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
是对2023高三二模静安作文题解析及范文,从题目类型、关键词、界定概念、漂亮标题、素材积累及佳作展示等方面解析。展示6篇佳作。1篇64分,3篇63分,1篇62分,1篇61分。且每篇都有老师的简析。
【原题呈现】
23.作文(70分)
甲:道路坎坷不平,人心也不平,这世上大概只有水是平的。
乙:水也不平。你没看到,高处的水和低处的水根本就不在一个平面。
上面的对话引起了你哪些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1.题目类型:比喻类 思辨型
2.关键词句:人心也不平(平与不平)
3.界定概念:
平:本义是乐声舒缓、气息舒徐,引申泛指安舒、宁静,又引申为表面高低相等、没有高低凹凸的地势(平原、平地)、使……宁静/平静、使……高低相/平坦、齐一、用武力平定、公正/使公正合理等。材料里“道路坎坷不平”的“平”是平坦,“人心不平”的“平”是平静,也可以说人所具有的道德素养未必一致。“只有水是平的”的“平”是高低的相等。
不平: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情况。从材料看,道路不平和人心不平,是我们这个世界境遇的客观复杂,每个人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也会遇到不一样的人,所以我们不可能在后天要求所有人能够得到绝对一致的待遇。而水代表的就是每个人所面对的人生起点是复杂的,不同人会生活在不同的人生高度下,所以我们不得不做出的判断就是我们会遇到这样不同的起点,有些人的出生就是我们所无法达到的终点。
为什么说道路坎坷不平,人心也不平,人心也不平,这世上大概只有水是平的?(看到不平,也看到平上海高考作文)
①这是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阐述了不平的现状,强调事物间的差异性,给个貌似平的方向,不过是表象。这是寻求超脱,求平之中显现难平的心绪。
②不平是种普遍现象。即使机会平等是被我们所兑现执行的正义,但我们会遇到客观之间所具有的不平的冲击。不平是这个世界不可能被否定的底层中立的事实。如我们在主观上拒绝于不公,过度渴求结果的平均,那这种过度的平等的渴求会让我们在奋斗中产生挫折感。
③路有平与不平,心有平与不平,既是事实体验,也是个人认知选择。平整又平静的流水,也在奔流之中分出高低,平只是暂时居于一隅的状态,水无可奈何地顺着地势奔流,人亦别无选择地沿着岁月轨道成长,高与低在时间中沉淀,塑造出难以逾越、泾渭分明的人生分界线。
为什么说水也不平?(看到全不平)
①这是彻底地否定了平的存在,用更冷峻的视角去审视不平的外部世界与内在心灵环境。这
是守清醒,道不平之理,心已持平。
②世路坎坷不平,自然之理,总要有变化、才会有挑战。在路上最可贵的是历练附赠了不同的风景,满足好奇心和进取心,也避免了单调重复导致的枯燥沉沦。这意味世间不平路,心中不平情,恰是运动状态下才有的积极体验。
③道路不平,人心不平,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偶然性境遇,这会给我们带来努力结果的偏差。而水的高低不同代表的是人的起点不同,这种不平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两者中,水的高低更加加重不平感,有些人的起点已经是很多人努力不到的终点,但我们要对世界有客观的预期,对公平具有正确的感知,才能让我们更加有效的努力。
④只看到不平,看不到平,这是典型的片面认知。片面认知,常遮蔽人的心灵,蒙昧人的智慧,导致常识缺失,误入歧途,甚至限入虚无主义。
当下的我们应该怎样做?
