想彩。杨贵妃在白居易的笔下从红颜祸水的形象提升到俏丽的佳人形象——“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此外,作者进一步将唐明皇提升到重情、痴情的帝王形象——“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清代洪昇的传奇《长生殿》正是在《长恨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化“长恨”为“长生”,全剧着重刻画出集美貌、才气于一身的杨贵妃追求专一爱情的形象,正如唐明皇在剧中的赞誉“妃子,妃子!美人韵事,被你都占尽也”。同时洪昇对于历史上这位“占了情场,弛了朝纲”的帝王给予宽容之态。此外,作者更是集中笔墨刻画明皇对贵妃的相思之情,最终二人在月宫重逢,使得他们的爱情得以长生。
        一、体裁不同
        虽然《长恨歌》和《长生殿》描述的内容和表达的历史意蕴是一致的,但由于诗歌文体和传奇体裁的不同要求和限制,使得两篇作品在塑造唐明皇和杨贵妃这两位主人公的形象上有了不同特点。这两篇作品的作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在特定文体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塑造出理想中的唐明皇和杨贵妃。
障碍跑教学设计        《长恨歌》作为长篇叙事诗,由于篇幅局限,情节内容较为简单,全诗有详有略。作者用凝练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描绘出杨贵妃的倾城之貌,进而着重叙述唐玄宗失去杨玉环之后的寂寞感伤,并且以景物随季节的变化反衬唐明皇的悲苦之情。唐明皇与杨贵妃无法实现的爱情留下了永难消解的“长恨”,所以作者在诗歌的结尾处点出了全诗的主题:“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此处以“长恨”结束全诗,将李、杨二人的刻骨相思变成了绵延不绝的遗憾,李杨的爱情得以升华,同时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诗歌以“长恨”命题的巨大艺术魅力在此得以凸显。
        洪昇的传奇《长生殿》篇幅的限制相对较少,可以展开事件,从不同角度塑造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形象。剧中成功塑造了杨贵妃与唐明皇的形象,《长生殿》较之《长恨歌》,两位主人公的形象愈加饱满生动,杨贵妃从单纯的貌美发展为集美貌和才情于一身的贵胄名家之女,妒忌、争宠的个性使得杨贵妃从诗中走了出来,成为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生动活泼的人,人物形象更丰满。唐明皇在洪昇的笔下频繁与政治联系,作为政治主宰者的明皇更加突出,此外作者大量描写了明皇对杨贵妃的哀思,使得唐明皇重“情”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从结构来说,《长生殿》的前半部分是实写,主要描述李、杨的悲剧爱情,后一部分虚写,主要描写李、杨的相互思念之情及悔恨之情。长达五十出的《长生殿》以叙
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为主,以朝政之事为副,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在浓烈的抒情中最大限度地表达出主人公内心的感受,从而真实展现封建帝王与妃嫔的爱情生活,塑造出具有高度艺术真实的唐明皇和杨贵妃。而且《长生殿》打破了元杂剧全剧由一角独唱,每折由一人独唱的体制限制,采用了较为灵活的方式,从而更有利于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
        二、时代背景不同
        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这种普遍存在会以某种感性的形式影响到这一时代人的心理和思想感情,进而影响文学创作。从《长恨歌》到《长生殿》李、杨形象转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以及社会思潮的变化,感受到封建礼教的没落及推崇思想解放和人文主义精神时代的到来,其变化原因主要是时代背景的影响及作者本人的心理情感。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诗人,目睹了安史之乱后的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从而更加怀念之前的繁华与昌盛。唐明皇与杨贵妃作为安史之祸的肇事者,又是之前国家昌盛的主宰者,在他们身上寄托着白居易等一批中唐士人的理想与追忆,因此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历史的原貌重塑李、杨的形象,使《长恨歌》成为一篇以咏叹李、杨爱情为主的,充满
感伤情调的长篇叙事诗。作者对逝去的繁荣的追忆是其无法消解的遗恨,这种“恨”在其作品中自然演化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洪昇生活于清代初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在封建社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肯定私欲的合理性,否定压制人的封建伦理观念,这种启蒙思想影响了当时一大批士人,洪昇的观念中也融入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因素,因此作者在继承白居易诗歌内容和意蕴的基础上,对李、杨二人有了不同的把握和理解,在《长生殿》中突出反映了当时社会提倡个性解放、肯定人欲的思潮,进一步肯定了“情”的存在,赋予了唐明皇和杨贵妃最浓烈的情感。作者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同时改变了故事的结局,让唐明皇与杨贵妃能够悔悟,在神仙的世界作一对并蒂莲。
