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奖励制度_安全奖励制度办法(精选9篇)
  为不断激励员⼯的安全操作,适当地奖励员⼯,应制定规范的安全奖励制度。下⾯店铺为⼤家整理了有关安全奖励制度的范⽂,希望对⼤家有帮助。
  安全奖励制度篇1
  l、公司安全考评奖惩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作“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原则的具体落实和延伸,是企业安全⽣产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
  2、通过对公司内各单位的安全⼯作进⾏全⾯的总结评⽐,奖励先进,惩处落后,以充分调动职⼯遵章守纪、主动搞好安全⼯作的积极性;
  3、安全奖惩实施的主依据是安全⽣产总结评⽐的结果;
  4、评⽐的依据主要包括安全⽣产⽬标、违章违制记录、安全监督检查结果、安全教育情况、安全活动情况、安全⽣劳动竞赛、安全措施计划完成情况、安全合理化建议数量、安全改进措施等有关安全的各⽅⾯;
  5、对完成任务、达到⽬标的单位和责任⼈,要进⾏奖励,否则要进⾏处罚;
  6、对造成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责任⼈的责任;
  7、公司进⾏评⽐有安全⼀票否决权,对个⼈的升职、
  8、公司各单位应本着促进安全⽣产的精神,坚持重奖重罚、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重的原则,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安全⽣产考评奖惩制度。
  9、公司修及时建⽴、修订、完善《经济责任制》、《安全⽣产考核细则》及《安全管理⽬标》等。
  安全奖励制度篇2
  ⽬的:规定安全隐患的分类、报告和奖励⽅法
  范围:全体员⼯
  ⼀、安全隐患分类
  ⼀类:⼈的不安全⾏为,包括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情绪低落、思想波动,以及不正确佩戴劳动防护⽤品和其它忽视安全的⾏为等。
  ⼆类: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防护不当,设备、设施、⼯具存在缺陷,个体防护⽤品⽤具缺少或有缺陷等。
  三类: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照明光线不良、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地杂乱、安全通道堵塞、物料存储存在安全隐患等。
  四类: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包括各类安全规章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式⽅法的缺陷或不完善等。
  五类:其它⼯艺、设备、消防、职业健康等存在的安全隐患。
  ⼆、报告程序
  1、发现隐患逐级上报,即员⼯报车间,车间报安全环境管理处。
  2、上⼀级接到下⼀级事故隐患报告,在24⼩时内必须作出书⾯整改指⽰,或作出解释,如超出时间或解释理由不充分,报告⼈可越级上报。
  3、报告形成书⾯⽂字后,应逐级上交⾄安全环境管理处备案待查。
  三、报告形式
  1、⼝头报告:报告⼈报告后由车间或公司安全员记录。
  2、书⾯报告:报告⼈要把隐患地点、隐患内容、报告⼈姓名、报告时间等写清楚。
  四、奖励
  1、报告隐患的数量和隐患的危害程度可作为⼯资提升和年终评⽐先进的依据。
  2、发现1类安全隐患,奖励报告⼈20--30元/项;发现2 --3类安全隐患,奖励报告⼈5--15元/项;发现4类事故隐患,奖励报告⼈10--20元/项。
  3、发现第五类安全隐患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奖励。
  4、对发现的隐患,在报告时提出合理化防范措施或建议的,可追加奖励10元。
  5、奖励采⽤现⾦兑现,由职能部门申报,主管领导签字⽣效。
  五、其它
  1、车间(部门)对员⼯上报的安全隐患,不整改和上报的,对责任⼈依据《安全⽣产处罚规定》及《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中的相关规定予以经济处罚和责任追究。
