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古⼈留给了我们众多关于劳动的诗篇,从这些古诗中,我们能读出诗⼈对劳动的赞美,更能感悟出⾟勤的劳动⼈民对美好⽣活的向往。下⾯是分享的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六⾸】。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
《观刈麦》
唐朝·⽩居易
⽥家少闲⽉,五⽉⼈倍忙。
夜来南风起,⼩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去,丁壮在南冈。
⾜蒸暑⼟⽓,背灼炎天光,
⼒尽不知热,但惜夏⽇长。
复有贫妇⼈,抱⼦在其旁,
右⼿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闻者为悲伤。
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愧,尽⽇不能忘。
赏析
这⾸诗叙事明⽩,结构⾃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领着⼩孩往⽥⾥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低着头割麦,脚下暑⽓熏蒸,背上烈⽇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点活。写到此处,这⼀家农民⾟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地展现出来。接下来⼜描写了另⼀种令⼈
⼼酸的情景:⼀个贫妇⼈怀⾥抱着孩⼦,⼿⾥提着破篮⼦,在割麦者旁边拾麦。她要来拾麦的原因是她家的⽥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卖光了,如今⽆⽥可种,⽆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起,有差异⼜有关联:前者揭⽰了农民的⾟苦,后者揭⽰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失掉⽥地,那就也会使这⼀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地。今⽇的拾麦者,乃是昨⽇的割麦者;⽽今⽇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在不⾔之中。诗⼈由农民⽣活的痛苦联想到⾃⼰⽣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情的产物,表现了诗⼈对劳动⼈民的深切同情。⽩居易写讽谕诗,⽬的是“唯歌⽣民病,愿得天⼦知”。在这⾸诗中,他以⾃⼰切⾝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作鲜明对⽐,就是希望“天⼦”有所感悟,⼿法巧妙⽽委婉,可谓⽤⼼良苦。
⽩居易是⼀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且,他的叙事诗⾥总是有着⼼灵的揭⽰,因⽽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勤劳碌⽽⼜痛苦的⽣活情景,描写得⽣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且写了⼼,包括作者本⼈的⼼和劳动⼈民的⼼。诗⼈的⼼弦显然是被⽿闻⽬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像“⾜蒸暑⼟⽓,背灼炎天光”、“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包含着作者⽆限的同情之感与怜悯之意。因⽽这⾸《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的跳动的,作者的
⼼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民之⼼,尤其是刻画出劳动⼈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理,深刻地揭⽰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上⾐正单,⼼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为⾐⾷所迫⽽产⽣的变态⼼理。《观刈麦》中的“⼒尽不知热,但惜夏⽇长”,同样也是⼀种变态⼼理。这类描写把劳动⼈民之⼼刻画⼊微,深⼊底蕴。诗中写事与写⼼的完美统⼀,较之⼀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更能震撼⼈⼼。⽩居易⼜是运⽤对⽐⼿法的能⼿。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且还把⾃⼰的舒适与劳动⼈民的穷苦作了对⽐。这⾸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同样也联想到⾃⼰,感到⾃⼰没有“功德”,⼜“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念此私⾃愧,尽⽇不能忘”。诗⼈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分难得。这样⼀种对⽐,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深省,因⽽更显出这⾸诗的思想⾼度。
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
《悯农⼆⾸》
唐朝·李绅
悯农其⼀
春种⼀粒粟,秋收万颗⼦。
四海⽆闲⽥,农夫犹饿死。
关于劳动的诗歌 悯农其⼆
锄⽲⽇当午,汗滴⽲下⼟。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苦。
赏析
第⼀⾸诗⼀开头,就以“⼀粒粟”化为“万颗⼦”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的⽣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的“发”,这三句诗⼈⽤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民的巨⼤贡献和⽆穷的创造⼒,这就使下⽂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获得了丰收,⽽他们⾃⼰还是两⼿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间的悲剧”这⼀问题。诗⼈把这⼀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去思索。要把这两⽅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产了惊⼈作品(奇迹),然⽽,劳动替劳动者⽣产了⾚贫。劳动⽣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产了洞窟。劳动⽣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产了畸形。”