北京有什么好吃的
        三、结局不同
        洪昇化“长恨”为“长生”,在白居易的基础上进一步圆满了李、杨的悲剧爱情,这是《长恨歌》与《长生殿》最明显,也是最值得考究的变化。
        从《长恨歌》到《长生殿》,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都是特定政治背景之下的产物,爱情与政治在这两位帝、妃身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两位作者都是大工图书馆
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想成分进行人物虚构,使得唐明皇与杨贵妃这两位历史人物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具有了艺术真实。尤其安史之乱后,唐明皇传位于太子,他的肩上不再承担天下苍生的重担,而杨贵妃也不再是帝后之身份,从政治的阴影中脱离出来,他们成为爱情的自由身,因此有了“长恨”到“长生”的发展,弥补了现实的遗憾,这对在历史上不被祝福的鸳鸯才可以双宿双飞。
        杨贵妃多体现为女性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唐明皇更多地肩负着对天下百姓的政治责任,其对爱情的执著受到政治的约束,因此唐明皇的形象多体现为对政治的追求。二者的对立性使其爱情的悲剧具有了一定的现实必然性,他们二人的爱情在那个特定政治背景下无法避免厄运的摧残。作为帝王,爱情只能是政治责任的附庸,因此杨玉环的牺牲也是必然的,如《埋玉》中所述的“百年离别在须臾,一代红颜为君尽”。两位作者对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都给予了自己的期望,使拥有至高身份却对爱情不能自主的帝、妃在虚拟世界中圆满了自己的爱情。洪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给予了美好的结局,让他们悔悟后在月宫重逢,化“长恨”为“长生”,正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长生殿》中唐明皇和杨贵妃形象的塑造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在长达五十出的剧本中,作者将主人公的爱情与一定的政治生活背景交叉阐述,保持了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打破了原来单一化的性格,赋予
了人物复杂的性格,塑造出了真实鲜活的历史人物。
        总之,取材唐明皇和杨贵妃故事的各种文体不在少数,但是堪称经典的莫过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清代曲学家洪昇的《长生殿》。白居易和洪昇都是在社会大动荡之后进行的创作,他们处于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因此在作品中塑造的男女主人公具有了相似又不同的姿态。我认为,从《长恨歌》到《长生殿》,唐明皇和杨贵妃形象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人物形象的变化与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息息相关。白居易与盛世擦肩而过,他清晰地感受到盛唐坍塌的震撼。《长恨歌》使得李、杨的爱情获得广泛的意义,李、杨的形象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一步神化。《长生殿》在《长恨歌》的基础上丰满了人物形象,给予了这对颇受争议的帝、妃正面的理解,杨贵妃的才华和大义深入人心,唐明皇对杨玉环刻骨的怀念更是清晰可见,这怀念既是对爱人逝去的悲伤,又是对自己曾经辉煌的缅怀。他悲悼失去的权力,失去的美人,失去的盛世……这对以后文学作品中李、杨形象的塑造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李、杨的形象也具有了艺术典型的作用,李、杨的爱情更成为古往今来伟大爱情的范式之一。从《长恨歌》到《长生殿》,我们感受到在人物形象不断发生变化的背后,封建社会走向没落、民主思想张扬的信息。作者安排他们二人在月宫重聚的结局,正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只有这样超越生
死的爱情才更具有惊心动魄的力量,李、杨的形象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亚铁盐        参考文献:
        [1]吴晟.不同文体对同一题材的表现比较——从《长恨歌》到《长生殿》[J].广州大学人文学院,2007,(10).
        [2]钟东.论《长生殿》中的杨玉环形象的塑造[J].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1998,(5).
        [3]谢柏梁.从《长恨歌》到《长生殿》[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4]洪昇.长生殿[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海带猪骨汤        [5]胡世厚.绝代佳人的颂歌——论洪昇《长生殿》中的杨玉环[J].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2,(4).
        [6]王霞.从《长恨歌》到《长生殿》——以接受美学视角看李、杨故事在中国古代文
学中的演绎[J].名作欣赏,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