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总第96期)
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CPCZhengzhouMunicipdCommitteeNo.6,2008(Sum,96)文史哲研究
王祥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人的思维从本质上说是隐喻的,隐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人在与动物的频繁密切接触中了解到动物的各种特性,这些特性由于与人、其他事物或概念..有相似性而被语言使用者通过隐喻思维映射到人、其他事物的特性上,从而产生出认知隐喻意义。
关键词:动物词汇;隐喻;意义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08)06-0171-02
.一、认知隐喻及其意义
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的联想。按照人类社会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人类最初认识的事物往往是有形的、具体的事物。当认知进入高级阶段,它就获得了参照已知的、具体事物的概念认识和经历,对待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的能力,于是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隐喻语言。隐喻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是人的有限的记忆机制的必然产物,仅以命名来说,如果所有事物都要给予一个名称的话,那将不胜其烦。
语言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共同认知方式的有力佐证。如“头”这个词,最初是用来认识和表达人自身的一个部位,继而发展成指其他动植物及其他物体的头部。语言家表示“河口”意义的词都是从表示“口”的词派生出来的,英语(mouth)、荷兰语(Mund)、意大利语(bocea)表示”口“和表示“河口”意义的词是同一个词,而且从字典的词义排列看,“口”之意都先于“河口”之意。类似的例子很多,据统计语言中的70%的词义是隐喻或源于隐喻。按照“人类中心说”,一些认知都是从认识人自身开始的,又引申到外界事物及时间、性质等。这些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生理与物质基础。可见,隐喻的结构投射不是凭窄产生的,而是基于人们的生理、生活经验以及所产生的结构相关性¨-。
隐喻必须涉及两种事物,一个作为出发点,一个作为目的地。Lakeoff称前者为“源”(80urce),称后者为“目标”(target)。汉语里将此分别称为“喻体”和“本体”【2。。动物隐喻属于实体隐喻(ontologicalmetaphor),所谓实体隐喻就是用表示实体的词语来表示
抽象的概念。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方法、心理趋向、感情状态、甚至活动或事件等都可以隐喻为实体,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域相叠加,将属于此概念的各种词语从各个角度来谈论彼概念,使之立体化、多维化、质感化。Frege提出了著名的语义三角理论。传统语义学常常用下面的图解表述:
意义6ens曲
符号(Symb01)……………………所指(Referent)
这个图形表示:第一,词有两个方面——“符号”和“意义”。“符号”首先指词的语音形式,其次指词的书面形式;“意义”指词的概念,即词的内容。第二,意义与所指联系在一起。“符号”与“所指”之间不是用实线,而是用虚线连接起来的。这说明,在“符号”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英国语言学家EriePartridge说过:Wordshavemeaning;peoplehavemeaningforthem(词本无义,人赋予之)。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他的《语义学》一书中,将词义的研究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之下,他将语义划分成七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概念意义,二是内涵意义,三是社会意义,四是情感意义,五是反映意义,六是搭配意义,七是主题意义。利奇认为社会意义、搭配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同内涵意义一样具有非限定、可变化的特征,与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不同,不能用那些孤立的“不是这个便是那个”的方式进行分析。因此他用联想意义来概括上述五种非
概念非主题意义。概念意义是语言表达某一客观事物、思想概念时所获得的意义,即常说的指称意义,而联想意义则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表达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情感上的反应.并从广义上显示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
收稿日期:2008一09—20
作者简介:王祥(1985一‘),男,安徽金寨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17l
壬祥:动物词汇的认知隐喻意义文史哲研究
文化特征。
二、动物词汇的认知隐喻意义
