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自清对陶渊明的接受
作者:党亚杰
来源:《大观》2016年第08lol盒子战斗力期
作者:党亚杰
来源:《大观》2016年第08lol盒子战斗力期
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大家,以独特的美学风格为中国现代文学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他亦是一名学者,凭借深厚扎实的国学功底和对中国语言文学的不懈研究,得以于清华大学主授“中国文学批评和陶渊明诗、宋诗等”世界记忆大师。朱自清不仅对陶渊明的诗颇有研究,还在创作上深受陶诗的影响,并继承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气节,由诗而及人,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中华民族优秀士人的精神。
一
朱自清十分推重陶诗的地位。他曾在《日常生活的诗》里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连诗仙李白都搁笔不提,足可见其对陶渊明非同一般的认可。他认为“陶渊明的创获是在五言诗”,很同意萧望卿在《陶渊明批评》里所表述的陶诗是“将日常生活诗化”的观点。他将陶渊明的诗与同时代的其他诗歌作比较,认为“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而陶渊明却能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进诗里回顾的近义词”,并做到“明白诚恳,不排不典
”。从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肯定了陶诗“质直平淡”的风格。
在朱自清看来,“质直平淡”的陶诗并不是丝毫没有受当时盛行的玄言诗的影响,而是能够脱出玄言诗“抽象说理像‘道德论’”的窠臼,达到“诗不妨说理,但须有理趣”白狐陈瑞的境界。从陶渊明的生平来看,寄情于醇酒和自然,翩然有隐逸之风是基本无异议的,“玄心”当不可少。陶渊明的玄心在其诗中有明显的表露,比如《归园田居》其四。
诗的最后四句,写诗人听闻薪者作答“死没无复余”元宵之夜之后的感悟,参破了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样一个普遍必然的宇宙规律和自然法则,由个人的逝殁上升到全人类共有的生命缺憾,传达出了自己既超脱又无奈的心境。相比于孙绰的《表哀》,开篇即是“茫茫太极,赋授理殊。咨生不辰,仁考夙徂”的玄言,陶渊明的诗并未尽谈生死之理,而是将悟道融入“山泽游”的生活经验中。朱自清说陶渊明“从躬耕里领略到自然的甜美和人生的道理”,“他的躬耕免祸的哲学也许不是新的,可都是从他的实际生活体验里得来的,与口头的玄理不同。所以亲切有味”,就是指这一方面。朱自清认为“陶诗显然接受了玄言诗的影响”八十年代经典老歌,但陶诗归根结底是“超过玄言诗”的,其原因也正在于“他摆脱那些《老》、《庄》的套头,而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化入诗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