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关于“眼见为实”
目录
【原题】 (1)
【审题立意】 (1)
【实与虚】 (2)
【原因分析】 (3)
【如何趋利避害?】实践出真知,也出真相! (4)
【范文】3篇 (4)
【原题】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从立意角度来看,文意说的是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二者存在且二者同时存在。世界上有些事情,即使是自己亲眼所见到的也未必一定是真的。现象和本质往往不是一致的。有时候,恰恰是表面的现象掩盖住了事物的本质。对种种表面现象,我们必须用心思考,才不会被假象迷惑,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不至于犯错误。
真相与表象是辩证统一的,我们看到的表象即为真相,如饥肠辘辘的人,肚子饿既是表象也是真相,所以我们亲眼看到的表象未必就不是真相。
②推理过程:断定“只有将表象加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看到真相”。✓第一、不轻易相信看到听到的东西,要独立思考,保留自己的看法;✓第二、兼听则明,多观察思考,为自己的想法提供证据;
✓第三、实践出真知,用实际行动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实与虚】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观点,由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汉室皇族的刘
向就说过:“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说苑·政理》)”意
思是说,耳朵听到的不如亲眼看到的,亲眼看到的不如自己调查到的,自己调查到的不如亲手操作的。刘向在这里讲的是为官之道的。
●那么,眼见就一定为实吗?其实也不尽然。素材:
①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cuàn)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zèng)中而食之。少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tái)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吕氏春秋》)
一叶障目,不识泰山,就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有误解他人的时候,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②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却有那么一类图形长期流传于网络、报刊,能够瞒天过海般地骗过你的眼睛,让你觉得自己似乎变傻了。即便是你知道了其中的玄机,却无论如何也无法说服自己的眼睛,它们就是视觉错觉。每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召开的视觉科学年会上,都会评出当年最出的十大视觉错觉。
③《红楼梦》中有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意思:当你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的时候,那虚假的东西它甚至比真实的东西显得更真实。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事实甚至比存在的事实更显得真实。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全面地分析和思考,否则就可能以偏概全而判断失误。比如人们一般认为“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这也不一定。
④动物病理学家斯科尔特法里奇针对其中的奥秘做出如下阐述:"第一,观察是一种行为动作,观察中那些激烈的、罕见的场景更容易被记住,而似乎是显而易见的情景却容易错过。其次,因为观察者具备思维能力,因而常常能对看到的情景进行人为加工,就会造出虚假的现象。
简单说,在观察中,"看"和"听"发生了"扰动",客观的"真实性"被心灵“加工"了,事实经过观察而烫上了主观的烙印,这就为偏见埋下了种子。
【原因分析】
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视角而不是事实,这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原因:1.主观感知:人的感知和认知是主观的,受到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经
验、信仰、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感知和理解。例如,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的人眼中可能呈现不同的面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这种主观感知使得我们看到的事物往往带有一定的偏见和主观性,无法完全反映客观事实。
2.有限的感知能力:人类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只能感知到一部分信
息。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有限范围内的景象,而对于隐藏在视野之外或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其真实状态。例如,一只盲人象描述一只大象时,只能根据自己触摸到的局部来形成自己的认知,无法全面了解整只大象的真实形态。这也说明了我们看到的事物往往只是局部和片面的视角。
3.信息选择和过滤:我们大脑会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过滤,只保留认
为重要的部分。这种选择和过滤可能会受到我们的兴趣、偏好、认知偏见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我们看到的事物只是一部分被筛选后的信息。
例如,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浏览新闻或信息时,往往只关注符合我们观点和兴趣的信息,忽视了其他可能存在的事实和观点,从而形成了有限的视角。
4.时间和空间限制:时间和空间也会对我们的感知和认知产生限制。我们
无法同时接触到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点,因此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例如,我们无法同时观察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事实,我们只能基于我们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点来形成认知。这种时间和空间限制也会导致我们看到的事物只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视角。
5.个体差异和多样性:人类作为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生物,每个个体都有自
己独特的背景、经验、观点和观念。这使得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存在多样性。例如,同一场事件可以被不同人以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来看待,每个人都可能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事实,从而形成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个体差异和多样性也是导致我们看到的事物往往只是一个视角而不是事实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的事物往往只是一个视角而不是事实,这是由于主
观感知、有限的感知能力、信息选择和过滤、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及个体差异和多样性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如何趋利避害?】实践出真知,也出真相!