①我们要明确,如“平”与“不平”不存在了,世界也就不存在了。世事万物,呈现在人们眼里或心里,时平时不平,或平多不平少,反之亦然。这是平与不平的统一体。世事确有许多不平,
但总有某个时段是平的。当世事极不平时,就会有一种力量来打破不平,使其趋于平。
②在普遍存在的不平中,尽可能的激发自己的能动性,要学会包容不平,这才是我们最优的自我成长策略。现实生活中能保障的其实是程序公平------即相同程序结果带来相同的结果反馈。
③我们要知道世界本是个巨大的游乐园,遵循游戏规则才是融于游戏的奥义。面对坎坷不平,我们要打消便捷高效的路径依赖,在克服障碍的过程中,体会竞争和自我挑战的魅力。
④在不平的现实中,思考是顺势而为、随遇而安,还是逆势而生、积极进取,这是修炼内心的平和与人生版图平整的大境界。
⑤我们追求平本身是具有合理性的。因平是一种原则上公平的追求,是一种正义的表达。相似水平投入努力多的能带来更好的人生结果和境遇,强调后天努力带来的价值及规则平等-----机会平等原则。社会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可通过后天努力来获得自我阶层跃迁的机会。
4.漂亮标题
①起笔叠嶂开
②“平”心而论
③求平之中寻超脱
④踏平坎坷再出发
⑤以平心待不平人生
⑥道不平理,持平已心
⑦看似波澜不惊,实则腹有乾坤
5.素材积累
①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曽参
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周易》
③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敢问路在何方》
④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三国演义》
⑤世界上哪有公平,大地不是平的,是起伏不断的;河流不是平的,而是往下流;苍穹不是平的,而是圆的。世界各式各样,可是唯独没有平的,天地根本没有公平可言。------《平凡世界》
【佳作展示】
1.于不平处寻平衡(64)
①道路坎坷,人心曲折,不平之事常在。若能正视不平,保持内心平和,便能在起伏与波折中求得更高层面的另一种平衡。(概述材料,表明态度。)
②生活中,人心的偏见由认知局限造成,是难以避免的;道路坎坷,前行之路曲折,是到达彼岸的必经之路;自然界中的水也因其所处位置不同而出现不平,是其维度与层面皆异所致。因此,绝对的平坦与公平都是不存在的、难以寻。世间之物都因主客观因素呈现出“不平”的姿态。(阐述世间之物都因主客观因素呈现出“不平”的姿态)
③然而在这无数种“不平”中,我们依然能看出另一种层面的平衡。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每个个体都有其不平之处,但却正因其法则构成了整体化的生态平衡。每个人心中皆有因个人局限、环境因素等等所致的偏见,往往使我们自身展露出“不平”的表现,但正是人心皆不平这一普遍特质,对每个人而言皆会受到他人的偏见,于是形成了“平”之前进之路中,挫折与阻碍常在,道路坎坷不平,可恰恰是这样的上下起伏,使人能够不断调节,使之永远为相对平衡的状态而努力。由此观之,种种“不平”共同构成另一视角下更深化的“平”,人类也正是在曲折与起伏中寻求平衡。(阐述种种“不平”构成更深化的“平”,人类也正是在曲折与起伏中寻求平衡。)
④那么,我们应如何做,才能在不平之处到平衡呢?面对自我对他人的偏见,无需心生愧疚,只要正视偏见,并在生活中仍对他人保持发自内心的尊重真诚,不让偏见影响自身待人接物,这未尝不也是一种君子之风;面对他人对自我的偏见,应保持内心平和、理智看待。不过多苛责,因为偏见是人之常情;面对前行之路上的曲折起伏,应保持“不以物喜悲”之心态,坚定目标,同时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其调整,追求相对的平衡状态。(具体阐述面对种种不平,我们要坚定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追求相对的平衡状态。)
⑤即使生活中的“不平”无处不在,也应对“平”保持“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态度,以内心之平和实际行动寻求平衡。而此时到达的相对平衡之境界,较之绝对平衡,往往使更加稳定的,因为个体若永远拥有调节与平衡的能力,则相对平衡的状态便永远能够追求、到达。揆诸当下,我们处于处处充满不平的社会中,所应做的便是时刻理智、平和,从而提升自我。(联系现实,明确即使“不平”无处不在,也应以内心之平和实际行动寻求相对平衡。)
⑥愿我们皆能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宁,以己之平对物之不平,进而在“不平”的表象下寻得深层的、整体的“平”。(总结全文,发出号召。)
2.平己之内心,观不平世界(63分)
①路有不平者,蜿蜒坎坷,天黑路滑;水有不平者,庙堂之上,魏阙之下;人心亦有不平者,或叹“将军白发征夫泪”,或哀“吾生之须臾”,似乎,世上并无一物是平的。(概述材料。)
②究其根本,物之不平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如果深入社会考察,则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因为经历,认识之各异,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人感发不平之情。这样因不平之心抒发的不平之
情可能于世无害,但会引导人步向完全坑洼的精神世界。(分析因不平之心抒发的不平之情会引导人步向完全坑洼的精神世界。)
③《大学》有,“心正而后身修”,心正即是心平。一方面,心平代表着人有多元化的价值标准,不会因为个人之得失而陷入偏执。如果人可以多角度地看待事物,自会意识到“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理,在不平中寻到共同之平,如水之平在于其能处众人之所恶而几于“道”。相反,如果人陷入偏执,则会不自觉地为自身世界添上更多不平,进而自身与世界再不能平衡。(分析有多元化的价值标准的人往往心平,不会因个人之得失而陷入偏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