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承春宠 何曾羡牡丹
——咏芍药古诗词赏析(上)
川 雪
在春末夏初百花凋零之际,有一种花独放异彩,这就是被称作“殿春花”的芍药。芍药是我国栽种历史最悠久的花卉之一,有近五千年之久。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芍药早在先秦典籍中就数次出现,并且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作为代表爱情的美好个体出现,寄予了美好的“意”。此后,芍药意象渐渐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与发展,其“象”外之“意”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文学意象。 芍药花在文学作品中从物态之美、到意蕴品格之美,总为文人墨客所称道,也总是与美好的事物相牵连。
在《诗经·郑风·溱洧》中,有“维士与女,伊共相谑,赠之以芍药”的描写。芍药出现在男女约会的故事之中,并且是作为约会中互相赠送的礼物,可见芍药传递的是爱慕之情、仰慕之意。芍药在这里代表的是纯洁、神秘的爱情。这首诗奠定了芍药意象的情感基调,为此后芍药题材
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南朝诗人谢朓在《直中书省》中写道:“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将芍药的物态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将芍药的风情融入其间,为文人们所称道。
芍药花有红、黄、紫、墨等多种颜,在古诗词中出现的芍药多为红,红芍药泽艳丽,有“红药”之称。唐代诗人元稹在《红芍药》中赞美芍药的颜: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
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
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
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
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意思是:红芍药绽放如红绸簇拥,花蕊是金丝蹙成。花红如燃烧的火焰,花瓣是彤云剪裁,张开如红霞包裹。锦帛不能与其媲美,桃花没有其明艳。满天彩霞也惧怕它而散开,落日见到它也愁苦欲坠。芍药的红,艳而不俗,晶莹剔透,可以为人带来生命的活力和丰富的内心感受。每年的五月份,百花殆尽,而风中芍药却分外妖娆,显出勃勃生机。
芍药的香味淡雅,若有似无,给人清新怡人的感觉。芍药花朵硕大,由于是草本植物,花朵多盛开在根茎顶端,茎细花大,摇曳生姿,因而也被称作“没骨花”。又结合其或艳丽或淡雅的泽,以及若有似无的清香,这种仿佛弱女子般娇养细嫩之美,自古就与“多情”结下了不解之缘。宋代诗人秦观在《春日》中写道: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首诗写募春雨后景。雨后庭院的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头,娇艳妩媚。全诗描写传神,具有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诗人将芍药看作是多情的象征,含苞待放的芍药好比挂着泪珠的柔弱女子,其脉脉含情的娇柔之态更加引人注目。
唐代诗人张九龄《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
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
幸因清切地,还遇艳阳时。
名见桐君箓,香闻郑国诗。
孤根若可用,非直爱华滋。
诗的意思是:芍药的风范高,是上天眷恋的禁品,以故“仙禁生红药”。幸运的是她占有有利的地理条件,还有阳光照耀,因而存活了下来。她被列入黄帝时的医师桐君的采药录,她的清香流传在《诗经·郑风》之中。芍药根可以入药治病,并不单单爱她的花香。诗人将芍药的最初记载,芍药的、香、姿作了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芍药的外在美和实用价值,委婉的抒发了自己愿为国效力的志向。
唐代诗人钱起在王维故居前怀念王维所作的《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中写道:
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
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
诗人吟咏芍药,或许是出自本人对芍药生命力的赞叹,或许是感念王维对芍药的欣赏。王右丞虽人已不在世,但其故居庭前的芍药一如既往的开放。诗人在感伤之余,还称赞芍药的生命力之旺盛胜过耐寒的轻松。“主人不在花长在”,赞扬芍药有坚持、有信仰
唐代诗人韩愈写有一首《芍药歌》:
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
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
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娇痴婢子无灵性,竞挽春衫来此并。
