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论《半生缘》悲剧的必然性
龙子珮 武汉大学文学院
摘 要:《半生缘》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以及女性的命运悲剧,除了带有偶然因素的突发事件外,更有来自社会和家庭旧道德旧伦理的必然因素。被启蒙的青年也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为旧道德的服从者。而《半生缘》是否体现了对女性解放之路抱有希望仍然存在争议。
关键词:张爱玲;半生缘;悲剧
作者简介:龙子珮(1998.3-),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19-02
《半生缘》作为张爱玲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几部长篇小说之一,自其发表之日起就备受关注。目前学界对《半生缘》这部作品的研究,有的学者是从改编的角度,要么集中在探讨张爱玲对自己的作品的改编[1],从《十八春》到《半生缘》的转变;要么在探讨从文本到影视剧的改编问题[2]。有的是联想张爱玲自己的
生平经历在这部作品中的投射。也有通过文本细读法来分析作品的写法及其中的意蕴。[3]还有学者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出发探讨女性冲突的主题等等。
本文希望通过对小说形象的具体分析,到除了“曼璐用计让祝鸿才污辱曼桢”这一矛盾集中爆发的偶然情节以外,《半生缘》描写的这一场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一.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爱情悲剧《半生缘》的几个主人公,比如曼桢、世均,身上其实都带有典型的启蒙特征,他们都曾试图摆脱家庭的限制,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然而最后仍然避免不了回到旧式家庭的悲剧。
《半生缘》的女主人公曼桢生活的家庭十分窘迫,大曼璐为了生计在外当舞女,而曼桢则在的供养下上了学,又在印刷厂做写字员的工作。曼桢的身上体现了典型新式女性的特点,接受过新式教育,甚至可以在外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从经济独立的角度来说,她不断通过当家教等正当手段养活自己和家庭,摆脱“是舞女”这样家庭出身打在他身上的烙印。
而男主人公世均本是世家子弟,家里在南京经营着皮草店,他却甘心在上海从零开始做一个技术工人,日子过得十分艰辛,而且没什么社会地位。这时的两人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都相当,都在上海接受了婚姻恋爱自由的观念,因此二人的结合才显得不突兀。
而当世均回到家乡南京,见到的又全然是旧式的家庭:父亲的姨太太、母亲守着活寡,还有七大姑八大姨想着给他包办婚姻。起初世均也是厌倦的,然而当他接手了父亲的生意,借着父亲的名望办事都顺风顺水,尝到旧式家庭带给他的便利后,从前靠着自己做出一番事业的心就淡了。被启蒙的世均看似只是从上海到南京地理位置转变,实际上内心已经从厌恶、逃离家庭束缚的新青年逐渐回到旧式伦理道德束缚的旧家庭的罗网。
在无人记起曼桢的家庭时,她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平等的追求爱情。然而被世均的父亲认出后,她却永远要背上一个“保不准干着不正当事”的标签。讽刺的是,世均的父亲自己可以有妻有妾,年轻时在外吃喝嫖赌,却无法忍受女子家庭有哪怕一丝不洁的可能。世均既然想接受家庭留给他的财产,也必然要接受家庭留给他的婚姻观念,而世均的家庭必然无法接受曼桢。
除了寻曼桢无望,世均如此快的接受家庭的安排与另一个自己不爱的世家小翠芝结婚,实际上也是这种观念转变后的必然结果。从《半生缘》后半部分隐隐约约对世均婚后生活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他已经完全习惯了贵族少爷的生活,完全放弃了曾经对自由、爱情和个人价值实现的追求。他在接受了少爷身份地位经济的同时,也接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爱情观念。
因此即使多年以后,离了婚的曼桢和浑浑噩噩的世均再次重逢,但世均性格的软弱与根深蒂固的旧式家庭观念使得世均只有可能震惊、落泪,却再也不可能抛弃一切与曼桢复合。张爱玲写两人的重逢,曼桢
半晌方道:”世均,我们回不去了。”[4]越是清醒地意识到今生的无可挽回,才越是让人感到无奈与怅惘。
接受过新思想的一方最终回到封建家庭的怀抱,这样不同人生道路的选择注定了曼桢与世均的爱情只可能是悲剧。
二.女性悲剧的必然性
曼桢可以说是实现了经济独立的新女性,她本可以不再依靠自己的和家庭养活自己,有选择自己爱情和生活的权利。但受到认可的“贤妻良母”的社会观念,严重压缩了新女性独立自主的生存空间,甚至会潜移默化地将具有启蒙意识的女性接受旧式家庭观念。
(一)家庭旧式伦理
如果说曼桢被囚禁被强暴完全是出于非自愿,那她后来决定嫁给强暴过自己的祝鸿才则是完全自我选择的结果。这绝不仅仅是曼桢自己所说“为了照顾孩子”,而是这一启蒙形象向封建家庭道德的真正屈服。
曼桢的与母亲就是家庭中旧式道德的代表。除开报复心理,曼璐实际上真心认同用“借腹生子”的方法挽回祝鸿才的心。而她们的母亲除了为了一笔安家费轻易“卖”掉了自己的女儿(默许囚禁曼桢的举动),也真心不愿意曼桢在外工作而迟迟不结婚。后来与母亲长期“洗脑”式的劝说,也让曼桢觉得
回归一个无爱的家庭,通过婚姻去抚养子女似乎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这是家庭对女性个体独立自主、争取婚恋自由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消解。
(二)社会旧式道德
曼桢自视不肯屈服,却在无望的生活中消磨了最后一点斗志,因为她发现不嫁人依靠男性而只凭自己的打拼实在太过不易。或者说,社会根本没有留出可供女性自力更生的空间。曼桢看似突兀地嫁给祝鸿才,实际上是无路可走的选择。
曼璐当初若还有养活一家人的其他办法,绝不会想去当
(下转第21页)
1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