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硕人》
关于劳动的诗歌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所用教材
胡文静
本预18123
本预18124
  二教 104
91912
人民出版社《大学语文》
授课内容
    《诗经· 硕人》
所用学时
2
教学目的
了解有关《诗经》常识;风雅颂与赋比兴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诗经》地位及其影响;对《硕人》的理解,其修辞之美和影响。
难点:分析鉴赏本诗写美的修辞艺术。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
讨论法、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用具
                       
5
34
一. 《诗经》文学常识
二. 字词学习
三. 串讲《硕人》
四. 重点讲解对庄姜美貌的描写
五. 归纳总结
             
单元作业
布置练习册;预习《古诗十九首》
教学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签字: 
第一部分:《诗经》简介
1、《诗经》的体制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汉代“独尊儒术”以后,被视为儒学的经典,故称《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全书加上“有目而无辞”的诗,共311篇,其中有六篇所谓的“笙诗”(即有声无辞的诗,相当于今天的曲谱。),没有诗歌内容,故《诗经》实际上是305篇。《诗经》的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
“风”是指“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共160篇。关于“风”的解释,古今也多有不同。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风”指音乐曲调,《国风》即诸侯所辖地域的乐曲,相当于后世的地方乐曲。   
“雅”包括“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雅”是“正”的意思,即符合标准的意思。诗经》中的《雅》是指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即王畿(周王国都一带)乐。《颂》是统治阶级用来宗庙祭神祭祖的乐歌。“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2、《诗经》的思想内容    
《诗经》的思想内容,概括地说有以下五个大的方面。   
1.歌颂祖先功业的祭祀诗。这类诗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三颂”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周颂》。这类作品中被后世认为历史价值、文学价值最高的,收录在《大雅》中的、被称为是周族史诗的五篇作品:《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这五首诗合起来,叙述了自周始祖后稷诞生、建国至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的全部历史,反映了周人征服大自然的伟大业绩,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制度由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的转化,以及周人推翻商朝统治的斗争,可以说,这五首诗是周人壮大发展的历史写照。     
2.反映社会矛盾的怨刺诗。这些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如国风中的《伐檀》《硕鼠》《相鼠》《南山》《株林》等,或讽刺贵族的不劳而获、贪得无厌,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这些诗在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   
3.描写战争与徭役的诗篇。《诗经》中描写战争的诗,有一部分诗表现了将士们同仇敌忾的豪情壮志,充满了乐观精神。但更多的诗着重表现对于敌人的痛恨、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于家乡的思念,充满了忧伤的情绪。如:《豳风·东山》,写出了一位出征多年的士兵在回家路上悲喜交集、喜胜于悲的复杂心情,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4.反映劳动生产的诗篇。周部族的始祖是以农立国,周代的经济也是以农业为主,所以《诗经》中反映劳动生产的诗歌比比皆是,即使是用于祭祀的《周颂》中,也有写劳动生产的诗,《国风》中更是有这类作品。如《豳风·七月》,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堪称是《诗经》劳动诗的最优秀的作品     
5.反映爱情和婚姻的诗篇。《诗经》中有关这一主题的诗,数量相当大,占《诗经》全部的1/3,主要集中在《国风》中。从内容上看,这些诗歌,大多数是对爱情率真大胆的表白,感情大都是真挚、热烈、纯朴、健康的。          
3、《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开端。 《诗经》中的诗,取材于现实生活,或抒发由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从而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堪称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2.《诗经》的写作采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在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中,“赋”是最常用的表现手法。《诗经》中《颂》的绝大部分诗都是用赋的表现方法写出来的,而比、兴则常常是结合使用,有些句子确实很难分清其到底是比是兴,所以后世常常比兴连称。
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3.《诗经》的语言和形式上的特点。1)语言方面的特:《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
韵、叠字等语汇。这些语汇的运用,一方面有助于诗人对于声音的摹写,一方面也有助于表达诗人曲折幽隐的感情,同时也有助于诗人描绘清闲美丽的自然。(2)形式方面的特:《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节奏是二字一拍,每句二拍,这种二拍四言句式,带有很强的节奏感。但《诗经》也并不拘泥于这种形式,有些诗常常冲破这种格式,而用杂言句式。如《伐檀》就是一首杂言诗。 《诗经》的有些诗,具有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特点。
4、《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抒情诗传统。《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由此肇端而形成。 《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诗经》可以说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产生了如此众多、水平如此之高的抒情诗篇,是世界各国文学中罕见的。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 风雅与文学革新。《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离骚》及《九章》
中忧愤深广的作品,兼具了“国风”、“二雅”的传统。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他的诗歌革新主张,就是要以“风雅”广泛深刻的现实性和严肃崇高的思想性,以及质朴自然、刚健明朗的创作风格,来矫正诗坛长期流行的颓靡风气。不仅陈子昂,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 “风雅 ”的优良传统。李白慨叹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古风》其一);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戏为六绝句》其六),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所表现出的注重现实生活、干预政治的意旨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倾向,都是“风雅”精神的体现。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诗歌创作中,从宋陆游到清末黄遵宪,也代有其人。
3. 比兴的垂范。《诗经》于比兴时有寄托,屈原在《楚辞》中,极大地发展了《诗经》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同时,《诗经》中不一定有寄托的比兴,在《诗经》被经学化后,往往被加以穿凿附会,作为政治说教的工具。因此,有时 “比兴 ”和 “风雅 ”一样,被用来作为提倡诗歌现实性、思想性的标的。而许多诗人,也紧承屈原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写了许多寓有兴寄的作品。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曹操、嵇康、陶渊明等
人的四言诗创作直接继承《诗经》的四言句式。《诗经》其他各种句式当时只是单句,后世演之,遂以成篇。同时,后世箴、铭、诵、赞等文体的四言句和辞赋、骈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句式,也可以追溯到《诗经》。总之,《诗经》牢笼千载,衣被后世,不愧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练习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qí    jiǒng      tí    qiú qí    hù xī    qín        fén biāo  dífú      gū hùo
    褧衣  柔荑    蝤蛴    瓠犀    螓首    朱幩镳镳    翟茀  施罛濊濊
zhān wěi bō  jiā tǎn  niè    qiè  shùi       
鲔发发    葭菼    孽孽        说于农郊 
2.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硕人其,衣锦褧衣  修长貌;披风
2.巧笑兮,美目兮。  笑靥美好貌;眼睛黑白分明
3.硕人敖敖于农郊。  身长貌;停息
4.四牡有,朱幩镳镳  健壮的样子;美的样子
5.施罛濊濊,鳣鲔发发。  设置;渔网
6.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  高高的样子;盛饰貌;勇武健壮貌
三、填空题
1.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按音乐分类有  、雅、  ,广泛运用  、比 、兴手法,奠定了我国诗歌的  现实主义传统               
2.汉代传《诗经》的有四家,分别是齐诗、鲁诗、韩诗、毛诗                                        现在流传的是  毛诗       
3.《硕人》中的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成为历代描写美人的绝唱。
四.判断题
1.“风”大多为带有诸侯国地方彩的民歌,共有15国风,160篇。(√ 
2.“雅”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乐歌,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   
3.“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词,共50篇。(× 
第二部分《硕人》(《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一)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