人在与动物的频繁密切接触中了解到动物的各种特性,这些特性由于与人、其他事物或概念有相似性而被语言使用者通过隐喻思维而映射到人、其他事物的特性上,从而实现了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意义转移,使动物词汇概念系统或部分意义映射到其他对象的意义域,给其他相关对象一个新的认知角度,从而使动物词汇概念具有了超越其概念意义的联想意义。这种认知联想一定是以本身具有的某种相似性或
经启发具有的相似性为基础的声动物词汇的这种联想相似性主要有动物特性映射、文化映射两大方面一。。
l。动物特性映射。其一,外形特征。汉语里的“鲸”和英语里的whale因其庞大的身体而常带有“巨大的”的联想意义。“鲸吞”指像鲸鱼一样吞食,多用来比喻吞并大片土地等。英语中用awhaleat…表示“善于……的人”,如awhaleatsports(善于运动的人)。汉语中的“牛”与英语中的bull(公牛)均给人以体积大、力气大、莽莽撞撞的印象,我们常把它们的这些特性投射到具有相应特点的人身匕,于是有了,“力大如牛”、“一股牛劲”等等。对于英语成语abullinchinashop也容易理解了:一头高大莽撞的牛在瓷器店里走动,那情景nr想而知。因此这个成语常用来喻指笨手笨脚、到处闯祸的人。其二,性格特征。汉语里的“羊”与英语里的sheep和lamb生性温顺、驯服,所以awolfinsheep’sclothing或awolfinlamb’Sskin(披着羊皮的狼)则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喻指假装友好、温和而心怀恶意的人。当我们把一个人说成是“狐狸”时,实际上是用动物的典型行为来解释人的特征。狐狸十分狡猾,在故事里总是扮演欺凌小动物的角而令人厌恶。人们总是把有关“狐狸”的知识和文化观念投射到拥有与狐狸类似特征的人身上。以此透视人抽象的内在本质。同样地,当我们说某个人“狼心狗肺”时,就等于说他心肠狠毒、忘恩负义;说某个人“狼子野心”,就指某人如狼一样,毫无良心可言。这正是由于我们把狼生性残忍、凶暴、贪婪成性的特性投射到具有这种特点的人身上了。其三,生存环境、生活习性。一般说来,隐喻中
的喻体对说话者或听话者来说要比本体更为熟悉。两者发生互动反应时,通常是更为熟悉的事物的特点和结构被映射到相对陌生的事物上,喻体町以帮助认识本体的结构和特点,因而也就具有了认知的功能。语言使用者利用其较为熟悉的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来映射某种环境、气氛,使该动物具有联想意义。在表达寂寥荒芜这一抽象概念时,汉语使用者习惯于利用猿猴这一大家都熟悉的动物来喻指。猿猴一般生活在荒凉偏僻的地方,猿啸、猿啼总会让人有置身荒野、倍感悲凉的感觉。这在汉语古诗词中很明显,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呜飞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英语国家里常用bat(蝙蜗)昼伏夜出的特性表达寂静、孤独、阴森恐怖的气氛这一抽象概念。猫头鹰在夜间活动、叫声凄
172
厉与常栖息于坟地、叫声凄厉的乌鸦一样,让人联想到死亡、晦气,故汉语俗语有“夜猫子(即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这一说法。
2.文化映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和传递着文化。奈达曾指出,文化的差异意味着语言的差异。作为语言里的一种特殊现象的隐喻也不例外,它如同一面镜子映射着文化。隐喻体现了人们所居住的世界的文化模式,是交流思想,认知、认识其他人和事物的有力工具。
反过来说,人们所居住的世界的文化模式也会被认知隐喻这一工具反映出来。
动物常用来喻人、喻物、表概念.也可以用来表示另类动物、动物的皮毛、壳及其制品、器械车船、属类、姓氏、生肖名称、星座名称等,动物词扎:蕴涵着大量的文化映射.意义。在某一动物词语的某一文化意义出现之初,动物词语这一语言符号是通过关联性和相似性与新的所指事物对应的,一旦为社会大多数人所熟悉、接受和使用,符号与所指之间便产生直接联系,后来的语言使用者就不会也不必在意其中的关联性、相似性及认知模型。
中国改革开放后,到南方沿海打工者tt益增多,广东方言“炒鱿龟”的新意义——“被辞退孵雇”就在全国流传开来。这个比喻存在的认知基础是其相似性:鱿鱼一遇热便卷起来,打工者一遭辞退就必须卷铺盖走人。这一相似特性将源模型中的一个结构映射到目标模型中,使语言形式“炒鱿鱼”与意义“被辞退解雇”联系在一起。
经常性的联系使“炒鱿龟”的比喻意义“被辞退解雇”成为该词自身的一个新义项,一种恒久性意义而非临时意义,被认为是该词本义的一部分。在动物词语的文化意义方面,不同语言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源于人类的认知模型,个性则源自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提供了一个大的背景语境,突出了在特定文化内容中所需要的某一特性,使其获得显著度,产生独特的文化映射意义。
人类在认知较抽象的难以触及的经验域时总是根据熟悉的具体的经验域,借用隐喻来认识、表述这些经验域。动物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物种,为人类的认知提供了最为熟悉的具体的经验域。人们常用动物显
著的种属特性来转指或表达其他事物或人的不显著的特性,而其基础就是认知隐喻。动物词汇的认知隐喻意义属于联想意义,通过联想相似性而产生。这种联想相似性主要来源于动物特性映射、文化映射两大方面。动物的某些具体特性使得该动物词汇产生特定的联想意义,而动物词汇则因文化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联想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4】艾素萍.认知隐喻视角下动物词联想意义探源【JI.四川理工学院院报。2007,(3).