第⼆⾸诗,⼀开头就描绘在烈⽇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劳作,那⼀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地上。这就补叙出由“⼀粒粟”到“万颗⼦”,到“四海⽆闲⽥”,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粒粒皆⾟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以当⼗。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雪风霜,终年⾟勤劳动的⽣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但⼜不仅以它的说服⼒取胜,⽽且还由于在这⼀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先,这两⾸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定真知道,⽣活中就有许多熟视⽆睹的情况,如果⼀旦有⼈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很清楚,从⽽加深了认识。这两⾸⼩诗所以有⽣命⼒,就有这⼀⽅⾯的道理。
“春种⼀粒粟,秋收万颗⼦”,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概是⼈⼈习见,众⼈皆知的,然⽽往往难于像诗⼈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思考⼀些问题。诗⼈却想到了,他从“四海⽆闲⽥”的⼤丰收景象⾥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点拨就异常惊⼈醒⽬,⾃然给⼈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们天天接触,顿顿必⾷的,然⽽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和农民在烈⽇之下的汗⽔联系在⼀起。诗⼈敏锐
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苦”的诗句。这就给⼈们以启迪,引⼈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使那些不知珍惜粮⾷的⼈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是采⽤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野⾥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苦。这些⾟苦并换来了⼤量的粮⾷,该说是可以⽣活下去的,但最后⼀句却凌空⼀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引发读者从对⽐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得多。再如第⼆⾸,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怎样⾟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之下锄⽲⽽汗流不⽌的情节作了⼀番形象的渲染,就使⼈把这种⾟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最后⽤反问语⽓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尤其是把粒粒粮⾷⽐作滴滴汗⽔,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贴切。
最后,诗的语⾔通俗、质朴,⾳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容易背诵,也是这两⾸⼩诗长期在⼈民中流传的原因。
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三
《清平乐·村居》
词牌名:清平乐|朝代:宋朝|⾟弃疾
茅檐低⼩,溪上青青草。醉⾥吴⾳相媚好,⽩发谁家翁媪?
⼤⼉锄⾖溪东,中⼉正织鸡笼。最喜⼩⼉亡(⾳同"⽆")赖,溪头卧剥莲蓬。
赏析
⾟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清平乐·村居》,就是⼀幅栩栩如⽣、有声有⾊的农村风俗画。
刘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它表现在描写⼿法、结构和构思三个⽅⾯。
在描写⼿法上,这⾸词,没有⼀句使⽤浓笔艳墨,只是⽤纯粹的⽩描⼿法,描绘了农村⼀个五⼝之家的环境和⽣活画⾯。作者能够把这家⽼⼩的不同⾯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活⽓息,如若不是⼤⼿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之家,有⼀所矮⼩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条流⽔淙淙、清澈照⼈的⼩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作者只⽤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对满头⽩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起,⼀边喝酒,⼀边聊天的优闲⾃得的画⾯,这⼏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对⽩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年夫妻的幸福⽣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年夫妻⽣活乐趣,是有⼀定的典型意义。“吴⾳”,指吴地的地⽅话。作者写这⾸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年妇⼥的代称。
下阕四句,采⽤⽩描⼿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的不同形象。⼤⼉⼦是家中的主要劳⼒,担负着溪东⾖地⾥锄草的重担。⼆⼉⼦年纪尚⼩,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编织鸡笼。三⼉⼦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物形象,描绘出耐⼈寻味的意境。尤其是⼩⼉⽆拘⽆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绝!“⽆赖”,谓顽⽪,是爱称,并⽆贬意。“卧”字的⽤得极妙它把⼩⼉天真、活泼、顽⽪的劲⼉,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字千⾦,即是说使⽤⼀字,恰到好处,⽐坐、躺、趴等⽤的更妙,就更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的“卧”字正是如此。
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溪,布置画⾯,展开⼈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
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锄⾖溪东”,“最喜⼩⼉⽆赖,溪头卧剥莲蓬”四句,连⽤了三个“溪”字,使得画⾯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
