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核心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观点。
2.理清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论证方法,体会本文说理语言的艺术。
3.能够体会“意境”的本质,提升传统审美情趣,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4.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作者的观点。
2.教学难点:明确什么是意境和获得意境的方法,提升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关于山水的古诗
教学多媒体课件,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2.把握文章核心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下面三幅画
同学们,你们从这三幅画感受到这三幅画的意境吗?下面请你们跟随我一起走进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的意境》去体会。
教师板书课题:14 山水画的意境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以山水画艺术成就最高,开创中国山水画黑、满、重、亮的新画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代表画作:《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1954年,已成为美院教授的李可染,为求创新,镌“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长途写生,历时三月余。1956年,他再次长途写生,历时八个月,行程数万里,作画近二百幅,探索以西方的观察方法,运用中国传统工具创作山水画。历尽艰辛,终有所成,本文就是他对自己的探索之路所做的总结。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对比两幅图片,说说有什么不同。
1.通过对比图片,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意境”。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
学生2: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观点?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学生2: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再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证明前面提出的观点的,运用了哪些手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语句出示1: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写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教师:同学们,说一说: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大篇幅地分析诗歌的意境?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界的景,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地体会到诗人深厚的友情。描写自然的景与绘出的景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
教师追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过的诗歌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语句出示2: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
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教师:同学们分析语句,看看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举例论证。
学生2:作者列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说明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则有赖于长期的观察,证明只有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
语句出示3:
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
教师:同学们,分析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举例论证。
学生2:本句列举中国画家观察松树没有特定的时间的事例,论证了“中国画不强调‘光’,而是注重表现事物的精神品质”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语句出示4: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教师:同学们,分析语句,看看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属举例论证。
学生2:“凡数万本,始得其真”,属引用论证。
学生3:列举荆浩的事例,并引用他的话,论证了中国画更注重表现客观对象的精神实质,而这需要长期的观察;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语句出示5: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教师:同学们,分析语句,看看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学生2:正面列举荆浩的事例和反面列举一位作者的事例,通过对比,论证了只有长期观察,把握事物的精神实质,才能创造意境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