1)这种视角局限性使得我们应该对我们看到的事物保持一定的谦虚和怀
疑,认识到我们的认知可能是片面和有限的。
2)并且应该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和观点去理解事实,以形成更全面和客观
的认知。只有在不断拓宽我们的视角、接受多元的观点和不断修正和更新我们的认知时,我们才能更加接近真实的事实,并做出更明智和客观的判断。
3)同时,在与他人交流和互动时,也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视角和观点,
以促进更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因此,我们应该持一种开放和谦虚的态度,理解和接受事实往往有多个层面和多个视角,并且不断努力超越自身的视角局限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与人互动。
【范文】3篇
以心为眼,明鉴真伪
常言说“眼见为实”。佛却说: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
比起从他人口中听到的,我们眼睛所见证的,似乎是最为真实的。我们看到世间的彩,天空的辽阔,行人的面孔,一切都给予了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充沛的心灵感受。我们用自己眼中的真实,塑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但是,有时我们所看到的,也并不一定全是真实的。受限于视角与视野,我们往往会被眼前之景所迷惑,并忽略了其它可能性,殊不知自己也掉入了自己的眼睛为自己所设的圈套。
我们被高大的山遮去了视线,自认为到了尽头,却不知其背后正是我们心之所向的那片澄静的湖泊;我们被沿路的白骨吓倒并匆忙逃跑,却不知道那正是先驱者们开创的道路。因此,比起被眼前所见的“真实”之景所迷惑,我们更应坚持自己心中所想,来塑造自己所见之物。
在茫茫烟云之中,我们要以心中的力量为梯,攀上那人生圆满之境,才能看到真正的真实。其原因有如下几点:其一,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往往是外界渴望让我们看到的。他们搭起了舞台幕布,上演着一出出感动自我的戏码,渴望以此来欺骗自己的观众。我们或许会被其所迷惑,陷入无限的自我怀疑之中,最后掉
入失意的苦海。而此时,我们更应坚定自己心中所想,重构自己眼前的世界。其二,我们心里看到的,有时才能给予我们最真实的感受。我们用眼睛看到花骨朵的绽放以及凋谢,沉浸于“春天已逝”的苦痛之中,而我们内心看到的,则是“尽管春天已逝,但我仍要踏上寻春天的漫漫旅程。”我们心里有的,毫无疑问为我们提供了更强大的内心力量,在一阵落花中,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道路与方向。我们的世界因此重新有了彩,在现世纸醉金迷的社会中,到了生的希望。
但是,我所说的,也不仅仅是让我们坚定了自己心中所看到的,而不去倾听外界的声音,不去用双眼看外界而只陷于自己的内心。这样只会让我们成为井底之蛙,一生为自己所困。我们在透过内心看世界的同时,也要用其它感官来感受世界,只有如此,才能构成一幅完整的画。
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在质疑其真实性的同时,也请先透过自己心中之眼来看外界。不是被自己内心局限,而是用心梯,攀上那真实之境,来获得对抗世界、看见真实的强大内心力量。
坚持内心理性判断。常言道:“眼见为实”。但佛却说:“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到底我们眼
中所见之物是事实还是自己心灵的呈现呢?这值得探讨与深思。诚然,我们不可否认眼睛是我们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我们所见的事物都是真实且有效的。这是不可置否的。我们也常常认为眼见为实比耳听为虚更为可靠。上海高考作文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然来到了一个“后真相”时代,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技术的发展打破了眼见为实的真实可靠,p 图,假冒层出不穷。乃至所见为真,却也可能只是事实的一个小小的片段而已。在如此的时代背景下,心灵的判断显得更加重要。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所见的事物都是我们的一个视角,而探寻要靠心灵。一味地坚信眼见为实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眼见为实”究其本质便是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才是实际的。但其根本却早已立足于你的内心对于眼睛的信赖,才会产生“眼见为实”的观念。
坚持自己的内心,理性地看待外物,是我们在这大雾四起的迷茫世界中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只要保持内心的理智,才能对眼前之景有清晰的判断与理性的指导。就像在革命时期,拯救国人精神的鲁迅一般,他毅然绝然的选择弃医从文,便是不再受“眼见为实”的迷惑从内心深处理性的认识到那时的国人虽受医疗条件不好的制约,但其根本上最缺的却是精神的救赎,鲁迅凭着心中救中国以崛起的大义,透过现象,寻到事情真正的本质。
“心中此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我们不能否认眼见作为辅助工具的作用,但我们更应明白心中“青山”的重要。如佛曰:“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就是什么。”我们应坚守自己心中的“青山”,顺应自己的内心,在大雾四起的迷雾寻自己心中的真实。
同时,我们也断不可一味地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就如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般。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全然不顾理性判断;坚持主观臆想。那便于井底之蛙一般,自大却无知。离开了实际这一实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