在写景⽅⾯,茅檐、⼩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个画⾯⾥,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翁媪饮酒聊天,⼤⼉锄草,中⼉编鸡笼,⼩⼉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彩协和、鲜明,给⼈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活。
这⾸词,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始终关⼼宋朝恢复⼤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活,因⽽会更加激起他抗击⾦兵、收复中原、统⼀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是现实⽣活的反映。
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四
《农家望晴》
唐朝·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为问西风早晚回。
⽩发⽼农如鹤⽴,麦场⾼处望云开。
赏析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时风声紧,⾬意浓。秦地(今陕西⼀带)西风则⾬,⼤
约出⾃当时的农谚。这样的农谚与天⽓变化有关。“尝闻”⼆字,写⼈们对天⽓变化的关切。这样,开篇⼀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氛的作⽤。
在这个节⾻眼上,天⽓好坏关系到⼀年收成。⼀场⼤⾬,将会使很多⼈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诗⼈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了形象化的语⾔,赋西风以⼈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夺的权柄似的。“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这怯⽣⽣的⼀问,表现的⼼情是焦灼的。
后⼆句是从⽣活中直接选取⼀个动⼈的形象来描绘:“⽩发⽼农如鹤⽴,麦场⾼处望云开。”给⼈以深刻
的印象。⾸先,这样的⼈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死线上,却顽强地⽣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三字描绘⽼⼈“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如鹤”的⽐喻,与⽩发有关,“鹤⽴”的姿态给⼈⼀种持久、执着的感觉。这⼀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物的内⼼活动。最后是“麦场⾼处”这⼀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麦场”,对于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处”,对于⽼⼈“望云开”的迫切⼼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个暗⽰。通过⽤近似于绘画的语⾔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透纸背之感。
这⾸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将来时的⼀个农家⽣活⽚断,集中刻画⼀个⽼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年半载的⾟勤,如同⽩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情的“收租院”等等,诗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由于七⾔绝句体裁较⼩,意象必须集中,必须使读者窥斑见豹。此诗不同于《观刈麦》的铺陈抒写⼿法,只集中写⼀“望”字,也是“体实施之”的缘故。
这⾸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诗⼈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尽在不⾔之中了。
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五
《⽥家·昼出耘⽥夜织⿇》
宋朝·范成⼤
昼出耘⽥夜织⿇,村庄⼉⼥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
赏析
上半⾸写"村庄⼉⼥"昼耕夜绩的劳动⽣活,赞扬他们年纪虽轻,却早已"当家",挑起了⽣活的重担,有着浓厚的⽣活⽓息和泥⼟⽓息。后半⾸通过细节描绘,把从⼩热爱劳动⽽⼜天真烂漫的农村⼉童形象刻划了出来,既⽣动⼜富有⽣活情趣,给全诗增添了活泼轻松的⽓氛。
上半⾸写"村庄⼉⼥"昼耕夜绩的劳动⽣活,赞扬他们年纪虽轻,却早已"当家",挑起了⽣活的重担。后半⾸通过细节描绘,把从⼩热爱劳动⽽⼜天真烂漫的农村⼉童形象刻划了出来,既⽣动⼜富有⽣活情趣。
关于劳动的经典古诗词赏析六
《秋浦歌·炉⽕照天地》
唐朝·李⽩
炉⽕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夜,歌曲动寒川。
赏析
这是⼀⾸正⾯描写和歌颂冶炼⼯⼈的诗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极为可贵。“炉⽕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开头,便呈现出⼀幅⾊调明亮、⽓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照得通明。诗⼈⽤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经炼⼊诗句,便使冶炼的场⾯卓然⽣辉。透过这⽣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接着两句“赧郎明⽉夜,歌曲动寒川”,转⼊对冶炼⼯⼈形象的描绘。诗⼈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字⽤词新颖,颇耐寻味。从“赧郎”⼆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物形象的塑造。冶炼⼯⼈⼀边劳动,⼀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把寒川激荡了,当然不会,这只是诗⼈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炉⽕交映下冶炼⼯⼈的⾯部肖像,那么,这⼀句则揭⽰出他们的内⼼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间
饱含着诗⼈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动地表现了⽕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