[责任编辑陈静】
动物词汇的认知隐喻意义
作者:王祥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刊名: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ZHE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年,卷(期):2008,""(6)
被引用次数:0次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 2001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2000
3.艾素萍认知隐喻视角下动物词联想意义探源[期刊论文]-四川理工学院院报 2007(03)
1.期刊论文王玉昕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对比及其文化内涵-考试周刊2007,""(39)
英汉两种语言对各式各样的动物赋予了各具特的文化涵义,构成了富有特的动物词汇隐喻.但由于民
族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异同,英汉动物词汇隐喻中出现了重舍、冲突与空缺等现象.因此研究英汉动物词汇隐喻及其文化内涵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2.期刊论文于家杰.Yu Jiajie试论英语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5)
本文从认知思维的角度出发,分析英语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从几方面谈了对动物词汇隐喻的认识,如:动词性隐喻,名词性隐喻性,名词转动词隐喻和形容词性隐喻等,说明了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来自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过程,阐明了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知活动.
3.期刊论文冯维维从认知隐喻角度探讨英汉动物词汇-教育教学论坛2010,""(15)
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动物词汇在人类语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通过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的异同对比分析,反映出人类认知是在已有经验域基础上,通过隐喻思维联想范畴化,以新的视角认识事物的过程的理论.
4.期刊论文李莹.LI Ying英语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
带动物的词语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英语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总结归纳出动物隐喻的三种基本形式:名词隐喻、动词隐喻和名词转动词隐喻,说明了隐喻来自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隐喻是一种人
类思维现象,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描述、理解和解释新事物的有利工具.
5.期刊论文许莉认知隐喻视角下英汉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考试周刊2009,""(33)
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语言中的动物词在人类社会长期使用过程中被打上了深深的社会文化印记.英汉动物词的理解和使用离不开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动物本身的自然属性.而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以牛和马这两种动物为例,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探讨了英汉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归纳总结出动物词汇联想意义主要是动物特性映射、文化背景映射的结果,反映出人类认知是在已有经验域基础上,通过隐喻思维联想范畴化,以新的视角认识事物的过程的理论.
6.学位论文宋艳华认知及文化视角下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2009
本文从认知和文化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隐喻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细致的对比分析,动物隐喻中隐藏的认知共性和文化差异被挖掘出来。本文运用当代最具权威的词典来进行数据收集。通过从字典中所得的包含隐喻义的动物词汇、短语进行详细的分析,其隐喻义构建过程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得以呈现。
本文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动物隐喻在两种不同源的语言中是否具有普遍性和系统性?是
如何体现的?其二,除普遍性和系统性外,还存在哪些认知共性?其三,动物隐喻中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
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隐喻的对比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从一般的层面来看,英汉两种文化中存在认知共性。其一,动物隐喻在两种语言中的确存在普遍性和系统性。也就是说,两个民族都以动物隐喻的思维方式来认知自身及外部世界,动物形象系统地映射到人类自身各个方面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二,一种语言中某些动物隐喻不像另一种语言中那么显著,也就是隐喻普遍的程度有所差异。其三,Lakoff等人提出的经验主义在动物隐喻中得以体现。人们认识动物既非客观也非主观,而是在人与动物长期共处过程中主观感觉与客观事物相调和即经验的结果。其四,动物隐喻中体现出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另外,民族中心主义和性别歧视也有所反映。另一方面,从隐喻的具体内容来看,动物隐喻存在文化差异。通过分析造成动物隐喻内容差异的原因发现:英汉两民族所处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验、相异的东西方文化传统和不同认知喜好都对动物隐喻的具体内容层面产生了影响;此外,语言系统本身,即英语丰富的动物词汇和汉语特殊的语音系统也导致英汉动物隐喻存在一定差异。
尽管本文对英汉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该研究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上,本文为英汉动物隐喻共性和个性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证据,从而丰富了概念隐喻的研究。实践上,一方面本文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动物隐喻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7.期刊论文张明芳.孔莹.ZHANG Ming-fang.KONG Ying关联复合模式对动物词汇隐喻意义构建的阐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
动物词汇在人类语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关联复合模式是在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溶合理论"和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新的解释框架.框架中有两种不同构建机制:显性构建和隐性构建,丰富多样的动物词汇隐喻意义不但形成了系统的联系,而且获得了充分合理的解释.