  2、发现了事故隐患,因车间(部门)不及时整改,报告⼈也没继续上报的,造成的事故损失由车间(部门)承担,同时对责任⼈进⾏严肃处理,报告⼈不承担责任。
  3、对报告⼈特别是越级上报的⼈员,进⾏打击报复的或有此嫌疑的,⼀经查实报总经理处理。
  六、本制度由安全环境管理处负责解释。
  七、本制度⾃下发之⽇起执⾏。
  安全奖励制度篇3
  为了不断提升公司的安全环境,提⾼员⼯的反恐、安全意识,对积极参与反恐知识学习和举报安全漏洞有功的员⼯进⾏奖励,以不断激励员⼯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司的安全管理,特制订本制度。满⾜以下条件的员⼯给予奖励:
  1. 每次都能积极参加反恐知识学习,且学习成绩突出者
  2. 举报吴出⼊证⼈员,经查实为外来⼈员的
  3. 举报可疑⼈员经查实的
  4. 举报内部阴谋经查实的
  5. 举报⽆授权⼈员进⼊限制区域经查实的
  6. 举报各类安全隐患经查实的
  7. 举报犯罪分⼦偷窃、骗取公司财产经查实的
  8. 其他对公司安全和反恐有提升和完善的情况。
  奖励种类:
  1. 通报表扬,授予荣誉称号
  2. 现⾦奖励、公司礼物申报流程:
  ⾏政部申报——⼚长审批——总经理核准——公布执⾏本制度经公布即实施,最终解释权归⾏政部所有。
  猜你喜欢:
  1.安全奖惩连带责任制度
  2.事业单位安全⽣产奖惩制度
  3.安全考核奖惩制度
  4.安全⽣产考核奖惩制度
  安全奖励制度篇4
  为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众监督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产事故隐患,预防我站重⼤安全⽣产事故,特别是死伤事故的发⽣,根据《安全⽣产法》、国务院《⽣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
制度。
  ⼀、本制度所称的安全⽣产事故隐患,是指⽣产单位违反安全⽣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的危险状态物的、⼈的不安全⾏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般事故隐患和重⼤事故隐患。
  ⼀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发现后能够⽴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定时间整改治理⽅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难以排除的隐患。
  三、举报形式
  举报可采⽤书信、电话和当⾯举报等⽅式,也可以委托他⼈举报,提倡署名举报(电站安全⽣产领导举报电话:,⼿机:)。
  四、奖励标准及办法:
  1、按照国家有关事故隐患或者安全⽣产违法⾏为严重程度确认标准,奖励举报⼈⾦额从50~1000元不等,具体奖励⾦额由电站安全⽣产领导⼩组确定。
  2、同⼀内容如有多⼈举报的,则只奖励第⼀位举报⼈,根据举报时间确定。
  五、举报⼈举报的情况应具体明确,包括安全⽣产重⼤隐患、安全⽣产事故或者安全⽣产违法⾏为的名称、地点、⾏为时间和⾏为⼈等。
  六、对举报⼈举报的每⼀起事件,安全⽣产领导⼩组将认真地组织核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重⼤安全⽣产事故的发⽣。同时有关举报资料绝对保密。
  七、对情况属实的举报,局安全⽣产委员会办公室将及时回复举报⼈,并按规定给予奖励,同时按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续;对诬告和怀有恶意的不实举报,将作严肃查处。
  ⼋、受理举报的⼯作⼈员不及时核查举报事项,督促相关责任⼈采取措施进⾏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责任。
  九、本奖励制度从发布之⽇起执⾏,并由电站安全⽣产领导⼩组负责解释。
  安全奖励制度篇5
  第⼀条为了加强矿井基础管理,进⼀步规范我矿的班组管理,提⾼矿井安全管理⽔平,特制定安全奖励制度。
  第⼆条本制度适⽤于所有班组。
  第三条组织结构:煤矿成⽴以矿长为主任,其他副矿级领导为副主任,各副总、⽣产、党政科室负责⼈为成员的班组建设⼯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班组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开展⽇常⼯作。
