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
【文山学院 代宇辰爱是唯一】
【内容摘要】牛舌草:中国隐逸文化发达,历史上有众多的隐者,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历来的隐者都被认为是在消极的避世,陶渊明也不例外。但是我却认为陶渊明的归隐并非是消极的避世,而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与行为上的自由。
【关键词】:陶渊明 归隐 自由 心为行役
中国隐逸文化发达,历史上有众多的隐者,如竹林七贤,许由,商山四皓,⑴陶渊明等。《晋书》,《宋书》《南史》⑵等书中都有关于隐逸文化的记载。对于中国隐士归隐的态度,历来都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避世或者是消极的反抗。我却认为他们之所以归隐是为了保持他们天然的,质朴的心灵免受尘世污浊的玷污,然后失去了本真的自我,从而使自己的心灵与行为发生冲突,产生一种“心为行役”⑶的感觉,也就是让自己从心灵到躯体受到一种束缚,完全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是失去了自由。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过一首诗《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充分说明了自由比生命更珍贵,比爱情更宝贵,放弃自由比放弃生命和爱情更痛苦。所以说古时候的隐士之所以宁愿放弃尘世中的功名利禄去隐居,目的就是要在远离尘世的环境中追求他们精神上和行为上的自由。在对自由的追求上,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表现的尤为突出。
为什么说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突出的对自由的追求呢?一个人要去追求自由,必然是他的自由受到了限制,那么陶渊明受到了一些什么样的约束呢?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出身于一个破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⑷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军功显著。陶渊明年幼丧父,家庭衰微,多在外祖父孟嘉家生活。孟嘉是当时的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衿,未尝有喜韫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5〕”陶渊明的曾祖父和外祖父对陶渊明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手球教案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父辈。” 〔6〕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其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较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当时学者都以
《老子》《庄子》为宗而罢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一样学习《老子》《庄子》,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化、历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 〔7〕的两种不同的人生志趣。
那么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志趣究竟能实现那一种呢?
首先,陶渊明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战争连年。而战争的原因不是因为外族的入侵,而是由于朝廷中的一些野心家为了夺取国家的政权而发动的。
公元质量提升400年,陶渊明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桓玄是桓温的儿子,桓温在世时就对东晋政权觊觎已久,但是不久后就病逝了。桓玄同他父亲一样是一个野心家,他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窥伺着夺取东晋政权的时机,陶渊明对于桓玄这样的野心家,一个不忠于君主的人是绝不肯同流合污的。他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写到:“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8〕写出了他对投入桓玄门下的悔恨之意。公元403年底,桓玄带晋自立,建立楚国,此时,陶渊明更加愤恨不平。
元兴三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惩歼除恶”的愿望,离家投入刘裕门下任镇军参军,桓玄兵败。刘裕打到建康后,作风也有颇不平凡的地方,东晋在政治上长期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反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作则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陶渊明对刘裕也曾一度产生好感,但是不久后,陶渊明看到了刘裕为了排除异己而滥杀无辜,并把众人都认为应该受到惩罚的罪人任命担当要职。面对刘裕这样口是心非的虚伪之徒,陶渊明对这个黑暗的仕途再次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曲作》中写到:“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 〔9〕“聊且凭仕迁,终返斑生庐。”就在这一年他辞官归隐了。同年秋,他的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县令,但是出任八十一天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途生活也自此结束。
陶渊明生活的年代可谓乱也看贯了,篡也看贯了。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就像一张束缚着他自由的网。他感到仕途充满着风险,官场到处是黑暗,心生愤懑,对官场产生厌倦。因为那样的社会与他想象中的完全没有一点儿的相同之处。陶渊明归隐后曾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田居生活的故事《桃花源记》。故事中描写了一个不受尘世污染,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们生活悠然自得,一片祥和的人间治世的景象。陶渊明之所以写出这样一个治
世,主要是因为他的祖辈均为有名的贤士,他们给陶渊明传输的都是一些正直的,忠君爱国,以天下为己任等优良品质。但是当时的黑暗社会,腐败,虚伪,他的那些优秀品质都无用武之地,由此他便产生了一种“心为行役”的伤感。在现实中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他只有通过虚拟的方式来到理想的归宿,使自己至少在思想上不受到尘世的污垢的束缚,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立,自由。
其次,陶渊明虽多次出仕,他都是怀着一种“大济苍生”的崇高理想去的,但是官场的黑暗一次次地敲打着他的理想,到后来他的理想被完全打碎了,以致他对官场失去了信心,出仕的目的也不是“大济苍生”了。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是这样写自己出仕的原因:“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出仕的原因已经不是“大济苍生”了,而是“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也就是说他出仕原本是为了拿俸禄养家糊口。