8.期刊论文朱红梅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认知隐喻探源-科技信息2009,""(3)
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探讨了英汉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渊源,归纳总结出动物词汇联想意义主要是动物特性映射、文化背景映射的结果,反映出人类认知是在已有经验域基础上,通过隐喻思维联想范畴化,以新的视角认识事物的过程的理论.
9.学位论文辛丹认知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语义歧视对比研究2006
语义歧视,是对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研究内容之一,它是语言中所反映出来的对某些人的歧视。尽管针对男女两种性别都可能有语义歧视,但实
语言中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反映出语义歧视的存在,动物隐喻就是其中一个方面。动物隐喻的工作机制,
亦即它的认知模式,以Lakoff和Turner于1989年所提出的大链锁隐喻(GreatChainMetaphor)为基础,这使得我们能够以动物为参照来理解人的行为和特征,或者以人为参照来理解动物的行为和特征。基于共性即是个性这个隐喻的动物隐喻使始源域中的共性映射到目标域中的个性成为可能。
本文将英汉两组动物词汇fox/vixen-hú/húlijīng(狐/狐狸精)和dog/bitch-gǒu/mǔgǒu(狗/母狗)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认知分析,运用十九本富有权威且广泛使用的英语和汉语字典和词典来收集语料,通过对字典中所得词语意义的对比分析,出这些隐喻意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通过基于动物即人和人即动物这两个隐喻的认知分析,发现了动物隐喻中的语义歧视。
有关这些动物词汇隐喻用法的以下四个方面是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首先,本文旨在出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隐喻的概念化是否相同。其次,要发现两种语言中的动物隐喻中是否含有语义歧视。再次,如果语义歧视确实存在,它是否适用于男女两性。最后,通过对语料分析结果的比较,指出两种语言中是否存在相同程度的语义歧视。在对英汉动物隐喻的对比认知分析基础之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即使文中分析的动物词汇在两种语言中的意义有所差别,但它们确实都有适用于人的隐喻用法;二是这些动物隐喻确实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语义歧视;三是用于女性的词语之中要比用于男性的词语包含更多的语义歧视;四是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语义歧视。尽管文中关于英汉两组动物隐喻的对比认知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该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有的一定的现实意义。理论上,它丰富了关于动物隐喻的理论,而且也为动物隐喻中存在对于女性的语义歧视的系统性提供了佐证。实践上,它还有
助于提高人们对于自己和对于动物的认识。
10.期刊论文艾素萍.AI Su-ping认知隐喻视角下动物词汇联想意义探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2(3)
词汇学习历来是语言学习的重点,词汇不仅有概念意义而且有联想意义.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探讨了英汉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渊源,归纳总结出动物词汇联想意义主要是动物特性映射、文化背景映射的结果,反映出人类认知是在已有经验域基础上,通过隐喻思维联想范畴化,以新的视角认识事物的过程的理论.
本文链接:d.wanfangdata/Periodical_zgzzswdxxb200806083.aspx
授权使用:长沙理工大学(cslgdx),授权号:adfc55f1-df63-43f7-84dd-9e190179718c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