  第四条班组建设办公室⼯作职责:
  ⼀、认真贯彻执⾏“安全第⼀、预防为主”的安全⽣产⽅针,强化矿井基础管理⼯作,实现矿井安全⽣产。
  ⼆、矿班⼦负责修定完善班组建设管理的有关考核奖励制度,使班组建设考核⼯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实⽤性,提⾼班组管理⽔平,促进矿井和谐发展。
  三、矿班⼦组织定期检查指导班组建设管理情况,负责班组建设检查、评⽐、考核、验收⼯作。
  四、严格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和上级关于班组建设的有关要求,每⽉对各区队班组建设进⾏⼀次达标验收,确定达标等级,进⾏奖罚考核。
  五、矿班⼦对班组建制的确定、班组长的选聘、班组管理制度及考核实施细则进⾏监督、审核、批准执⾏。
  六、建⽴班组、班组长及后备班组长个⼈档案,制定班组长培养计划,逐步规范班组管理。
  第五条班组安全奖励机制组织: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作的第⼀责任⼈,对班组安全⼯作负责。
  ⼆、⼈数多的班组可以设⼀名副班长,协助班长全⾯开展安全管理⼯作。
  三、班组分散作业时,每个点必须指定⼀名组长负责,该点的负责⼈即为安全负责⼈。
  第六条班组安全奖励机制教育:
  ⼀、⼯作⼈员必须熟悉本班组⼯作范围,掌握本岗位、⼯种操作技能。
  ⼆、⼯作⼈员熟悉本班组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三、⼯作⼈员正确使⽤劳动防护⽤品,正确操作机械设备、⼯具。
  四、⼯作⼈员在使⽤新技术、新⼯艺、新材料、新设备前,必须进⾏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成绩合格后,⽅可上岗。
  五、班组长必须对所属班组⼈员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了如指掌,安排⼯作时,合理、正确使⽤⼈员,做到⼈员适应岗位要求。
  六、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员⼯理论⽔平。
  第七条班前会具体内容:
  ⼀、班前会的各项⼯作必须以班组长为中⼼。
  ⼆、认真开展班前安全教育培训。
  三、学习上级安全⽣产指⽰和事故案例。
  四、结合当班⽣产任务,详细布置各项⼯作。
  五、根据⼯作环境状况,布置安全⼯作,⼈员分散作业时,⼩组必须明确安全负责⼈。
  六、认真做好班前会记录。
  第⼋条班组安全检查项⽬及问题(隐患)整改:
  ⼀、班组长必须组织班前、班中、班后检查。班前对⼯作地点的安全状况、设备安全设施等进⾏检查,有问题必须交待⼈员处理后⽅可⽣产。各岗位⼈员在班前要对所管辖区域、所⽤设备、使⽤⼯具进⾏检查,电钳⼯应对本班范围内的设备做重点检查。班中要对作业过程中的动态⼯程质量、设备的运转状况、安全保护装置的完好情况进⾏检查。班后应对所⼲⼯程的安全、质量、⽂明⽣产等做全⾯验收,对存在的问题应当班处理完毕,且应在下班班前会上做重点强调。
  ⼆、班组长在⼯作过程中应检查班组⼈员劳动防护⽤品是否正确使⽤,各岗位⼈员是否执⾏《规程》和《标准》,各岗位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彻底整改。
  三、现场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必须⽴即整改,不能整改的要制定措施并汇报区队、安监调度,由区队采取措施处理,区队处理不了的,由矿协调解决。
  第九条班组⼈员⾃保、互保、联保要求:
  ⼀、班组所有⼈员必须实⾏⾃保、互保、联保责任,明确互保、联保对象。
  ⼆、作业中互保、联保双⽅要对对⽅⼈员的安全健康负责,做到四个互相,即:互相提醒,发现对⽅有不安全⾏为与不安全因素,可能发⽣意外情况时,要及时提醒纠正;互相照顾,⼯作中要根据⼯作任务、操作对象、合理分⼯,互相关⼼,互相照顾;互相监督,⼯作中要互相监督,看互保对象是否严格按《规程》、《标准》作业;互相保证,保证互保对⼦安全作业,不发⽣⼈⾝事故。
  第⼗条班组交接班制度:
  ⼀、为了确保⽣产正常、安全运⾏,各班组必须严格执⾏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时,必须由上⼀班班长向下⼀班班长交接,不得委托他⼈交接班。