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
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
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诗中赞美芍药为“好花”,开在暮春,没有其它的花木与之争艳斗奇。翠茎红蕊,是上天赐予的杰作。芍药花艳丽,形态娇美,秉性独特,是天女下凡剪裁而成,天生不与其它花同;芍药坚持自我,“何事低头学桃李”。诗人把酒赏芍药,自得其乐,并感叹“丈人此乐无人知”。诗人赞美了芍药淡泊名利、不争春风的品格,表明了自己坚持操守、不学世俗的心志。
韩愈还写有一首《芍药》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
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
诗中写成片栽种的芍药所展现的旺盛生命力及美好形态和浓郁芳香,其一派生机勃勃的浩然之态灵动而出。
唐代诗人王贞白的《芍药》: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诗中的芍药“承春宠”而盛开,虽然是殿春,但何时羡慕过牡丹呢?诗中赞美芍药貌美,连风也嫉妒,霜露也羡慕。诗中展现出一副芍药悠然自得,在春风中独自开放的景况。芍药不艳羡牡丹,也不追逐名利,原与高洁的荷花为友,心境十分开朗。
再看宋代诗人施枢的《芍药》:
天女霜刀剪亦难,露红烟紫碧阑干。
步摇衣袂飘霞佩,钿合钗梁间宝冠。
枝上任他无力笑,灯前还作有情看。
采根亦可舒民病,始信无经载牡丹。
诗的开头赞美芍药的美是天上的仙女也无法拿捏剪裁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自然美。其红润,似红露紫烟花团锦簇。其姿态摇曳生姿,如仙女下凡。“枝上任他无力笑,灯前还作有情看”,又将芍药的姿态与“有情联系起来了。最后一句,赞扬了芍药的药用价值,同时也暗示了芍药应该比牡丹更为人们所重视。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杨乐道留饮席上客置黄红丝头芍药》写道:
洛阳贾牡丹,江都买芍药。
卖与富人欢,买为游人乐。……
诗人提出牡丹为富人所有,而芍药更加平易近人,符合大众审美,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欢乐和美好。
芍药在古诗词中常用来作为爱情的象征。唐代诗人乔知之写有一首《下山逢故夫》:
妾身本薄命,轻弃城南隅。
庭前厌芍药,山上采蘼芜。
春风罥纨裙,零露湿罗襦。
着将憔悴日,提笼逢故夫。
这首诗是写一位女子在下山途中遇到抛弃她的前夫,内心颇多感慨。念及自己被弃之后的凄惨境地,在憔悴零落之时,偏巧遇见忘情负义之人,羞愧难耐。诗中的“芍药”是指代自己,同时也是用来比喻自己与前夫之间一去不复返的爱情。“蘼芜”则是指代前夫的新欢。这里的芍药象征着当初结下誓盟的美好情感,和女子年轻貌美的样子,只是这爱情已经被前夫厌弃,而去山野中寻新鲜的“蘼芜”了。
宋代词人杨的《四园竹》词云:
残霞殿雨,皞气入窗扉。井梧堕叶,寒砌叫蛩,秋满屏帏。罗袖匆匆叙别,凄凉客里,异 乡谁更相知。念伊其。 当时芍药同心,谁知又爽佳期。直待金风到後,红叶秋时。细 写情辞。何用纸。又却恐、秋深叶渐稀。
整首词是哀怨、凄苦的调。上阕描写了深秋时节,客居异乡的诗人孤苦无依,内心凄凉,思念故人。下阕中,诗人回想到心中所爱,“当时芍药同心,谁知又爽佳期”,这里的芍药同心,指男女之间的爱情约定,芍药在这里依然是情感的信物,是爱情的象征。可惜的是,当时的“芍药之约”不再,佳期难逢,情辞难抒,秋深情亦深。
芍药花茎细嫩,叶绿花红,临风摇摆,摇曳生姿,与女子风姿很是相似。在古诗词中,常将芍药与女子相比,表达某种情感。
先看唐代诗人孟郊的《看花》:
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
温柔一同女,红笑笑不休。
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
洞里逢仙人,绰约青宵游。……
全诗较长,共三十六句,节选的是前八句。诗中不仅描写芍药温柔一如女子,艳丽动人,还
仿佛“洞里仙人”,风姿绰约,行踪飘缈。表达了诗人对芍药的喜爱之情。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了一首《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以为一句未尽其状,偶成十六韵》:
罢草紫泥诏,起吟红药诗。
词头封送后,花口拆开时。
坐对钩帘久,行观步履迟。
两三丛烂熳,十二叶参差。
背日房微敛,当阶朵旋欹。
钗葶抽碧股,粉蕊扑黄丝。
动荡情无限,低斜力不支。
周回看未足,比谕语难为。
勾漏丹砂里,僬侥火焰旗。
彤云剩根蒂,绛帻欠缨緌。
况有晴风度,仍兼宿露垂。
疑香薰罨画,似泪著胭脂。
有意留连我,无言怨思谁。
应愁明日落,如恨隔年期。
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
等量无胜者,唯眼与心知。
这首诗是诗人吟诵南朝诗人谢朓“红药当阶翻”一句时,认为这一句未能把芍药的状态完全描绘出来,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诗人是将芍药当作女子来吟诵和描摹的。从芍药的形态、泽、风姿等方面用拟人手法,作了生动的描绘。“动荡情无限,低斜力不支”,既写了芍药的情感意蕴,更描摹了一个娇柔无力的女子形象,将芍药的风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发布评论