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论 文
系 别:人文社科系
专 业:汉语言文学
*******
学 生:胡夔
护士年终总结个人从《桃花源记》看陶渊明的文人精神家园
论文摘要:
关于陶渊明,有许许多多传说,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傲骨对于作为中国古代儒学文化熏陶下的文人们来说,是文人精神世界的最优秀品质的体现,这种精神也成为中国古代
乃至当今文人傲骨的发源地之一。要谈论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应该从其作品探讨,所谓“文以载道,文以明心”,这是从古至今文人作品的最高形式体现,陶渊明作为千百年来无数文人所顶礼膜拜的文坛之圣人,其作品的精神风骨也是他内心世界最真实的体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理想家园的寄托,在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所描绘的那种自给自足的理想社会形态就是人类追求的世界大同的雏形。因此,笔者怀着浓厚的兴趣作下了此篇,不仅是笔者自己对陶渊明的神思向往与深深敬佩的感情的迸发,也是迫切想与阅读下文的各位老师,同学与读者就陶渊明精神与现代文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在思想及意识形态上的异同谈谈笔者的一些浅见。
关键词: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文人精神家园 理想班级网页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政治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黑暗的,从建安末期曹氏篡汉起,其间正始年间的司马氏的篡魏,西晋在短短五十年间的覆灭,“永嘉南渡”之后的南北对峙,南方宋齐粱陈朝代不断的更迭,北方“五胡乱华”的局面,无一不透露出那个时代的混乱。在那个混乱时代的文学,也透露出其独一无二的时代气息,那个时代
的文人,对政治、对社会、对现实、对生命的态度都因为那个时代的混乱而显得不负责任。这种现象在东晋之后更为明显,政治的腐败,士族阶层的糜烂,导致了文学作品的浮靡华丽而缺少实用价值,文人的放荡不羁而缺乏对现实的足够认识。
陶渊明,就是那样一个时代下的产物,他具有那个时代文人的共性,但又绝对不同于那个时代的所有文人。《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愚以为这个作品是陶渊明对自己一生追求理想的一种寄托,是他在几十年隐居生涯中所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从中看出其独特的精神品质,也可以看到其理想的精神家园。
要讨论陶渊明,讨论其《桃花源记》,必须结合他的家世、生平、和行为思想来谈。因为作为一个文人,他的精神世界的养成,与家庭和外部的社会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陶渊明也概莫能外。
第一、陶渊明的家世。
陶渊明的家世,相信许多对中国古代文学稍有研究的人都有所了解,其曾祖父为东晋开国元勋陶侃,出身贫寒,为士族所轻,被讥为“小人”、“溪狗”,后来凭靠着武功才得到了显赫
的地位,因此,对作为其后代的陶渊明影响很大,在陶渊明的文学作品里,不乏对这位先辈的溢美之词,从中可见陶渊明是将自己作为陶侃之曾孙是无比自豪的。另一位对陶渊明影响颇大的先辈是他的外祖父孟嘉,他是一个典型的文人士大夫,史学家认为,陶渊明性格、气质的养成,是受了孟嘉影响的。可以这样说,陶侃对于陶渊明的影响,是一种出身寒微者所具有的刚毅刻苦、勤奋勤俭、质朴有力;而孟嘉对于陶渊明的影响,则是士族阶层应有的稳健自如、冲淡平和、有节制、有教养。
笔者认为,作为后世的陶渊明,在其内心深处,必然会为自己有如此出的祖辈而骄傲,其祖辈的优秀品质,他也会予以继承。因此,陶渊明一生不管遇到什么艰辛与困苦,其内心的骄傲感不会磨灭,其平民化的文人气质不会泯灭。这不仅体现在其对于田园的亲近感,能够自然的亲近贩夫走卒,并靠自己的劳动获取衣食,又有文人士大夫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情怀。可以说,陶渊明既有魏晋文人的风流,又有儒家文人的铮铮傲骨,既有文人的浪漫气质,又无文人的软弱性格。这对陶渊明精神世界的养成无疑是一个重要条件。
第二、陶渊明的生平。
只有一个地球资料>重视家庭教育按照现在大多数史学家的观点,将陶渊明的生平划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晋哀帝兴宁三年到晋孝武帝太和十八年,陶渊明29岁以前。这一时期的生活主要是种田和读书。陶渊明少年时代就遭遇了贫困,是由于其家道中落和频发的自然灾害。这样的生活培养了少年陶渊明刚毅的品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很早就能以自己独有的眼光观察社会、认识人生。但其毕竟是生长在仕宦家庭,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他的家庭教育很好。由于不断的读书,年轻的陶渊明有济世之志。又因为这一时期的陶渊明生活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与青山碧水,嘉木奇卉朝夕相伴,为他以后的回归自然,营造自己的“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第二阶段为晋孝武帝太和十八年到晋安帝义熙元年,29岁至41岁,这一阶段,是其矛盾生活的开始,他在这一时期的五次出仕,是其在社会现实与其理想生活之间的艰难选择。他最终选择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这其中需要经过多大的艰难抉择。为贫而仕,然则世事无定,更兼易代换朝,仕途多艰,难合己志,故而决然抱穷守节,归隐田园。先是因贫而仕,后又宁穷而隐,所以苏轼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苏轼之言深得后世文人
之心,故流布甚广。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设身处地的去思考,陶渊明的伟大,由此可见一般。相信在这个时候,其心中“桃花源”的雏形已经建立了。李官海滨
第三阶段为晋安帝义熙二年到宋文帝元嘉四年,42岁至63岁,这一阶段,陶渊明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躬耕、隐居生活。初期,陶渊明确实到了自己的“桃花源”,自给自足的生活,也是理想社会的写照。但义熙四年的一场大火,使陶渊明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至其逝去都一直过着勤勉耕种,仍不免饥寒的日子。生活的艰辛,未能改变其平淡自适的理想。陶渊明不光为后世留下了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他还成为了后世文人所顶礼膜拜的偶像。其“桃花源”的思想,就是一个人人都追求的和谐社会。
第三、陶渊明隐居行为思想。
难忘的一件事 作文对于陶渊明的隐居行为,纵观其整个思想,其主要原因是对上古贤德之君羲皇、神农、炎帝之后的封建社会的全否定。历史在陶渊明看来,是一个堕落的过程,由于人们过渡的物质欲望,引起无穷的竞争,产生了种种虚伪、矫饰、残忍的行为,使社会陷入黑暗。政治的腐败、世道的恶浊,促使陶渊明在发出深成感慨之后归隐。远古时代的有衣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其所追求的。远古朝代尚能如此,近时为何不能?“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
事理”、“君会而虐兴,臣没而贼生”(阮籍) “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鲍敬言)。一种理想社会: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也没有战乱。然而,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到的。要想脱难黑暗的现实社会,看来只有脱离尘世,聚众据险逃难。这种方式在当时和这以前的朝代里也相当普遍了。家乡发生的这类事件,陶渊明是目睹过的;前些朝代发生过的这类事件,陶渊明也从书上看到了。“(江州)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主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家乡人民的逃难,在他思想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人民的逃亡,田园生活的乐趣和自己苦痛的经历,特别是晚年无家可归、颠沛流离的遭遇,相互紧密地掺和在一起,一个美好的社会的胎胚,就在他胸中孕育了。这就是陶渊明所幻想的乌托邦——桃花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