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归隐并不是消极的,因为陶渊明并不适合在那个时代生活,而且对于那样一个污浊的社会,仅靠陶渊明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无法挽救的,在这样
的情况下,他只能选择“众人皆醉,我独醒”来保持自身的品质不受尘世的污染,因此,他选择了回归田园,拯救不了现实中的丑恶,至少要保住自己免受污染。
第三,陶渊明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在《归园田居》中,他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陶渊明从小就有一种远离世俗,回归大自然的思考,他对大自然的思考也不像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界”〔10〕。现在所说的自然界只是他认为的那种自然的一个存在基础,他必须回到自然界中才能到属于他心灵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而然的形成的,没有受到任何外界事物影响的人的纯真质朴的天性。陶渊明在《庚字岁五月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中写到:“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写出了仕途的丑恶让陶渊明感到大自然才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开始留恋田园生活。官场中的丑恶让陶渊明对它避而远之,那些丑恶就像一张网束缚着陶渊明的言行,让他没有了自由。所以陶渊明做官往往不会太久便辞职了。在《归园田居》中写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现出陶渊明回归田园后,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得到身心上解放的一种喜悦之情。《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又说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尘世中有太多的做作,不如大自然中纯洁美好。陶渊明写过很多赞美田园生活的诗,说明他对田园生活本来就有一种依赖,他只适合在田园中生活,也正是因为他通过亲身体验田园生活才能写出那样真实感人的千古名句,他的
归隐只是回归到他的本性。
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对自由的追求,那么他是怎么追求自由的,又追求到些什么自由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在官场中他受到些什么束缚。
第一,在官场中有很多的繁文缛节要他去遵守,在陶渊明看来,有的东西是不应该存在的,但是它却存在着,并且还要他去遵守。所以陶渊明在官场中受到了陈规陋习的约束,没有了自由,所以说放弃仕途,远离官场使他到了随心所欲的自由。
第二,官场上阿谀我诈,处处要小心,要处心积虑的提防小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陶渊明本身是个正直的人,他只凭良心做事,他不会像世俗中的那些阳奉阴违的小人一样做作,否则他会感到“心灵受到行为的束缚”。所以他在任彭泽县令时,八十一天就辞职归田了。《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即使是贫病交加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志向,去出仕做官,做一个“伪我”。
班组愿景 第三,进入仕途后,陶渊明更多的接触的不是自己天性喜欢的自然,而是尘世中的令人窒息的污浊,陶渊明性情刚直坦率,因而受不了做小官的那种拘束和折磨,看不惯官场中那种谄上骄下,胡作非为的种种黑暗现象。
总之,陶渊明放弃仕途就是一种对自由的追求,他所追求的是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归田后,他可以尽享田园生活的美好,尽情的读书作诗,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受任何束缚。尽管“饥冻虽切,”“家贫不能自给”也不出仕,为的就是要保持人的天生的自由属性。
其次,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在他的饮酒诗中也有体现。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五刘先生传》中说:“性嗜酒”。说明陶渊明是一个嗜酒的人,但是他的嗜酒并不只是象一般的酒鬼一样,只是借酒消愁。陶渊明饮酒表面是借酒消愁,实际上还另有深意。在《饮酒》并序,中陶渊明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是对上流社会的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指责,有的接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有的反映仕途的险恶;有的表现了诗人归隐后陶醉于田园生活的心情。
充电器原理图为什么说陶渊明能在酒中到自由,因为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下,陶渊明出仕的梦想被打
碎后,他的心中有无数对当时黑暗社会,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无处发泄,无人倾诉,这满腔的愤恨成了陶渊明的一块心病,影响着他的生活。为了摆脱这种来自心灵的束缚,陶渊明到了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酒能麻醉人的神经,醉了以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就能忘记烦恼,醉了以后就可以把自己心中的痛苦尽情倾吐,也就是说喝了酒之后陶渊明到了更多表露自己心声的自由。
第三,饮酒后陶渊明能畅所欲言,不饮酒也可以畅所欲言,只是他用的不是口而是手中的笔,。生活中的陶渊明非常喜欢作诗,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在生活中的很多喜怒哀惧都在他的诗总表现的淋漓尽致。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表达了陶渊明厌倦仕途,留恋园林的真挚的感情。
第四,陶渊明小时候就喜欢读书,而且外祖父家书籍众多,为他提供了很好的读书机会。他有时候也喜欢闲静,对书中的知识只要求心领神会就可以,有时候对书中的东西有独到的见解,便高兴的连饭都忘了吃。陶渊明深受其外祖父的影响,养成一种“行不苟合”的性格,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却不是个恪守系统的思想家和宗教信徒,他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是为追求一种随心的恪守,读书能让陶渊明的思想更加的开阔自由。
第五,从官场回到田园,陶渊明虽感受到躬耕中的忧苦和无奈,但是他也感受到了更多的乡居乐趣和躬耕的欢乐。《怀古田舍》写道: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木量岁功,即事多所欣。〔12〕写出了陶渊明从事劳动后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怀着一种美好期望的心情,也表现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当秋收的时节到来的时候他更高兴:“不言春作苦”“束带侯鸡鸣”,好像忘记了往日耕耘的劳苦,准备出发去收庄稼。回归田园后陶渊明过着自给自足的躬耕生活,他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得吃的,这时他吃得踏实,他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劳动,去喝酒,此时他也能喝得安心。在田园生活中没有人能约束着他,让他有“心为行役”的苦闷。他能到他要的那种自然和真实,也有他 喜欢的那种简单平静又充满诗意和美感的生活。这是深处官场中的陶渊明所不能到的,陶渊明也只有在回归田园后才有机会和权利去拥有享受这种生活的自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