  三、交接班时,必须交待本班安全及⽣产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处置措施,并对下⼀班⼯作重点和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提出明确要求。
  四、班组长必须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五、交接班记录必须由专⼈妥善保管,以备检查考核。
  第⼗⼀条班组管理:
  ⼀、各班组必须严格管理,增强班组凝聚⼒、执⾏⼒,积极创建本质安全型班组,并要有具体措施。
  ⼆、各班组实⾏精细化管理模式,以⼯作⽬标为中⼼,细化⼯序管理,控制影响⼯序质量的⼈员、机器、材料、⽅法、环境等因素,推动各班组安全、⽂明⽣产。
  三、以规范职⼯⾏为为切⼊点,⾏⾛做到“俩⼈成排、三⼈成⾏”,集体⾏动统⼀化;接受任务做到,“安排清楚,责任明确”,⼯作安排命令化;现场管理做到“⽂明施⼯,质量可靠”,环境卫⽣清新化。
  四、班前会要突出重点、⽅法新颖、效果明显。
  五、现场安全实⾏确认制,⼯作前要进⾏安全确认、⼯作中要规范操作、⼯作后要现场讲评。
  第⼗⼆条班组安全⽂化管理:
  ⼀、班组安全⽂化应从观念⽂化、制度⽂化、⾏为⽂化、物质⽂化⼊⼿,总结提炼适合本班组的⽂化形式,做为指导班组管理的⽅法。
  ⼆、班组安全⽂化就是要通过员⼯系统学习安全科学技术,班组利⽤各种形式宣传安全科学理念、安
全⽂化基础知识、安全⽣产急救知识、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和⼯作经验介绍等,增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的技能。
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三、班组安全⽂化还要结合会议精神、安全活动⽇、班前会、技能⽐武等活动,提⾼班组安全⽂化的实效性。
  安全奖励制度篇6
  ⼀、对消防安全⼯作做出成绩的,予以通报表扬,纳⼊学校⽬标管理考评之中给与物质奖励。
  ⼆、对造成消防安全事故的责任⼈,将依据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予以不同的处理,除已达到依照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已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事故责任⼈将依法移送国家有关部门处理,根据学校的规定,对下列⾏为予以处罚:
  1、有下列情形之⼀的,视损失情况与认识态度除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损失外,予以⼝头告诫:
  (1)使⽤易燃危险品未严格按操作程序进⾏或保管不当⽽造成⽕警、⽕灾,损失不⼤的';
  (2)在禁烟场所或处置烟头不当⽽引起⽕警、⽕灾,损失不⼤的;
  (3)未及时清理室内易燃物品,⽽造成⽕灾隐患的;
  (4)未经学校批准,违规使⽤加长电线、⽤电维修、未使⽤安全保险装置的或擅⾃增加校内负荷电器的;
  (5)谎报⽕警的;
  (6)未经学校批准,违规玩弄、使⽤消防设施、器材,未造成不良后果的;
  安全奖励制度篇7
  公司制定员⼯奖罚制度,能提⾼员⼯⼯作的积极性,这其实也是员⼯管理技巧之⼀。以下是⼀则员⼯奖罚制度范本,仅供各位参考借鉴。
  第⼀条总则:为严明纪律,奖惩分明,调动员⼯⼯作积极性,提⾼⼯作效率和经济效率;本着公平竞争,公正管理的原则,进⼀步贯彻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公司根据各部门之间协作事项与⼯作流程,特制定本奖惩制度。
  第⼆条:公司奖惩制度本着“奖惩结合,有功必奖,有过必罚”的原则,与员⼯岗位职责挂钩,与公司经济效益相结合。
  第三条:适⽤范围:本奖惩制度,贯穿于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公司所有员⼯须⾃觉遵守并相互进⾏监督。
  第四条:奖励或处罚⽅式:
  1、处罚⽅式:现⾦处罚(从当⽉⼯资中扣除并通报)。
  2、奖励⽅式:公司实⾏红包奖励制度,根据各部门的阶段⼯作考核情况,随时或年底发放。
  第五条员⼯奖励主要有通报表扬和奖⾦奖励,程序如下:
  1、员⼯推荐、本⼈⾃荐或部门提名;
  2、办公室、本部门审核;
  3、总经理办公会议会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