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尤爱以梅花佐酒,视梅花为红颜知己,写下咏梅的诗多达几百首
展开全文
01:“百年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
谁敢这样高调总结酒生活,谁又敢这样低调概括诗事业?只有陆游, 唯有陆游。
如果仅凭印象扫描,论写诗,论写酒诗,恐怕至少3个人排在陆游前列:一是李白,二是陶渊明,三是苏轼。
但这却是错觉。当你步入陆游的酒诗世界,会发现,陆游酒诗的绝对值与相对值,都是不可逾越的。
首先, 陆游是“ 史红” 诗词人, 也是“ 史红” 诗词人最高寿者, 他活到 85 岁。
其次,他是高产诗词人,写诗词近万首。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陆游涉及酒的诗词近2000首,其中标题带“酒”的 370 首。
纵然,李白、陶渊明、苏轼的诗词地位略胜几个小数点,但面朝陆游“三项桂冠”的卓越成绩,谁都不会贸然攀比。
陆游的酒诗词或诗词酒, 几乎到了熔断的状态, 任何传说和故事已黯然失。写评陆游,必然用诗词说话。然而,从超万首的诗词里“淘宝”,没有十天八天的软磨硬泡,“神回复”也救不了写手。
02:陆游甚是性情,爱讲真话,从不避讳嗜酒如命的天性。
他用平白直意的诗,为开篇总结诗句作注脚。
什么“平生百事懒,惟酒不待劝。” 又什么“淋漓诗酒无虚日”“流年尽付樽中酒”。还什么“只将独醉作生涯”“嗜酒在膏肓”。最贴切的则是:“半醒半醉常终日, 非士非农一老翁。枥骥虽存千里志, 云鹏已息九天风。”
想喝就喝点呗。生理与酒严丝对接,赋诗赋词需要酒,陆游不喝点酒,将如何度日?如何填充无酒不欢、不诗词不实的人生路?
深读陆游,不难发现他“泥醉醒常少”。他醉的范围很广,醉的形式很广,醉的内容很广。
似乎,只要喝下酒他都能醉,只要能喝酒的地方他就醉在其中,而且他严重存在求醉视归的故意, 甚至为赋新诗词强说醉。因为,他曾写过:“醉中往往得新句。”
举些具体的例子吧。
他特爱写题目带醉的诗,一步到位,醉抒性情。
《醉歌》《醉题》《醉吟》《醉书》《醉乡》《醉市》《醉归》, 简直是醉呆的节奏。
还有,《醉中登避俗台》《大醉梅花下走笔赋此》《醉中怀眉山旧游》《醉书秦望山石壁》。
他醉待世间万物,不知是否醉得其所,但确实风光独好。莫非,他深染“说醉不醉也不对”的情结?
03:一直以来,总以为陆游像辛弃疾那样,曾经“ 金戈铁马”,是彻头彻尾的主战派。
他摩拳擦掌, 有心亲临前线杀虏。但投降派当道, 致使他仰望北方空留遗憾。
如《醉歌》云:“学剑四十年, 虏血未染锷。不得为长虹, 万丈扫寥廓。”
又如《楼上醉书》云:“ 丈夫不虚生世间, 本意灭虏收河山。岂知蹭蹬不称意,八年梁益凋朱颜。”
还如诗句:“ 酒醒客散独凄然, 枕上屡挥忧国泪。”“ 吾辈岂应徒醉饱 , 会倾东海洗中原。”
速览陆游的履历,他不过一介书生,一介文职官员。虽有短暂的军旅生涯, 但基本没当过武将, 离参战的职位远之又远。这几腔豪情壮语出自醉酒,是他内心愤懑和国恨的交织,只能是听听罢了,实战中派不上用场。
细细用心琢磨,陆游惦记南宋的命运,国愁乡愁徜徉酒里,虽不能“执戈为王前驱”,却时刻发出忧患报国的最强音,绝对是陆游的精神放歌。
将他定位爱国诗人,更为妥帖准确。
04:诗人的性格本是多维的,况且诗中注入“变性”的酒素,陆游的酒诗自然显得变化多端,犹如阴阳两界,又如上下两重天。
他可以放纵狂歌,豪迈激荡,超凡兼脱俗,一切一切都可化入酒中。正所谓:“醉眼轻浮世,羁怀激浩歌。功名从蹭蹬,诗酒且婆娑。”
他可以放下诗词架子,融进世俗的人间烟火。
唐宋诗人写下了许多田园诗, 大部分只是意念里的山水风光, 过于超然理想化,适合活在诗里,很不接地气。
而陆游的田园诗则不然。他扎根在田间地头园子里,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彼此相处和睦, 感情深厚, 很有共同语言。他写出的田园诗, 恬淡,平和,明澈,清新,有股子亲民味道。
咏梅的诗
《与村邻聚饮》写道:“交好贫尤笃,乡情老更亲。 香红糁熟, 炙美绿椒新。俗似山川古,人如酒醴醇。一杯相属罢,吾亦爱吾邻。”
再说《醉归二首》景象:“ 夜分饮散酒家垆, 归路迢迢月满湖。小竖窃言翁未醉,入门犹记露菖蒲。”“乌桕阴中把酒杯,山园处处熟杨梅。 醉行趻踔人争看,蹋尽斜阳蹋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