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陶渊明与范成大农事诗比较引出的问题
语文学刊2009耳第2期
由陶渊明与范成大农事诗比较引出的问题
0李源清
(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由茼渊明开创的田园诗经过有唐一代和北宋的继承与发展,南宋的范成大成了田园诗的集大
成者.两者都在描绘静谧,安逸的田园风光的同时,留下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状况的农事诗,使后人对生活在社会
底层的农事劳动者投以更多的关注.两者在农事诗的写作视角上有很大的不同,陶渊明以亲身参与农事劳动体验
为基础,抒发了自己治国理民之志,而范成大则在个人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自觉借鉴中唐诗人王建的现实主义诗
风,表达了自己悯农爱农的情怀.
[关键词]农事诗;农事劳动体验;治国理民;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09)02—0023—04
陶渊明和范成大都以田园诗而闻名,两者在描
绘恬淡,秀美的田园风光的同时,留下了不少反映农
民生活状况的农事诗.面对同一题材,面对同样社
会动荡,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农村中
的现实生活极端残酷的背景下,两人表现出来的风
格却有很大的不同:陶渊明的农事诗通过讲述自己
亲身耕耘的经历,对田园生活给予赞美,对农事劳动
进行讴歌,描绘了一幅幅宁静,温馨的农村生活情趣
图;范成大的农事诗在描写农民的辛勤劳动,艰苦生
活和揭露官府对农民的压榨与剥削的同时,从农民
的立场出发,以一位老农的口吻来表达,带给人更多
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于是,一个问题也随即产生:为
什么陶渊明不能以一个农民的眼光去审视农村生活而范成大却做到了,难道一个以亲身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为生的人还比不上一个拿着朝廷优厚俸禄安度一
生的官僚对农民更有感情?要回答这个问题,只
有通过对他们的传记和作品进行全面的解读,才能在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中到答案.
陶渊明(365--427)(本文所引陶渊明传记主要
依王廷箴《我说陶渊明}2004年版本)出生于东晋末期一个衰落的封建官僚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王朝的开国元勋,以军功显赫,官至八州都督,封长沙
郡公.外祖父孟嘉是当代名士.受家族的影响,青
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就自觉地按照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立下宏伟的目标.《杂诗》(本文所引陶渊明诗文均依龚斌《陶渊明集校笺》1996年版本)中有一首写到:
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依.
养含津气,粲然有心理.于园
由诗文可知,十五岁的陶渊明自比幼枝,要养精
蓄锐,将来要成为栋梁之才的志向(此处的"理"即"志"之意).在《杂诗》另一首中,他把自己塑造成
个仗剑边关,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少时壮且
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又在
《杂诗八首之五》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欢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但这些志向的表述都是
比喻陛的,朦胧的,直到《感士不遇赋》中他才明确坦言自己经国济民,治理国家的抱负是:"大济于苍
生".
立志之后便是现志,儒家提供的道路是仕或隐.
也想步曾祖父后尘的陶渊明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前
者,二十九岁时,怀着极大的热情开始进入仕途.在
自拍怎么拍好看
以后的十三年中,他五次主动辞职,五易其任,仍勉
励自己,为实现其志向不断努力着.
首先,"起为州祭酒".他原先自认为满腹经
纶,可以充任要职借以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可结果
只当了一个小小的地方从吏.自感"志意多所耻",
于是,"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萧统《陶渊明
传》).
其次,两任参军.初仕不利他并不灰心,在他
[作者简介】李源清,男,广西河池人,广西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23—
吉又观止李源清/由陶渊明与范成大农事诗比较引出的问题
"闲居三十载","诗书敦宿好"(《赴假还江陵夜行
涂口》)后的三十六岁时,又先后出任了桓玄的僚
佐,刘裕的镇军参军和刘敬宣的建威参军.他是怀
着"志彼不舍,安此日富"(《荣木》)的心情来到军
界的,并且曾效法田畴(汉魏时幽州牧刘虞的使者,
为效忠帝室而乔装驱驰于幽州与长安之间)乔装私
行,涉险于浔阳与建康之间,把桓玄挟持晋安帝到荆
州的消息驰报刘裕.这次成功之举,使他很兴奋,他
在当时作的《荣木》诗中就表达了渴望再立新功的
豪情:"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然而,在陶渊明接任刘敬宣的建威参军时,又因
青春的选择
时局的变化,使他实现志愿的道路受到了新的挫折. 刘敬宣因讨伐桓玄屡立战功,被封为辅国将军,晋陵太守.刘毅非常嫉妒,趁机在刘裕面前进其谗言,刘
敬宣为此深感不安而自上表解职.陶渊明见桓玄之危尚未解除,内部又发生新的倾轧,逼得他的顶头上司辞职,对官场感到失望,发出"伊余何为者,勉励
从兹役"的悔恨,悲叹"形有制"(《为建威参军使都
经钱溪》),不愿自己受制于人也辞职了.
再次,为彭泽令.因家境贫困,同时还抱着一线
仕途展志的希望,由家叔陶夔的介绍到彭泽任县令. 然而刚去还不到百日,就遇上浔阳郡遣督邮至,属吏日:"当束带见之",陶渊明认为这是屈耻辱节之事,
乃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d',JL!"遂解
绶而去,告别了仕途生涯.
仕途道路无法实现自己的志愿就只有隐居一道
艾莫了,他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之一中也表达了这个愿望:"转欲志长勤".由于"少无适俗韵,性
本爱丘山",刚归园田的陶渊明便有"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的无限快乐.可是对影独酌的夜晚,他还在思考抱负受挫的原因,《杂诗八首之二》写到: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余知,挥杯劝孤影.
歪脑袋木头桩的故事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气候在变,时间在走,自己在变老,可是却不
到实现志向的出口,彻夜难眠啊!经过苦苦思索,终
于到了答案,就是《感士不遇赋》中所说的"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不是因为世上没有治
国安邦的栋梁之才,而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几乎把所有通向正途之路全部阻塞了.所以他在临终前一年改用孔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话,在《有会而作》中说道:"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作为自
己一生志向探索的感悟式结论.
24一
观以上的叙述可知,陶渊明的一生是为实现
"大济于苍生"的少年之志而奋斗的一生.他由仕
途而转归田园,只是改变了实现志向的途径,而没有变更志向本身.他无暇顾及他人的感受一心只执着探索自己志向实现之路;他无心去审视外面的世界, 只留意从客观世界中随时悟出的道理.表现在诗文中便是:诗人无心去写诗,而是把在生活中悟出的感受用诗的形式表达了出来.所以他的诗歌总是缺乏对客观事物的精雕细刻,而是在粗线条式的景物描绘之后便把自我的主观感受及时地表达了出来,使诗中的景物披上浓浓的情感外衣.其农事诗也不例外.如《归园田居之三》:
榨菜怎么腌制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出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客观来说,农家以种豆为生,谁料到草长得比豆
苗还盛,辛苦的耕耘却是杂草丛生,目的与结果的相互背离让人很沮丧.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却没有厌
恶和烦恼情绪,一"盛"一"稀"的相互对照,流露出
诗人自我揶揄,自惭自勉之情.农民在太阳出来之
前赶到田间除草,月亮出来了才回家,这种"日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